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90,分126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青云路
青神
青油幕
麦青
青蕊
青涧
年青
青旂
帝青
青邱
青犊
青杏
竹青
寒青
螺青
《漢語大詞典》:青云路(青雲路)
喻高位或谋求高位的途径。 唐 张乔 《别李参军》诗:“静想青云路,还应寄此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白日圜文:“未得青云路,且坐白日圜。”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白雪》曲高,青云路阻。”
《漢語大詞典》:青神
(1).即 青帝 。墨子·迎敌祠:“敌以东方来,迎之东坛……年八十者八人,主祭青旗。 青神 长八尺者八,弩八,八发而止。”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先请东方 青帝 青神 ,啣符佩剑,入吾水中。”参见“ 青帝 ”。
(2).即 青衣神 。 清 蔡方炳 《广舆记·四川·眉州》:“ 青神 ,昔 蚕丛氏 服青衣,教民蚕事,立庙祀之。”参见“ 青衣神 ”。
(3).奇木名。 唐 李德裕 《平泉山居草木记》:“木之奇者有 天台 之金杜、琪树…… 天目 之青神、凤集。” 清 厉鹗 《试天目茶歌同蒋丈雪樵徐丈紫山作》:“怳然置身 天目 顶,青神、凤集树下同相羊。”
(4).县名。属 四川省 。在 岷江 中游。 西魏 置 青衣县 , 北周 改 青神县 。 宋 黄庭坚 《与王观复书》:“ 庭坚 既以江涨不能下峡,则欲至 青神 见老家姑。” 宋 陆游 《访青神尉廨借景亭盖山谷先生旧游也》诗:“造朝下 白帝 ,弔古游 青神 。” 清 吴伟业 《送张玉甲宪长之官卭雅》诗:“横刀割取 青神 渡,烈火烧残 白帝 宫。”
《漢語大詞典》:青帝
(1).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又称 苍帝 、 木帝 。史记·封禅书:“ 秦宣公 作 密畤 於 渭 南,祭 青帝 。” 唐 黄巢 《题菊花》诗:“他年我若为 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清 秋瑾 《愤时迭前韵》之二:“一线光明放异芽,欲同 青帝 鬭春华。”
(2).道教以为木星中有九 青帝 ,并受事于中央 青皇 。云笈七籤卷二五:“木星有九门,门内有九 青帝 ,其一帝輒备一门,以奉承於中央 青皇 上真大君 也。”
《漢語大詞典》:青衣神
即 蚕丛氏 。教民蚕桑,民尊之为神。路史·前纪四·蜀山氏“其妻曰妃,俱葬之” 宋 罗苹 注:“﹝ 南朝 齐武帝 ﹞ 永明 二年, 萧鑑 刺 益 ,治园 江 南,凿石冢,有椁无棺……有篆云: 蚕丛氏 之墓。 鑑 责功曹 何佇 坟之,一无所犯,於上立神,衣青衣,即今 成都 青衣神 也。” 清 蔡方炳 《广舆记·四川·眉州》:“﹝ 四川 眉州 青神 ﹞ 青衣神 庙。 青神 ,昔 蚕丛氏 服青衣,教民蚕事,立庙祀之。”
分類:教民蚕桑
《漢語大詞典》:青油幕
青油涂饰的帐幕。南史·萧韶传:“ 韶 接 信 甚薄,坐青油幕下,引 信 入宴。”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 明 李东阳 《心远堂》诗:“晚向青油幕下归,宦游不与意相违。”亦省作“ 青油 ”。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早秋见寄》:“熊羆交黑矟,宾客满青油。” 宋 杨万里 《野炊白沙沙上》:“旋将白石支燃鼎,却展青油当野庐。” 清 陈章 《忆旧游·记苹花雪里》词:“燕寝凝香地,又君悬絳帐,我卧青油。”参见“ 油幕 ”。
分類:涂饰帐幕
《漢語大詞典》:油幕
亦作“ 油幙 ”。 涂油的帐幕。宋书·刘瑀传:“ 朱脩之 三世叛兵,一旦居 荆州 ,青油幙下,作 谢宣明 面见向,使斋师以长刀引吾下席。” 唐 司空曙 《送人归黔府》诗:“油幕晓开飞鸟絶,翩翩上将独趋风。”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油幕:“ 长安 贵家子弟每至春时游宴,供帐於园圃中,随行载以油幕,或遇阴雨,以幕覆之,尽欢而归。”旧时亦借指将帅的幕府。 唐 刘禹锡 《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几年油幕佐征东,却泛沧浪狎钓童。” 宋 陆游 《上王宣抚启》:“昨属元臣,暂临西鄙,获厠油幕众贤之后。”
《漢語大詞典》:麦青(麥青)
方言。指麦苗。 陈登科 《活人塘》六:“ 刘根生 腿上的血,一点一点滴在麦青上,泥块上,结成冰,映成一路红线。”
分類:方言
《骈字类编》:青蕊
唐 杜甫 叹庭前甘菊花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漢語大詞典》:青涧(青澗)
(1).碧溪。 晋 王韶之 《神境记·黄莲》:“夹路有青涧,涧中有黄色莲华,芳气盈谷。”
(2).古城名。在今 陕西省 清涧县 境。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城中无井,凿地百五十尺,始遇石而不及泉…… 世衡 ( 种世衡 )曰:‘安有地中无水者?’即命工凿石而出之,得石屑一器酬百钱。凡过石数重,水乃大发,既清且甘,城中牛马皆足。自是边城之无井者效之,皆得水,詔名其城曰 青涧 。”
《漢語大詞典》:年青
见“ 年轻 ”。
分類:年青
《國語辭典》:年轻(年輕)  拼音:nián qīng
年纪不大。《文明小史》第一五回:「那个叫船的小厮,毕竟年轻,听说小主人要逛上海,并且带他去,便把他兴头的了不得。」《红楼梦》第三回:「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
《骈字类编》:青旂
唐 武平一 奉和立春内出䌽花树应制 銮辂青旂下帝台,东郊上苑望春来。
唐 顾况 宫词五首 其三 玉阶容卫宿千官,风猎青旂晓仗寒。
《韵府拾遗 微韵》:宋书礼志金路依拟金根建青旂十有二旒
《漢語大詞典》:帝青
(1).佛家所称的青色宝珠。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三:“帝青,梵言‘因陀罗尼罗目多’,是帝释寳,亦作青色,以其最胜,故称帝释青……目多,此云珠,以此寳为珠也。”
(2).指青天,碧空。 宋 王安石 《古意》诗:“帝青九万里,空洞无一物。” 宋 刘克庄 《满江红》词:“九万里,纤云收尽,帝青空阔。” 明 唐寅 《与朱彦明诸子同游保俶寺》诗:“登高新酒倾酇白,吊古空山涌帝青。”
《漢語大詞典》:青邱
见“ 青丘 ”。
《漢語大詞典》:青丘
亦作“ 青邱 ”。
(1).传说中的海外国名。吕氏春秋·求人:“ 禹 东至 榑木 之地, 日出 、 九津 、 青羌 之野…… 鸟谷 、 青丘 之乡, 黑齿 之国。”山海经·海外东经:“ 朝阳之谷 …… 青丘国 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郝懿行 疏引 服虔 曰:“ 青丘国 ,在 海东 三百里。”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二:“ 青丘 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2).泛指边远蛮荒之国。北史·隋纪下·炀帝:“又 青丘 之表,咸脩职贡;碧海之滨,同禀正朔。” 唐 陈子昂 《国殇文》:“且欲蹈 乌丸 之垒,刈 赤山 之旗,联 青丘 之缴,封 黄龙 之尸。”
(3).即 长洲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十岛之一。旧题 汉 东方朔 十洲记:“ 长洲 一名 青邱 ,在南海辰巳之地……一洲之上,专是林木,故一名 青邱 。”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宫调曲二》:“ 青丘 还扰圃, 丹穴 更巢梧。”云笈七籤卷六:“ 黄帝 东到 青丘 ,过 风山 ,见 紫府先生 。”
(4).地名。在今 山东省 广饶县 北。 唐 杜甫 《壮游》诗:“春歌 丛臺 上,冬猎 青丘 旁。” 仇兆鳌 注引《寰宇记》:“ 青丘 在 青州 千乘县 。 齐景公 田於此。” 唐 杜甫 《虎牙行》:“ 渔阳 突骑猎 青丘 , 犬戎 锁甲围丹极。”
(5).地名。在今 江苏 吴淞江 滨。 明 高启 《青丘子歌》序:“江上有 青丘 ,予徙家其南。”明史·文苑传一·高启:“ 张士诚 据 吴 , 啟 依外家,居 吴淞江 之 青丘 。”
(6).即 青丘子 。 明 高启 别号。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丧子》:“我闻 青邱 言,君应传真詮。”
(7).泽名。《淮南子·本经训》:“杀九婴於凶水之上,缴大风於 青邱 之泽。” 高诱 注:“ 青邱 ,东方泽名也。”
(8).星名。属长蛇座。晋书·天文志上:“青丘七星,在軫东南,蛮夷之国号也。”
《漢語大詞典》:青犊(青犢)
(1).青牛。 清 吴伟业 《通元老人龙腹竹歌》:“吁嗟乎 崑崙 以外流沙西,当年 老子 驱青犊。”参见“ 青牛 ”。
(2). 新莽 末年 河 北地区较为强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 建武 三年(公元27年)为 刘秀 所镇压。东观汉记·邓禹传:“今 山东 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后泛称农民起义军。 唐 崔涂 《己亥岁感事》诗:“正闻青犊起葭萌,又报黄巾犯 汉 营。” 清 吴伟业 《田家铁狮歌》:“省中忽唱 田蚡 死,青犊明年食龙子。”
(3).宝刀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皇帝 有宝刀三,宝剑六……刀一曰百鍊,二曰青犊,三曰漏景。”
《國語辭典》:青牛  拼音:qīng niú
1.神话传说中的树精。《太平御览。卷九○○。兽部。牛引嵩高记》:「山有大松,或千岁,其精变为青牛。」《史记。卷五。秦本纪。张守节正义引录异传云》:「公如其言伐树,断,中有一青牛出,走入丰水中。」也作「彭侯」、「木精」。
2.神话传说中仙人所乘的牛。晋。葛洪《神仙传》卷十:「常驾一青牛,人莫知其名,因号青牛道士。」
《漢語大詞典》:青杏
未熟的杏子。 唐 郑谷 《下第退居》诗之二:“未尝青杏出 长安 ,豪士应疑怕牡丹。” 宋 苏轼 《蝶恋花》词:“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緑水人家绕。”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唯州南 清风楼 最宜夏饮,初尝青杏,乍荐樱桃,时得佳宾,觥酧交作。”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二折:“看春江鸭头緑皱,接行云鴈翅红娇,酒旗向青杏园林挑。”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一:“青杏子连核儿还没长硬,便用拳头大的小蒲篓儿装起和‘糖稀’一同卖给小姐与儿童们。”
《漢語大詞典》:竹青
竹子外面的一层青绿色表皮。《文化与生活》1982年第1期:“所谓留青,即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竹青雕刻图纹,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
《漢語大詞典》:寒青
(1).指能给人以清凉感觉的苍翠色。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一:“ 翕韩国 献飞骸兽,状如鹿,青色,以寒青之色繫之。” 宋 徐铉 《北苑侍宴杂咏·松》:“细韵风中远,寒青雪后浓。”
(2).指天青色,并以指代天空。 孙毓棠 《山溪》诗:“学古老夕阳的智慧,把乱霞敛进寒青。”
(3).借指竹林。 宋 杨万里 《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尚忆同登万石亭,倚栏垂手望寒青。只今真到寒青里,吾人不饮竹不喜。”
《國語辭典》:螺青  拼音:luó qīng
近黑的青色。宋。陆游 快晴诗:「瓦屋螺青披雾出,锦江鸭绿抱山来。」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一。写像诀》:「荆褐,用粉入槐花、螺青、土黄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