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90,分126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青锋
青阁
青巾
乘青
露青
青菰
青障
青芦
青羽
青幡
青衿子
青绡
青麦
青莲宫
青波
《漢語大詞典》:青锋(青鋒)
即青锋剑。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举青锋过处丧多情,到今朝你心还未省。”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三折:“ 刘娘娘 不索把三尺青锋赐, 寇夫人 他自拣一搭金堦死。”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诗之二:“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参见“ 青锋剑 ”。
《漢語大詞典》:青锋剑(青鋒劍)
宝剑,利剑。剑身寒光闪烁,锋芒毕露,故称。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不争为青锋剑揽惹了那场灾,还落得赤绳书接受了这重喜。” 明沈采《千金记·遇仙》:“青锋剑可磨,古史书堪读。”
《漢語大詞典》:青阁(青閣)
(1).涂饰青漆的楼阁。形容其豪华。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曹植〈赠友〉》:“朝与佳人期,日夕望青阁。” 唐 李峤 《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诗:“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 明 袁宏道 《古荆篇》:“丹楼绣幌巢飞燕,青阁文窗起睡鸦。”
(2).指朝堂;朝廷。《文选·谢朓〈酬王晋安〉诗》:“拂雾朝青阁,日旰坐彤闈。” 李周翰 注:“青阁,朝堂也。” 南朝 梁 沈约 《为柳世隆让封公表》:“是故俛容青阁,愿还慈於裂壤;窃步丹墀,希收宠於开赋。” 唐 韩翃 《别氾水县尉》诗:“花间赐食近丹墀,烟里挥毫对青阁。”
(3).指道观。 唐 储光羲 《昭圣观》诗:“数日朝青阁,彩云犹在门。”
《漢語大詞典》:青巾
(1).古代指青色的软帽。 宋 苏轼 《李委吹笛》诗引:“进士 李委 ,闻 坡 生日,作新曲曰《鹤南飞》以献。呼之使前,则青巾紫裘腰笛而已。”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涧水湾湾遶寨门,野花斜插渗青巾。”
(2).青色头巾。 元 代娼家专用服饰。《元典章·礼制二·服色》:“娼妓之家,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巾。”
《分类字锦》:乘青(乘青)
列仙传:老子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迎之,使著道德经。
分类:
《骈字类编》:露青
唐 刘禹锡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漢語大詞典》:青菰
植物名。俗称茭白。生于河边、沼泽地。可作蔬菜。其实如米,称雕胡米,可作饭,古以为六谷之一。 唐 王维 《游感化寺》诗:“香饭青菰米,嘉蔬緑芋羹。” 唐 权德舆 《晓发武阳馆即事书情》诗:“青菰冒白水,方塘接广畦。” 宋 陆游 《乙丑重五》诗:“盘中共解青菰粽,衰甚犹簪艾一枝。”
《骈字类编》:青障
唐 黄滔 奉酬翁文尧员外神泉之游见寄嘉什 松竹回寻青障寺,姓名题向白云楼。
《骈字类编》:青芦(青芦)
拾遗记:糜竺家马厩旁有古冢,见一妇云:君应遭火厄,今以青芦杖一枚报君之惠。后竺家火起,见青气如云覆火上,即灭。
《骈字类编》:青羽
江淹 翡翠赋 敛慧性及驯心,骞赪翼与青羽。
《漢語大詞典》:青幡
亦作“ 青幡 ”。 古代春令作劝耕、护花等用的青旗。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发春而后,悬青旛而策土牛,殆非明主劝耕稼之意,而春令之所谓也。”后汉书·礼仪志上:“立春之日……立春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至立夏。”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赠处》:“云和日灿,着眼春浓淡,展青旛玉田初暖。” 清 厉鹗 《同吴西林城东看花遇大风戏为长歌》:“好将健句当青旛,日日花前一相见。”
《漢語大詞典》:青衿子
指学子;青年书生。 唐 陈子昂 《登泽州北楼宴》诗:“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 唐 杜甫 《元日示宗武》诗:“训諭青衿子,名惭白首郎。” 明 袁宏道 《哭刘尚书晋川》诗:“当时稚齿青衿子,平揖方伯古诸侯。”
《骈字类编》:青绡(青绡)
太平广记:张路斯为宣城令,夫人石氏生九子,张公钓于焦氏台,归则体常湿而寒,夫人问故,张曰:我龙也,郑祥远亦龙也,与我争钓处宝殿,明日当战。夫人可使九子助我,我领绛绡,郑青绡。明日射青绡中之,九子皆化为龙。
《骈字类编》:青麦(青麦)
唐 温庭筠 河渎神 其三 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韵府拾遗 陌韵》:田锡春云赋当青麦燕飞野色朝净平芜雉过韶阳夕曛
《漢語大詞典》:青莲宫(青蓮宫)
即青莲宇。 宋 梅尧臣 《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常畏俗物来,去避青莲宫。”参见“ 青莲宇 ”。
《漢語大詞典》:青莲宇(青蓮宇)
佛寺。 唐 李绅 《望鹤林寺》诗:“鹤栖峯下青莲宇,花发江城世界春。” 明 何景明 《游西山》诗之二:“岧嶤碧巖际,縹緲青莲宇。”
分類:佛寺
《漢語大詞典》:青波
(1).地名。即 青陂 。在今 河南省 新蔡县 西南。亦泛指 楚 地。史记·陈涉世家:“ 鄱 盗 当阳君 黥布 之兵相收,復击 秦 左右校,破之 青波 ,復以 陈 为 楚 。”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 青波 ,﹞地名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况復君在 交河 ,妾在 青波 。” 倪璠 注:“ 青坡 , 楚 地。谓君往 秦川 ,妾留 楚 地。” 唐 骆宾王 《荡子从军赋》:“若乃地分玄徼,路指 青波 。”
(2).碧波,清波。 唐 徐彦伯 《登长城赋》:“日入青波,坚冰峩峩。” 前蜀 韦庄 《听赵秀才弹琴》诗:“ 巫山 夜雨絃中起, 湘水 青波指下生。”
(3).指绿色的麦浪。 唐 柳宗元 《闻黄鹂》:“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青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