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90,分126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青蓝
青野
葱青
青霓
青腰
青梧
重青
青缃
青粉
日青
青鬟
知青
青蒿
青气
青华
《骈字类编》:青蓝(青蓝)
唐 李端 宿云际寺赠深上人 暂别青蓝寺,今来发欲斑。
分类:青蓝
《漢語大詞典》:青野
绿色的田野。艺文类聚卷六二引 南朝 宋 孝武帝 《巡幸旧宫颂》:“列装青野,动輅丹廷。” 唐 李峤 《茅》诗:“麏包青野外,鴟啸綺楹前。”
分類:绿色田野
《漢語大詞典》:葱青
(1).草木青翠茂盛貌。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瞻荒榛之荒秽兮,顾东山之葱青。” 南朝 梁 沈约 《锺山诗》:“北阜何其峻,林薄杳葱青。” 唐 杜甫 《客居》诗:“葱青众木梢,邪竖杂石痕。”
(2).淡淡的青绿色。亦指初生的植物。《后汉书·丁鸿传》:“夫坏崖破巖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於葱青。” 郭沫若 《骆驼集·玛娜娜四》:“蔚蓝的海,葱青的天,碧绿的山。”
《漢語大詞典》:青霓
亦作“ 青蜺 ”。
(1).虹。 宋 辛弃疾 《千年调·开山径得石璧》词:“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吾使 丰隆 前导,叫开 閶闔 。” 清 谭嗣同 《与孙小沂书》:“於是与足下朝躡赤霞之标,暮度青霓之梁。倏星倏月,掉臂行游,是诚可以破拘挛之俗,驰域外之观矣。”
(2).喻溪水。 唐 孟郊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碧瀨漱白石,翠烟含青蜺。”
(3).道家服装。 唐 李贺 《绿章封事》诗:“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 王琦 汇解:“青霓,谓道士所服之衣……言道士着青霓之服,叩头而呼宫神。”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答余叔良》词:“同吟处,看珮摇明月,衣捲青霓。”
《漢語大詞典》:青腰
(1).见“ 青要 ”。
(2).喻荷梗。 宋 晏几道 《蝶恋花》词:“笑艳秋莲生緑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
分類:荷梗
《漢語大詞典》:青要
(1).亦作“ 青腰 ”、“ 青葽 ”。玉女名。传说中的仙女。《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玉女而与之归” 张守节 正义引 北魏 张揖 曰:“玉女, 青要 、 乘弋 等也。”喻指美人。 元 张雨 《元日雪霁早朝大明宫和辛良史省郎二十二韵》:“勾陈分綵队,步輦簇 青腰 。”
(2).亦作“ 青腰 ”、“ 青葽 ”。传说中主降霜雪的女神。亦用以借指秋季。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吴郡僧智书》:“比青葽已戒,白露方漙。” 吴兆宜 笺引《淮南子》 高诱 注:“青女, 青腰 玉女,主霜雪也。” 唐 张易之 《秋日宴石淙序》:“于时青要戒序,朱明谢时。” 宋 王安石 《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之二:“神女 青腰 宝髻鵶,独藏云气委飞车。夜光往往多联璧,白小纷纷每散花。”参见“ 青女 ”。
(3).道教 紫清帝君 的别号。云笈七籤卷九:“ 青要 者, 紫清帝君 之别号也。”
《漢語大詞典》:青梧
梧桐。树皮色青,故称。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一:“坛上列植垂龙之木,似青梧,高十丈。” 南朝 宋 鲍照 《秋夕》诗:“紫兰花已歇,青梧叶方稀。” 唐 李白 《陌上桑》诗:“寒螿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分類:梧桐树皮
《韵府拾遗 青韵》:重青
石孝友词:鬓影黄边半白,烧痕黑处重青。
《漢語大詞典》:青缃(青緗)
(1).青色和浅黄色。也指这两种颜色的织物。 明 徐渭 《宴集翠光岩》诗:“暂脱锦袍悬翠壁,忽抽彤管拂青緗。”
(2).古代常用这种颜色的布帛作书衣、封套。因用以指书籍、画卷等。周书·沈重传:“青緗起焰,素篆从风。”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余生平駑钝,世事懵然,独癖嗜青緗,逾於饮食。” 蔡有守 《晦闻嘱题蒹葭图》诗:“此间谁识凄凄意,写入青緗祇是秋。”
(3).指青箱学。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林锺六月》:“但某 白社 狂人,青緗末学。”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中垒 父子,奕叶青緗。” 明 何景明 《寄樊国宾》诗:“业绍青緗旧,名沾玉牒香。”
《漢語大詞典》:青粉
(1).指细茶。 唐 李咸用 《谢僧寄茶》诗:“半匙青粉搅潺湲,緑云轻綰 湘 娥鬟。”
(2).铅粉之类的化妆品。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外谪》:“閒青粉,冷翠鈿,梨花门掩度芳年。”
《骈字类编》:日青
汉书:于定国传永光元年,春霜夏寒,日青亡光。南史侯景传:将登坛,白虹贯日三重,日青无色。宋史刘摰传:挚因久旱上言:比日日青无光,风霾昏曀,上天警告,皆非小变。愿进忠良,通壅塞,以答天戒。
《漢語大詞典》:青鬟
黑色环形发髻。借指美人。 南唐 陈陶 《洛城见贺自真飞升》诗:“朱顶舞低迎絳节,青鬟歌对驻香軿。”
《國語辭典》:知青  拼音:zhī qīng
知识青年的简称。如:「由于当地知青的努力复育,原以为消失的物种又逐渐出现了。」
分類:知识青年
《國語辭典》:青蒿  拼音:qīng hāo
植物名。菊科艾属,多年生草本,高三、四尺。叶二回栉齿状羽状分裂,长五至十五公分,嫩者可食,秋日开淡黄色头状花序再排成圆锥状,香气浓烈。也称为「香蒿」、「邪蒿」。
《漢語大詞典》:青气(青氣)
(1).青色的气体。 晋 王嘉 拾遗记·蜀:“火盛之时,见数十青衣童子来扑火,有青气如云,覆於火上,即灭。”
(2).青色的云气。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军气:“青气在上,其谋未定;青气在右,将弱兵多。”新唐书·五行志一:“ 贞观 十七年四月,立 晋王 为太子,有青气绕东宫殿。”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一折:“贫道昨宵看见青气冲天,下照 终南山 甘河镇 。”清史稿·灾异志三:“ 顺治 七年正月二十七日夜, 望江 西方有青气亘天。”
(3).谓春天的气氛。文选·江淹〈别赋〉:“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 李善 注引《易通卦验》:“震,东方也,主春分。日出,青气出震。” 唐 杨炯 《浑天赋》:“尔乃重明合璧,五纬连珠。青气夜朗,黄云旦扶。” 唐 张说 《奉和圣制同刘晃喜雨应制》:“青气含春雨,知从 岱岳 来。”
(4).植物散发出来的气息。 唐 宋之问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老舍 《四世同堂》七四:“在两旁都是青苗的大道中,他不单闻见香甜的青气,而且听到高粱玉米狂喜的往上拔节子。”
(5).怒气。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只见那 十三妹 听了这话,腮颊边起两朵红云,眉宇间横一团青气。”
《漢語大詞典》:青华(青華)
见“ 青华帝君 ”。
《漢語大詞典》:青华帝君(青華帝君)
即 东极青华大帝 ,道教称 太乙救苦天尊 。宋史·方技传下·林灵素:“ 神霄玉清王 者,上帝之长子……其弟号 青华帝君 者,主东方,摄领之。”亦省称“ 青华 ”、“ 青华君 ”。太平广记卷四一引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刘无名》:“功满三千,然后黑籍落名, 青华 定籙。” 宋 陆游 《步虚》之一:“半醉骑一鹤,去謁 青华君 。”宋史·方技传下·林灵素:“浸浸造为 青华 正昼临坛、及火龙神剑夜降内宫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