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90,分126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蓝青
拾青紫
青菜
青眉
青木
青屏
青杉
青笋
青藓
青兖
青带
石青
青芹
青鱼
青翼
《國語辭典》:蓝青(藍青)  拼音:lán qīng
1.青色与绿色合成的颜色。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一。写像诀》:「蓝青,用三青入高三绿合。」
2.比喻不纯粹。如:「蓝青官话」。
《漢語大詞典》:拾青紫
谓获取高官显位。周书·儒林传论:“前世通六艺之士,莫不兼达政术,故云拾青紫如地芥。” 清 赵翼 《放歌》:“少年鼻息冲云汉,唾手便思拾青紫。”亦省作“ 拾青 ”、“ 拾紫 ”。 唐 高适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 唐 顾云 《投刑部赵郎中启》:“偶学杀青,因思拾紫。”参见“ 拾地芥 ”。
《漢語大詞典》:拾地芥
汉书·夏侯胜传:“ 胜 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青紫,古时公卿服色。借指高官显爵。后以“拾地芥”比喻取之极易。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輜軿青紫,如拾地芥。” 刘良 注:“取之易如拾地草也。”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凭藉国威,取 王世充 如拾地芥耳!” 胡三省 注引 颜师古 曰:“地芥,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俯而拾之,言易而必得也。”亦作“ 拾青 ”、“ 拾芥 ”。 唐 薛逢 《邻相反行》:“涉书猎史无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 唐 柳宗元 《为裴中丞伐黄贼转牒》:“事同拾芥,力易摧枯。”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以汝材力,三百万亦如拾芥,三钱何至于是。”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 满 人中有建立功名者,取王公如拾芥。”
《國語辭典》:青菜  拼音:qīng cài
泛指绿叶的蔬菜。如:「多吃青菜有益健康。」《西游记》第六十八回:「正说处,有管事的送支应来,乃是一盘白米、一盘白面、两把青菜、四块豆腐。」
《漢語大詞典》:青眉
用青黛画的眉。 唐 司空曙 《拟百劳歌》:“谁家稚女著罗裳,红粉青眉娇暮妆。” 宋 郭应祥 《采桑子·老人生日》词:“禄鬢青眉,子又生孙孙又儿。”参见“ 黛眉 ”。
分類:用青青黛
《國語辭典》:黛眉  拼音:dài méi
女子以黛色画眉。亦用以比喻美女。唐。温庭筠春日〉诗:「草色将林彩,相添入黛眉。」
分類:黛眉女子
《漢語大詞典》:青木
(1).香名。即青木香。周书·异域传下·波斯:“﹝ 波斯国 ﹞又出白象、师子……及薰六、鬱金、苏合、青木等香。”
(2).地名。即 青木关 ,在 四川省 璧山县 北三十里,上接 缙云 ,直抵 嘉陵 ;下连 虎峰 ,至于 岷江 ,为交通要隘。 明 杨慎 《赤岸山送别效谢灵运》诗:“行汎 青木 水,坐睇 峩眉 云。”
《漢語大詞典》:青屏
青色屏障。喻挺拔的山峰。 元 舒頔 《胡子坑》诗:“天浄森鋩列画戟,云开大鄣横青屏。”
《骈字类编》:青杉
宋史孝宗纪:秀王夫人张氏,以建炎元年生帝于秀州青杉闸之官舍。
《漢語大詞典》:青笋(青筍)
亦作“ 青笋 ”。 新笋,春笋。 晋 潘岳 《闲居赋》:“菜则葱、韮、蒜、芋、青笋、紫薑。”红楼梦第八七回:“刚纔我叫 雪雁 告诉厨房里给姑娘作了一碗火肉白菜汤,加了一点儿虾米儿,配了点青笋、紫菜。”
分類:春笋
《漢語大詞典》:青藓(青蘚)
即青苔。 唐 姚鹄 《野寺寓居即事》诗之二:“伴僧青蘚榻,对雨白云窗。” 宋 徐铉 《和印先辈及第后献座主朱舍人郊居之作》:“积雨暗对青蘚径,好风轻透白练衣。”参见“ 青苔 ”。
分類:青苔
《國語辭典》:青苔  拼音:qīng tái
青色的苔藓。《文选。张协。杂诗十首之一》:「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
分類:青苔苔藓
《骈字类编》:青兖
南史齐高帝纪:分疆画界,开创青兖。令蔡邕荐皇甫规表青兖之郊。迄用康乂 曹操 寇恂立名于汝颍,耿弇建策于青兖。
《骈字类编》:青带(青带)
周书异域传:百济官有十六品,十品青带。
《國語辭典》:石青  拼音:shí qīng
一种矿物。成分为碳酸和氢氧化铜(Cu3(OH)2(CO3)2)或CuCO3‧Cu(OH)2。属单斜晶系,结晶为短柱或板状,成肾状、葡萄状和块状等集合体。色青翠,条痕淡青色,玻璃光泽,透明或半透明,质脆。颜色经久不变,画家多用之。产于广东南海、西伯利亚、法国和澳洲等地。
《骈字类编》:青芹
宋 苏轼 浚井 上除青青芹,下洗凿凿石。
《國語辭典》:青鱼(青魚)  拼音:qīng yú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鲤目鲤科。体狭长,长约尺馀。背部青黑色,腹部颜色较淡。鳞阔大而圆,无须,产淡水中。也称为「乌青」。
《漢語大詞典》:青翼
见“ 青鸞翼 ”。
《漢語大詞典》:青鸾翼(青鸞翼)
指信使。 宋 周邦彦 《还京乐·大石》词:“怎得青鸞翼,飞归教见顦顇。”亦省作“ 青翼 ”。 宋 柳永 《法曲第二》词:“青翼传情,香径偷期,自觉当初草草。” 宋 赵令畤 《蝶恋花》词:“青翼驀然来报喜,鱼牋微諭相容意。”参见“ 青鸞 ”。
分類: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