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90,分126页显示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1  52  53  5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佛青
赤青
豆青
绿青
萍青
青龙寺
青箓
青芒屦
青女霜
青死
青苏
青苔篇
青田酒
青乌术
青盻
《國語辭典》:佛青  拼音:fó qīng
一种鲜丽的蓝色颜料。参见「群青」条。
《骈字类编》:赤青
后汉书舆服志:佩双印,刻书文曰:正月刚卯既决,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 晋书舆服志:五牛旗,赤青在左,黄在中,白黑在后。
《國語辭典》:豆青  拼音:dòu qīng
像青色豆子一样的淡绿色。也作「豆绿」。
分類:近似颜色
《漢語大詞典》:绿青
矿石名。又称扁青、石绿。可用为国画颜料。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绿青﹝释名﹞:“ 陶弘景 曰:‘此即用画緑色者,亦出空青中,相挟带。今画工呼为碧青,而呼空青作緑青,正相反矣。’ 苏恭 曰:‘緑青即扁青也。’”
《骈字类编》:萍青
南北朝 萧绎 秋辞 萍青兮水澈。叶落兮林稀。
《漢語大詞典》:青龙寺(青龍寺)
古寺名。是 中国 唐 代密宗的根本道场, 日本 真实宗的发源地。初建于 隋 开皇 二年(公元582年),本名 灵感寺 。 唐 景云 二年(711年),改名 青龙寺 。遗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南郊 铁炉庙村 北高地上。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丹凤楼当后, 青龙寺 在前。” 宋 张礼 游城南记:“ 乐游 之南, 曲江 之北, 新昌坊 有 青龙寺 。北枕高原,前对 南山 ,为登眺之絶胜, 贾岛 所谓‘行坐见 南山 ’,是也。” 元 范康 《竹叶舟》楔子:“我想起来那 终南山 青龙寺 ,有个 惠安 长老,他与小生同乡,甚是交好。”
《漢語大詞典》:青箓
道教有《太平青箓书》百馀卷,赤界,白素,青首,朱目。相传 三国 吴 于吉 在 曲阳 流水上得之。见云笈七籤卷一一一引《洞仙传·于吉》。后因以“青籙”泛指道家经籍。 唐 司马札 《赠王道士》诗:“青籙祕不闻,黄鹤去不止。”
分類:道教
《漢語大詞典》:青芒屦(青芒屨)
即青芒履。 宋 陆游 《溪上》“单衣缝白紵,双屨织青芒”自注:“道家有青芒屨。”参见“ 青芒履 ”。
《漢語大詞典》:青芒履
道士穿的一种草鞋。 唐 孟浩然 《白云先生王迥见访》诗:“手持白羽扇,脚步青芒履。”
《漢語大詞典》:青女霜
秋霜。 唐 罗隐 《菊》诗:“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参见“ 青女 ”。
分類:秋霜
《國語辭典》:青女  拼音:qīng nǚ
霜神。《淮南子。天文》:「青女乃出,以降霜雪。」《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漢語大詞典》:青死
谓庄稼未黄熟就干旱而死。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荐》:“冬初不雪,春尽不雨,麦苗继日而青死,桑叶未秋而黄落。”
《漢語大詞典》:青苏(青蘇)
(1).一种草本植物。似紫苏、白苏而青。嫩叶可食,子,茎可入药。 唐 李贺 《秦宫诗》:“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荠苧
(2).泛指现砍现烧的生柴新草。 明 徐渭 《将游五泄》诗:“青苏炊白稻,碧笋束红藤。”
《漢語大詞典》:青苔篇
即青词。因其书于苔纸(用水藻类制成之纸),故称。 唐 李白 《赠嵩山焦炼师》诗:“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 王琦 注:“ 陈子昂 《潘尊师碑颂》:‘道逢真人 昇玄子 ,授以宝书青苔纸。’”
《漢語大詞典》:青田酒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 乌孙国 有青田核,莫测其树实之形,至中国者,但得其核耳。得清水则有酒味出,如醇美好酒。核大如六升瓠,空之以盛水,俄而成酒……名曰青田酒。”后因以“青田酒”为美酒之代称。 宋 徐铉 《赋得有所思》:“忘情好醉青田酒,寄恨宜调緑綺琴。”
分類:美酒
《漢語大詞典》:青乌术(青烏術)
指堪舆术。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窦东皋:“又素善青乌术,以 诸城县 应出二辅臣。”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黠令某託言善青乌术,诡称此峰地脉收尽,须增筑之。”
《漢語大詞典》:青盻
见“ 青盼 ”。
《漢語大詞典》:青盼
亦作“ 青盻 ”。 犹青眼。谓重视。 唐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音问难屡通,何由覿青盼。”《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诒书》:“更喜得遇故知 胡八判官 ,引至 元丞相 门下,颇蒙青盻扶持,一官 幽 蓟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余试鸿词报罢,蒙 归安 吴小眉 少司马,最为青盻。”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如今既承大人青盼,多也不过三五年,晚生定要把这位公子送入 清祕堂 中,成就他一番事业。”参见“ 青眼 ”。
分類:青眼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