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4,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卢士宗(字 公彦 )
释义青( 义青 李 慈济 )
王安礼(字 和甫 )
梁子美(字 才甫 )
王居卿(字 寿明 )
曾孝序(字 逢原 威悯 )
李承之(字 奉世 )
王汉之(字 彦昭 )
贾青(字 春卿 )
吕嘉问(字 望之 )
宇文昌龄(字 伯修 )
徐处仁(字 择之 )
胡宗回(字 醇夫 敏节 )
叶祖洽(字 敦礼 )
其它辞典(续上)
韩宗道(字 持正 )卢士宗(字 公彦 )
释义青( 义青 李 慈济 )
王安礼(字 和甫 )
梁子美(字 才甫 )
王居卿(字 寿明 )
曾孝序(字 逢原 威悯 )
李承之(字 奉世 )
王汉之(字 彦昭 )
贾青(字 春卿 )
吕嘉问(字 望之 )
宇文昌龄(字 伯修 )
徐处仁(字 择之 )
胡宗回(字 醇夫 敏节 )
叶祖洽(字 敦礼 )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韩宗道(一○二七~一○九七),字持正,其先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徙雍丘(今河南杞县)。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神宗熙宁初,知巴州,改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入为开封府判官,出提点河北西路刑狱,历知庐州、凤翔府、潞州。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入权户部侍郎,改刑部,以宝文阁待制权知开封府。绍圣初,知成都,改瀛州。三年,知杭州。四年卒,年七十一。事见《金石萃编》卷一四二《韩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五《韩综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一五六四
韩宗道(一〇二七——一〇九七),字持正,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综子。以荫补将作监主簿,三迁为大理评事。嘉祐四年登进士第,知馀姚县。熙宁中,累官至两浙西路提刑。元丰中,历知庐州,工部、户部、左司郎中,太府卿,刑部、户部侍郎。六年,加宝文阁待制、知开封府,再为户部侍郎。绍圣中,历知陈、青、瀛、杭等州。四年卒,年七十一。见曾肇《韩宗道墓志铭》(《金石萃编》卷一四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潍州昌乐人,字公彦。举五经科登第。历审刑院详议官、提点江西刑狱。仁宗时知审刑院、通进银台司。出知青州。英宗立,召对,论知人安民之要,劝帝守祖宗法。神宗熙宁初,以礼部侍郎致仕。以儒者长于刑名之学,在刑部审刑前后十数年,主于仁恕。卒年七十一。全宋文·卷五五四
卢士宗(一○○○——一○七○),字公彦,潍州昌乐(今山东昌乐)人。举五经,历审刑院详议、编册删定官,提点江西刑狱。仁宗授天章阁侍讲,进待制,判流内铨,擢龙图阁直学士、知审刑院、通进银台司。英宗治平二年,以议仁宗神主祔庙事不合,出知青州,改忻州。熙宁初,以礼部侍郎致仕。熙宁三年六月卒,年七十一。士宗以儒者而长于刑名之学,故在刑部审刑,前后十数年。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二,《宋史》卷三三○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义青(一○三二~一○八三),俗姓李,齐地人。青原下十世。七岁去妙相寺出家,十五试《法华经》,得度为大僧。入洛听《华严》五年,弃去。游至浮山,从圆鉴远禅师悟旨,得续太阳正脉。初住白云山海会寺,后移住投子山。神宗元丰六年卒,年五十二。有《空谷集》。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一七。 释义青诗,据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所收《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为底,原书为六卷。另辑得《五位颂》一首,附于卷末。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2—1083 【介绍】: 宋僧。青社人。俗姓李。聪颖好学,十五岁试《法华经》得度。从浮山圆鉴参悟佛旨,嗣续太阳正脉。初住海会,次迁投子山胜因院。禅林僧宝传·卷第十七
禅师名义青。本青杜人。李氏子也。七龄颖异。去妙相寺出家。十五试法华经。得度为大僧。其师使习百法论。叹曰。三祗涂远。自困何益哉。入洛中听华严五年。反观文字。一切如肉受串。处处同其义味。尝讲至诸林(或作楮林)菩萨偈曰。即心自性。忽猛省曰。法离文字。宁可讲乎。即弃去游方。至浮山。时圆鉴远禅师退席。居会圣岩。远梦得俊鹰畜之。既觉而青适至。远以为吉徵。加意延礼之。留止三年。远问曰。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时如何。世尊默然。汝如何会。青拟进语。远蓦以手掩其口。于是青开悟。拜起。远曰。汝妙悟元机耶。对曰。设有妙悟。也须吐却。时有资侍者在旁曰。青华严今日。如病得汗。青回顾曰。合取狗口。汝更忉忉。我即便呕。服勤又三年。圆鉴以大阳皮履布直裰付之曰。代吾续洞上之风。吾住世非久。善自护持。无留此间。青遂辞出山。阅大藏于庐山慧日寺。熙宁六年还龙舒。道俗请住白云山海会寺。计其得法之岁。至此适几十年。又八年移住投子山。道望日远禅者日增。潜通暗證者比比有之。异苗翻茂。果符前谶。青平生不畜长物。弊衲楮衾而已。初开山慈济有记曰。吾塔若红。是吾再来。邦人偶修饰其塔。作玛瑙色。未几而青领院事。山中素无水。众每以为病。忽有泉出山石间。甘凉清洁。郡守贺公。名为再来泉。元丰六年四月末。示微疾。以书辞郡官诸檀越。五月四日。盥沐升座。别众罢。写偈曰。两处住持无可助道。珍重诸人不须寻讨。遂泊然而化。阇维收舍利灵骨。以闰六月。塔于寺之西北。三峰庵之后。阅世五十有二。坐三十有七夏。无为子杨杰。为赞其像曰。一只履。两牛皮。金乌啼处木鸡飞。半夜卖油翁发笑。白头生得黑头儿(一本云。黑头生得白头儿)。有得法上首一。名道楷禅师。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青社李氏子。七龄颖异。往妙相寺出家。试经得度。习百法论。即弃游宗席。时圆鉴禅师。居会圣岩。师来。鉴礼延之。令看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因缘。经三载。一日问曰。汝记得话头么。试举看。师拟对。鉴掩其口。师了然开悟。遂礼拜。鉴曰。汝妙悟玄机耶。师曰。设有也须吐却。自此复经三年。鉴时出洞下宗旨示之。悉皆妙契。付与太阳顶相。皮履直裰。嘱曰。代吾续其宗风。无久滞此。善宜护持。遂书偈送曰。须弥立太虚。日月辅而转。群峰渐倚他。白云方改变。少林风起丛。曹溪洞帘卷。金凤宿龙巢。宸苔岂车碾。令依圆通秀禅师。师至彼。无所参问。唯嗜睡而已。执事白通曰。堂中有僧日睡。当行规法。通曰是谁。曰青上座。通曰未可。待与按过。通即拽杖入堂。见师正睡。乃击床诃曰。我这里无闲饭。与上座。吃了打眠。师曰。和尚教。某何为。通曰。何不参禅去。师曰。美食不中饱人吃。通曰。争奈大有人不肯上座。师曰。待肯堪作甚么。通曰。上座见曾甚么人来。师曰浮山。通曰。怪得恁么顽赖。遂握手相笑。归方丈。由是道风籍甚。梁乾化四年夏示寂。敕谥慈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5—1096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和甫。王安石弟。仁宗嘉祐六年进士。累官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因作诗涉及新法下狱,无人敢救,唯安礼从容为神宗言之,轼得救。进知制诰,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决断滞讼,勤于政事,辽使知而叹息夸异。后历尚书左丞,七年,罢知江宁府。官终知太原府。有《王魏公集》。全宋诗
王安礼(一○三四~一○九五),字和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安石弟。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清同治《临川县志》卷三六)。从河东唐介辟。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八年,迁直集贤院(同上书卷二六○),出知润州、湖州,召为开封府判官,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元丰四年(一○八一),为翰林学士(同上书卷三一一),知开封府。七年,以端明殿学士知江宁府(同上书卷三四七),出知扬、青、蔡三州。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知舒州(同上书卷四五四)。七年,知宣州(同上书卷四七八)。绍圣初知永兴军。二年,知太原府。卒,年六十二。有文集二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王魏公集》七卷,其中诗一卷。《宋史》卷三二七、《东都事略》卷七九有传。 王安礼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胡志敬《豫章丛书》所辑本(简称丛书本),编为一卷。全宋文·卷一七九八
王安礼(一○三五——一○九六),字和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安石弟。嘉祐进士。熙宁中为崇文院校书,迁直集贤院,出知润州、湖州。召为开封府判官,直舍人院,进知制诰,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苏轼下御史狱,尝言于神宗救之。元丰五年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七年罢,移知江宁府。元祐中历知扬、青、蔡、舒州。绍圣初移知永兴军,徙太原府。三年九月卒,年六十二。著有《重修开封府熙宁编》十卷,《天文书》十六卷,《二仪赋》一卷,文集二十卷。事见《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四六、礼四四之一七,《东都事略》卷七九,《宋史》卷二○四、二○六、二○八。《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郓州须城人,字才甫。梁彦昌子。哲宗绍圣中提举湖南常平。时新复免役法,子美先诸路成役书,擢提点刑狱。徽宗时累迁直龙阁阁、河北都转运使,倾漕计以奉上,至捐缗钱市契丹北珠以进,遂致位通显。后以疾罢为开府仪同三司、提举嵩山崇福宫。善属文,尤工诗。有《耆英集》。全宋诗
梁子美(一○四六~一一二三),字才甫,东平(今属山东)人。适孙。由荫入官,哲宗绍圣初提举梓州路常平。三年(一○九六),由湖南提举常平除广西提点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一)。徽宗即位,为河北都转运使,召为枢密直学士,拜户部尚书,兼知开封府。大观元年(一一○七),拜尚书右丞,迁左丞,加中书侍郎。二年,出知郓州(《宋史·徽宗纪二》),移大名府。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坐事责居单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三○),起知青州。六年,再知大名(同上书礼一三之七)。宣和五年卒,年七十八。《宋史》卷二八五、《东都事略》卷六六有传。全宋文·卷二三五二
梁子美(一○四六——一一二三),字才甫,东平须城(今山东东平)人,梁适之孙。以荫入官,绍圣初,为右朝奉郎、提举梓州路常平,迁湖南路;三年,除广西提刑,改荆湖南路。徽宗立,为河北转运使,除枢密直学士,拜户部尚书,兼开封尹。累迁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以资政殿学士知定州,移大名府,进大学士,拜宁远军节度使。宣和二年,以疾乞罢,除开府仪同三司、提举嵩山崇福宫。宣和五年卒,年七十八,赠少保。著《耆英集》一百卷。见《东都事略》卷六六,《宋史》卷二八五《梁适传》,《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一、四九六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登州蓬莱人,字寿明。第进士。神宗时累官京东转运使,青州城河贯其中,常泛滥成灾,乃即城立飞梁,设楼橹,下建门,以时启闭,人诵其智。徙河北路,会河决曹村,立软横二埽以遏激流而平水患。朝廷赏其功,建以为都水法。官至河北都转运使,知秦州、太原府。卒年六十二。全宋文·卷一五一三
王居卿,字寿明,登州蓬莱(今山东蓬莱)人。以进士至知齐州。熙宁四年权发遣京东路提点刑狱,历知扬、青、瀛州。十年,权京东转运使,徙河北路。立软横二埽堵河决,建以为都水法,朝廷赏其功,元丰二年召拜户部副使、都提举市易。擢河北转运使,知秦州、太原府。卒,年六十二。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九、二九二、二九八、三一六、三一九,《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三之五、职官六六之七,《北宋经抚年表》卷二、三、四,《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9—1127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逢原。以荫补将作监簿。累官环庆路经略、安抚使。论事忤宰相蔡京,被贬斥。京罢相,授显谟阁待制,两知潭州,进龙图阁直学士。知青州,缮城训兵,金人不敢犯。高宗即位,升延康殿学士,青州民诣南都乞留。后为部将王定所害。谥威悯。全宋文·卷二五九三
曾孝序(一○四九——一一二七),字逢原,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以荫补将作监主簿,监海安盐仓。建中靖国初为朝散郎、守尚书都官郎中。崇宁中除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知庆州。论事忤蔡京,削籍窜岭表,移永州。大观三年蔡京罢相,复为集贤殿修撰、知江宁府,改潭州。政和三年,复以论徭事与吴居厚不合,落职知袁州。寻复职,再知潭州。宣和初知青州,改睦州。靖康二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青州。高宗即位,迁徽猷阁学士,留青州以禦金人。建炎元年十二月,为部将王定所害,年七十九,谥威悯。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六、一一,《宋史》卷二四及卷四五三本传,《北宋经抚年表》卷二、三、四、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1 【介绍】: 宋濮州人,原籍赵郡,字奉世。李肃之弟。英宗时登进士第。官明州司法参军,郡守骫法,承之毅然力争。神宗熙宁初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又任检正中书刑房。受命察访淮浙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事,还奏《役书》二十篇。又察访陕西,裁正敛羡余之数。八年,任河东察访使,受诏参定蕃兵法。官至枢密直学士。后知青州,徙应天府,历阿阳、陈、郓、扬州而卒。有《礼房条例并目录》、《江湖淮浙盐敕令赏格》及文集、奏议等。全宋诗
李承之,字奉世,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北)人。迪子。举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神宗熙宁初,为条例司检详文字。累官至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历知州府,卒于扬州任。《宋史》卷三一○有传。全宋文·卷一○二八
李承之(?——一○九一),字奉世,其先赵郡人,徙濮州(今河南濮阳)。迪从子。中进士第,调明州司法参军。熙宁初,以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得召见,改京官,检正中书刑房公事。四年察访淮浙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事,还奏《役书》二十篇,加集贤校理。又察访陕西,迁集贤殿修撰,擢宝文阁待制。为同群牧使,纠察在京刑狱兼枢密都承旨,出知延州,入检三司使。元祐初官枢密直学士,知青州,徙应天府,历河阳、陈、郓、扬州,元祐六年十一月卒。著有文集三十卷、奏议二十卷。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八、二五二、四六八,《宋史》卷二○八《艺文志》七、卷三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4—1123 【介绍】: 宋衢州常山人,居丹徒,字彦昭。王介子。神宗熙宁六年进士。知真州,时诏诸道经画财用,汉之请先置都籍,从之。入为开封府推官。历知瀛、苏、潭、洪等州,又连徙五州,入为工部侍郎。加龙图阁直学士,进延康殿学士卒。全宋诗
王汉之(一○五四~一一二三),字彦昭,衢州常山(今属浙江)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调汝州教授。迁和州防御推官。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知金华、渑池二县。绍圣四年(一○九七)知颍州、真州。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提举河东路常平,入为开封府推官。崇宁二年(一一○三)始,历知州府。宣和五年卒,年七十。有文集三十卷,已佚。事见《北山小集》卷三四《王公行状》,《宋史》卷三四七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二六七四
王汉之(一○五四——一一二三),字彦昭,衢州常山(今浙江常山)人。熙宁六年登进士甲科,调秀州司户参军。累迁太常少卿。蔡京引为讲议司参详官。历礼、户、兵、工诸部侍郎,知瀛、苏、潭、洪、定诸州,徙江宁。以平方腊之功迁龙图阁直学士,进延康殿学士。宣和五年卒,年七十。其子集其文得三十卷。见程俱《王汉之行状》(《北山集》卷三四),《京口耆旧传》卷二,《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贾青,字春卿,真定获鹿(今属河北)人。昌朝子。神宗熙宁三年(一○七○)提点京西路刑狱。五年,左迁通判大名府(《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七、二五八)。元丰二年(一○七九)为福建路转运使。四年,徙河北路转运副使(同上书卷二九九、三一二)。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贬监常州酒税,管勾洞霄宫(同上书卷四三三)。绍圣四年(一○九七)以知苏州权两浙转运副使。元符元年(一○九八)罢知河中府(同上书卷四八八)。事见《宋史》卷二八五《贾昌朝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一六三三
贾青,字春卿,真定获鹿(今河北鹿泉)人,贾昌朝子。熙宁三年提点京西刑狱,五年以擅增科役钱,诏夺一官,权知祥符县。元丰二年为权发遣福建路转运使兼提举盐事,改河北路转运副使,徙都提举市易司。哲宗即位,黜监衡州盐酒税、常州茶税,管勾洞霄宫。绍圣中知苏州,权两浙转运副使。元符元年除知河中府,次年即罢。事迹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七、二三七、二五八、二九九、三一二、三二二、三六○、三六六、四三二、四八八、五○四、五○五,《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七之一三、食货二四之一九、食货三○之一八、食货三七之三○,《豫章文集》卷一七,《宋史》卷一八三《食货志》下五、卷二八五《贾昌朝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寿州人,字望之。吕公弼从孙。以荫入官。神宗熙宁初权户部判官,为王安石所用,命提举市易务。后为吏部郎中、光禄卿,以言者交论市易之患,被削三秩,黜知淮阳军。哲宗绍圣中擢户部侍郎,知开封府、怀州。徽宗时责郢州安置。卒年七十七。全宋诗
吕嘉问,字望之,寿州(今安徽凤台)人。以荫补官。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权户部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七),依附王安石。七年,出知常州。八年,安石复相,入为检正中书户房公事。十年,安石罢,出知江宁府。元丰元年(一○七八)被劾营缮越法,徙润州。三年,降知临江军(同上书卷三○二)。久之,入为吏部郎中、光禄卿。哲宗元祐元年二○八六),黜知淮阳军(同上书卷三六四)。后历知州府。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坐知成都府不能律身奉法,贬安化军节度副使,郢州安置(《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一五)。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五五有传。全宋文·卷二○一四
吕嘉问,字望之,公弼从孙,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以荫入官。熙宁初,条例司引为属官,权户部判官,管诸司库务,行连灶法于酒坊,岁省薪钱十六万缗。提举京城市易务。七年,出知常州。八年,王安石复相,召检正中书户房。安石再罢,出知江宁府,徙润州。久之,入为吏部郎中、光禄卿。以言者论市易之患,削三秩,黜知淮阳军。绍圣中,擢宝文阁待制、户部侍郎,加直学士,知开封府。元符二年,坐荐邹浩,罢知怀州。徽宗时分司南京,光州居位,郢州安置,不久复起。以龙图阁学士、太中大夫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成都双流人,字伯修。登进士第。为荣州推官。熊本经制梓夔,辟为干当公事。凡攻讨招袭,建南平诸城寨,皆出其画。以功擢提举秦凤路常平,徙两浙。徽宗时累官户部侍郎。建言陕西止输边粮于州,而令量取道里费助边籴,岁省籴价五百万,公私便之。后历知青、杭、越三州。卒年六十五。全宋文·卷二二一三
宇文昌龄,字伯修,成都双流(今四川双流)人。举进士甲科,调荣州推官。熊本经制梓夔,辟昌龄干当公事,以功擢提举秦凤路常平,改两浙。神宗以司农寺图籍不肃,选官釐整,以昌龄为主簿,遂拜监察御史。历官尚书比部、吏部员外郎、京西转运副使、左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直秘阁。后历知梓、寿州、河中府及邓、郓、青等州。徽宗立,召为刑部侍郎,徙户部,以宝文阁待制知开封府,历知青、杭、越三州。卒年六十五。《宋史》卷三五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2—1127 【介绍】: 宋应天府谷熟人,字择之。神宗元丰间进士。授永州东安县令。徽宗时历任监察御史、尚书右丞等。与童贯议不合,落职知蕲州。久之,以显谟阁直学士知颍昌府,复为童贯所挤夺职。宣和中除侍读。曾上《备边御戎》十策,累官观文殿大学士。钦宗立,金兵犯京师,储粮列备以抗金。累拜太宰兼门下侍郎,旋罢。高宗建炎初起为大名尹、北道都总管,卒于任所。全宋文·卷二八七一
徐处仁(一○六二——一一二七),字择之,应天府谷熟(今河南商丘东南)人。登元丰八年进士甲科,为东安县令。历宗正寺丞、监察御史、右正言、给事中。大观初迁尚书右丞,忤童贯落职。宣和中拜侍读,旋出知扬州。起尹应天、大名二府,特升观文殿大学士。靖康元年拜相,不半年罢为中太一宫使,退居乡里。次年卒,年六十六。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五一,《宋史》卷三七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醇夫。胡宿从子。以荫登第,为编修敕令官。哲宗绍圣初,累进宝文阁待制。为熙河帅,遣将击羌郎阿章,皆败死,时转运判官秦希甫议弃湟、鄯州,宗回持不可。会徽宗弃鄯州,夺宗回职,知蕲州。因兄宗愈入元祐党籍,罢郡。后起知秦州,进枢密直学士,徙永兴军等。大观中卒,谥敏节。全宋文·卷二一一一
胡宗回,字醇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宿从子。用荫登第,为编修敕令官、司农寺干当公事、京西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京东陕西转运使、吏部郎中。绍圣初,以直龙图阁知桂州,进宝文阁待制。坐系平民死,降集贤殿修撰、知随州,改秦州、庆州,复为待制。帅熙河,夺职知蕲州。还,为待制。历庆、渭、陈、延、澶。以兄入党籍罢郡。未几录其坚守湟、鄯之议,起知秦州。进枢密直学士,徙永兴、郑州、成德军,复坐事去。大观中卒,赠银青光禄大夫。《宋史》卷三一八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邵武人,字敦礼。神宗熙宁三年进士第一。哲宗绍圣中累迁中书舍人、给事中。性狠愎,喜谀附,尝密言王圭于册立时有异论,圭遂追贬。坐举王回出知济州,徙洪州,以牟利黩货闻。曾布引为吏部,布罢而出知定州。徽宗政和末卒。全宋诗
叶祖洽,字敦礼,邵武(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除集贤殿校理。三年,提点淮南西路刑狱(同上书卷三九一、四一四)。七年,知海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六)。绍圣中,入为左司郎中、起居郎、中书舍人、给事中。元符二年(一○九九),知济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八)。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以曾布荐,为吏部侍郎(《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四三)。布罢,黜提举建州武夷山冲佑观(同上书职官六七之三八)。久之,起知洪州,改亳州。政和末,卒。《宋史》卷三五四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二二七一
叶祖洽,字敦礼,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熙宁三年策进士第一,签书奉国军判官,判登闻鼓院,知湖州。元祐中历职方、兵部员外郎,加集贤校理,进礼部郎中。因对策讪及宗庙,出提点淮西刑狱。七年知海州。绍圣中入为左司郎中,起居郎,累迁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侍郎、权吏部尚书。元符二年出知济州,徙洪州,改瀛州。崇宁元年入为尚书吏部侍郎,旋罢,为集贤殿修撰,提举建州武夷山冲佑观,出知定州。大观元年十二月再知洪州,改亳,加徽猷阁直学士。政和末,卒。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职官六七之三八,《宋史》卷三五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