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谚毕便去。或问楷:「凡吊者,主哭,客乃为礼。籍既不哭,君何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时人叹为两得。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青眼:喻对人看重或喜爱,亦指知己。唐王维《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三贤异七圣,青眼慕青莲。”
青眼客:指知心朋友。唐王维《赠韦穆十八》:“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
青眼能留客,疏钟逼夜归。 刘商 题禅居废寺
旅途谁见客青眼,故国几多人白头。 刘沧 秋日寓怀
愿盛黄金膏,寄与青眼郎。 刘轲 赋得花藤药合寄颍阴故人
敢同俗态期青眼,似有微词动绛唇。 唐彦谦 绯桃
辄有时人至,窗前白眼看。 严维 赠万经
相逢青眼日,相叹白头时。 张祜 喜王子载话旧
青云宾从纷交驰,白眼向人多意气。 戴叔伦 行路难
西伯纵逢头已白,步兵如在眼应青。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四座眼全青,一麾头半白。 李绅 移九江
又恐无人肯青眼,事须凭仗小还丹。 李群玉 将游荆州投魏中丞
尝闻郭邑山多秀,更说官僚眼尽青。 李郢 秦处士移家富春发樟亭怀寄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赤眉犹世乱,青眼只途穷。 杜甫 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澧朗
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别来头并白,相见眼终青。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杜甫 饮中八仙歌
蜀乡异青眼,蓬户高朱戟。 杨衡 送公孙器自桂林归蜀
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 权德舆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
不啻回青眼,应疑似碧云。 无可 大理正任二十和江淹拟古诗二十章寄示
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王维 与卢员外像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 王维 赠韦穆十八
三贤异七贤,青眼慕青莲。 王维 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
朱门陪宴多投辖,青眼留欢任吐茵。 白居易 和刘汝州酬侍中见寄长句因书集贤坊胜事戏而问之
黄公酒炉处,青眼竹林前。 卢照邻 哭明堂裴主簿
信陵名重怜高才,见我长吹青眼开。 秦韬玉 吹笙歌
不是主人多野兴,肯开青眼重渔师。 秦韬玉 题刑部李郎中山亭
若不他时更青眼,未知谁肯荐临邛。 罗隐 抚州别阮兵曹
青眼真知我,玄谈愧起予。 羊士谔 郡中端居有怀袁州王员外使君
昔年顾我长青眼,今日逢君尽白头。 许浑 赠河东虞押衙二首
白楼陪写望,青眼感遭逢。 郑谷 叙事感恩上狄右丞
景深青眼下,兴绝彩毫端。 钱起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向人方白眼,违俗有青岩。 陈翊 寄邵校书楚苌
要路眼青知己在,不应穷巷久低眉。 韩翃 送郑员外
(2).灰白。 鲁迅 《呐喊·孔乙己》:“﹝ 孔乙己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茅盾 《子夜》十五:“女工们青白的脸偶然在暝色中一闪。” 孙犁 《白洋淀纪事·麦收》:“枪声响的越来越密…… 二梅 的脸有些青白。”
(3).青色和白色之物。指道教炼丹用的铅、汞等物。 唐 罗隐 《寄第五尊师》诗:“朱黄拣日囚尸鬼,青白临时注脑神。”
(4).指青眼和白眼。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 杨诚斋 ﹞尝自赞云……青白不形眼底,雌黄不出口中,只有一罪不赦,唐突明月清风。” 明 徐渭 《鹦鹉眼》诗:“认客休青白,韜光混瑾瑕。”参见“ 青白眼 ”。
(5).黑与白。 清 阮元 《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此篇奇偶相生,音韵相合,如青白之成文,如《咸》《韶》之合节。”
(6).比喻是非、曲直。《封神演义》第十六回:“若放了女子,妖精一去,青白难分。”
(7).清白。明明白白。《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金满 ﹞越想越恼。着甚来由,用了这主屈财,却不是青白晦气。” 张天翼 《万仞约》五:“今天我们大家都跟你有话讲,要跟你问个青白。”
(2).袍名。其色青白,故称。《汉武帝内传》:“夫人年可二十餘,天姿精耀,灵眸絶朗,服青霜之袍,云彩乱色,非锦非绣,不可名字。”
(3).喻指斑白的头发。 明王錂《春芜记·访友》:“愁覩青霜点鬢毛,蒯緱长夜气萧萧。” 杨朔 《红花草》:“会见了不少亲身参加过 井冈山 斗争的旧人,都老了,当年的少先队员也已是满头青霜了。”
(4).指剑。剑光青凛若霜色,故称。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腾蛟起凤, 孟学士 之词宗;紫电青霜, 王将军 之武库。”
(1).即野鸭。状似鸭而小,杂青白色,尤以绿头者为上品。《太平御览》卷九四八引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羽人﹞语毕,化为青鳧入天际。”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黄甲紫鳞,出没於繁藻;青鳬白雁,浮沉於緑水。” 唐 卢照邻 《和夏日幽庄》:“钓渚青鳧没,村田白鷺翔。”
(2).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四:“帝昇 望月臺 ,时暝望南端,有三青鸭羣飞,俄而止於臺……青鸭化为三小童,皆著青綺文繻,各握鲸文大钱五枚,置帝几前。身止影动,因名轻影钱。”后因以“青鳧”指钱。 南朝 梁元帝 《与诸藩令》:“即日青鳧朽贯,红粟盈仓。” 北周 庾信 《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况復全抽素茧,雪板疑倾;併落青鳧,银山或动。” 元 王伯成 《贬夜郎》第一折:“倘或间少下青鳧,也强如凤城春色典琴沽。”
(2).旧指胡人,后指白种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金鼓连天,喊声震地,不是赤眉啸聚,定为碧眼横行。” 明 徐渭 《沉叔子解番刀为赠》诗:“鏤金小字半欲灭,付与碧眼译不出。” 清 黄遵宪 《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祇增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