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非非想  拼音:fēi fēi xiǎng
原指佛教楞严经所说的「非想非非想处」,指非一般思维所可了解的境界。后比喻人脱离实际而幻想不能做到的事情。
《漢語大詞典》:非想非非想处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佛教语。即三界中无色界第四天。此天没有欲望与物质,仅有微妙的思想。《婆娑论》:“无色界中有四天:一名空处天,二名识处天,三名无所有处天,四名非想非非想处天。”亦省称“ 非想天 ”。 唐 刘言史 《登甘露台》:“身心未寂终为累,非想天中独退还。”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便上非想天,一骨碌到底,人我缠绵没了期。”
《漢語大詞典》:非想非非想处(非想非非想處)
佛教谓无色界第四天的禅定。诸天之最胜者。即非有想非无想定。《楞严经》卷九:“识性不动,以灭穷研;於无尽中,发实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法苑珠林卷九九引《新婆娑论》曰:“汝得非想非非想处定耶?”参见“ 非想非非想处天 ”。
《漢語大詞典》:非想非非想处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佛教语。即三界中无色界第四天。此天没有欲望与物质,仅有微妙的思想。《婆娑论》:“无色界中有四天:一名空处天,二名识处天,三名无所有处天,四名非想非非想处天。”亦省称“ 非想天 ”。 唐 刘言史 《登甘露台》:“身心未寂终为累,非想天中独退还。”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便上非想天,一骨碌到底,人我缠绵没了期。”
《漢語大詞典》:非想非非想处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佛教语。即三界中无色界第四天。此天没有欲望与物质,仅有微妙的思想。《婆娑论》:“无色界中有四天:一名空处天,二名识处天,三名无所有处天,四名非想非非想处天。”亦省称“ 非想天 ”。 唐 刘言史 《登甘露台》:“身心未寂终为累,非想天中独退还。”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便上非想天,一骨碌到底,人我缠绵没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