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青霓
亦作“ 青蜺 ”。
(1).虹。 宋 辛弃疾 《千年调·开山径得石璧》词:“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吾使 丰隆 前导,叫开 閶闔 。” 清 谭嗣同 《与孙小沂书》:“於是与足下朝躡赤霞之标,暮度青霓之梁。倏星倏月,掉臂行游,是诚可以破拘挛之俗,驰域外之观矣。”
(2).喻溪水。 唐 孟郊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碧瀨漱白石,翠烟含青蜺。”
(3).道家服装。 唐 李贺 《绿章封事》诗:“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 王琦 汇解:“青霓,谓道士所服之衣……言道士着青霓之服,叩头而呼宫神。”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答余叔良》词:“同吟处,看珮摇明月,衣捲青霓。”
(1).虹。 宋 辛弃疾 《千年调·开山径得石璧》词:“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吾使 丰隆 前导,叫开 閶闔 。” 清 谭嗣同 《与孙小沂书》:“於是与足下朝躡赤霞之标,暮度青霓之梁。倏星倏月,掉臂行游,是诚可以破拘挛之俗,驰域外之观矣。”
(2).喻溪水。 唐 孟郊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碧瀨漱白石,翠烟含青蜺。”
(3).道家服装。 唐 李贺 《绿章封事》诗:“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 王琦 汇解:“青霓,谓道士所服之衣……言道士着青霓之服,叩头而呼宫神。”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答余叔良》词:“同吟处,看珮摇明月,衣捲青霓。”
《漢語大詞典》:青要
(1).亦作“ 青腰 ”、“ 青葽 ”。玉女名。传说中的仙女。《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玉女而与之归” 张守节 正义引 北魏 张揖 曰:“玉女, 青要 、 乘弋 等也。”喻指美人。 元 张雨 《元日雪霁早朝大明宫和辛良史省郎二十二韵》:“勾陈分綵队,步輦簇 青腰 。”
(2).亦作“ 青腰 ”、“ 青葽 ”。传说中主降霜雪的女神。亦用以借指秋季。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吴郡僧智书》:“比青葽已戒,白露方漙。” 吴兆宜 笺引《淮南子》 高诱 注:“青女, 青腰 玉女,主霜雪也。” 唐 张易之 《秋日宴石淙序》:“于时青要戒序,朱明谢时。” 宋 王安石 《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之二:“神女 青腰 宝髻鵶,独藏云气委飞车。夜光往往多联璧,白小纷纷每散花。”参见“ 青女 ”。
(3).道教 紫清帝君 的别号。《云笈七籤》卷九:“ 青要 者, 紫清帝君 之别号也。”
(2).亦作“ 青腰 ”、“ 青葽 ”。传说中主降霜雪的女神。亦用以借指秋季。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吴郡僧智书》:“比青葽已戒,白露方漙。” 吴兆宜 笺引《淮南子》 高诱 注:“青女, 青腰 玉女,主霜雪也。” 唐 张易之 《秋日宴石淙序》:“于时青要戒序,朱明谢时。” 宋 王安石 《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之二:“神女 青腰 宝髻鵶,独藏云气委飞车。夜光往往多联璧,白小纷纷每散花。”参见“ 青女 ”。
(3).道教 紫清帝君 的别号。《云笈七籤》卷九:“ 青要 者, 紫清帝君 之别号也。”
《韵府拾遗 青韵》:重青
石孝友词:鬓影黄边半白,烧痕黑处重青。
《漢語大詞典》:青缃(青緗)
(1).青色和浅黄色。也指这两种颜色的织物。 明 徐渭 《宴集翠光岩》诗:“暂脱锦袍悬翠壁,忽抽彤管拂青緗。”
(2).古代常用这种颜色的布帛作书衣、封套。因用以指书籍、画卷等。《周书·沈重传》:“青緗起焰,素篆从风。”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余生平駑钝,世事懵然,独癖嗜青緗,逾於饮食。” 蔡有守 《晦闻嘱题蒹葭图》诗:“此间谁识凄凄意,写入青緗祇是秋。”
(3).指青箱学。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林锺六月》:“但某 白社 狂人,青緗末学。”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中垒 父子,奕叶青緗。” 明 何景明 《寄樊国宾》诗:“业绍青緗旧,名沾玉牒香。”
(2).古代常用这种颜色的布帛作书衣、封套。因用以指书籍、画卷等。《周书·沈重传》:“青緗起焰,素篆从风。”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余生平駑钝,世事懵然,独癖嗜青緗,逾於饮食。” 蔡有守 《晦闻嘱题蒹葭图》诗:“此间谁识凄凄意,写入青緗祇是秋。”
(3).指青箱学。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林锺六月》:“但某 白社 狂人,青緗末学。”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中垒 父子,奕叶青緗。” 明 何景明 《寄樊国宾》诗:“业绍青緗旧,名沾玉牒香。”
《骈字类编》:日青
汉书:于定国传永光元年,春霜夏寒,日青亡光。南史侯景传:将登坛,白虹贯日三重,日青无色。宋史刘摰传:挚因久旱上言:比日日青无光,风霾昏曀,上天警告,皆非小变。愿进忠良,通壅塞,以答天戒。
《漢語大詞典》:青气(青氣)
(1).青色的气体。 晋 王嘉 《拾遗记·蜀》:“火盛之时,见数十青衣童子来扑火,有青气如云,覆於火上,即灭。”
(2).青色的云气。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军气》:“青气在上,其谋未定;青气在右,将弱兵多。”《新唐书·五行志一》:“ 贞观 十七年四月,立 晋王 为太子,有青气绕东宫殿。”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一折:“贫道昨宵看见青气冲天,下照 终南山 甘河镇 。”《清史稿·灾异志三》:“ 顺治 七年正月二十七日夜, 望江 西方有青气亘天。”
(3).谓春天的气氛。《文选·江淹〈别赋〉》:“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 李善 注引《易通卦验》:“震,东方也,主春分。日出,青气出震。” 唐 杨炯 《浑天赋》:“尔乃重明合璧,五纬连珠。青气夜朗,黄云旦扶。” 唐 张说 《奉和圣制同刘晃喜雨应制》:“青气含春雨,知从 岱岳 来。”
(4).植物散发出来的气息。 唐 宋之问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老舍 《四世同堂》七四:“在两旁都是青苗的大道中,他不单闻见香甜的青气,而且听到高粱玉米狂喜的往上拔节子。”
(5).怒气。《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只见那 十三妹 听了这话,腮颊边起两朵红云,眉宇间横一团青气。”
(2).青色的云气。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军气》:“青气在上,其谋未定;青气在右,将弱兵多。”《新唐书·五行志一》:“ 贞观 十七年四月,立 晋王 为太子,有青气绕东宫殿。”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一折:“贫道昨宵看见青气冲天,下照 终南山 甘河镇 。”《清史稿·灾异志三》:“ 顺治 七年正月二十七日夜, 望江 西方有青气亘天。”
(3).谓春天的气氛。《文选·江淹〈别赋〉》:“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 李善 注引《易通卦验》:“震,东方也,主春分。日出,青气出震。” 唐 杨炯 《浑天赋》:“尔乃重明合璧,五纬连珠。青气夜朗,黄云旦扶。” 唐 张说 《奉和圣制同刘晃喜雨应制》:“青气含春雨,知从 岱岳 来。”
(4).植物散发出来的气息。 唐 宋之问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老舍 《四世同堂》七四:“在两旁都是青苗的大道中,他不单闻见香甜的青气,而且听到高粱玉米狂喜的往上拔节子。”
(5).怒气。《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只见那 十三妹 听了这话,腮颊边起两朵红云,眉宇间横一团青气。”
《漢語大詞典》:青华(青華)
见“ 青华帝君 ”。
《漢語大詞典》:青华帝君(青華帝君)
即 东极青华大帝 ,道教称 太乙救苦天尊 。《宋史·方技传下·林灵素》:“ 神霄玉清王 者,上帝之长子……其弟号 青华帝君 者,主东方,摄领之。”亦省称“ 青华 ”、“ 青华君 ”。《太平广记》卷四一引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刘无名》:“功满三千,然后黑籍落名, 青华 定籙。” 宋 陆游 《步虚》之一:“半醉骑一鹤,去謁 青华君 。”《宋史·方技传下·林灵素》:“浸浸造为 青华 正昼临坛、及火龙神剑夜降内宫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