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89
词典
26
分类词汇
160
其它
3
共160,分11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英年
童孺
始年
轻年
少年
二月
黄花
儿女
青春
韶华
士女
华年
儿郎
铅华
士夫
《國語辭典》:
英年
拼音:
yīng nián
正当英气风发的年龄。指青年、壮年。如:「英年早逝」。
分類:
盛壮
青年
青年人
《漢語大詞典》:
童孺
(1).儿童;幼年。 汉
蔡邕
《童幼胡根碑》
:“嗟童孺之夭逝兮,伤慈母之肝情。”
《
南史·范元琰传
》
:“ 元琰 时童孺,哀慕尽礼。” 唐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诗:“纷吾家 延州 ,结友在童孺。” 清
汪琬
《跋〈拟明史侯岐曾传〉后》
:“指书生为强寇,丽童孺以极刑,勾连瓜蔓,抄掠不已。”
(2).指阅世未深的青年。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
:“远恶之官,多在寒族;权贵之子,鲜离上国。况百司者,朝廷之纲纪,风教之户牖,咸在童孺,曾无激扬。”
分類:
儿童
阅世
幼年
青年
《漢語大詞典》:
始年
谓青年。
《
新唐书·沈既济传
》
:“况 中宗 以始年即位,季年復祚,虽尊名中夺,而天命未改。”
分類:
青年
《漢語大詞典》:
轻年(輕年)
青年;年轻。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
诗之四:“幼壮重寸阴,衰暮及轻年。”
《
儿女英雄传
》
第四回:“公子重新留神一看,原来是一个絶色的轻年女子。”
分類:
青年
年轻
《國語辭典》:
少年
拼音:
shào nián
1.年轻。三国魏。
阮籍
〈
咏怀诗
〉一七首之八:「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少年夫妻却也过的恩爱,只是看了许多光景,心下好生不然,时常偷掩泪流。」
2.年轻的男子。三国魏。
曹植
〈
名都篇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横头坐著一个少年,白净面皮,微微几根胡子,眼张失落,在船上两边看女人。」
分類:
少年
年轻
介于
青年
男子
童年
老年
年纪
《漢語大詞典》:
二月
中篇小说。柔石作。1929年发表。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来到芙蓉镇小学任教,与校长之妹陶岚相爱。萧因同情、资助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老同学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议和诬蔑。为了彻底帮助文嫂,他决定牺牲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击。文嫂终于不堪舆论压力上吊自尽。萧涧秋受此打击,毅然离开芙蓉镇,陶岚决意随他而去。
分類:
二月
中篇小说
石作
年发
发表
青年
知识分子
秋来
来到
小学
任教
《國語辭典》:
黄花(黃花)
拼音:
huáng huā
1.泛指黄色的花。唐。
司空图
独望
诗:「绿树连村暗,黄花出陌稀。」
2.百合科「萱草」、「金针菜」的别名。参见「萱草」条。
3.菊科「菊花」的别名。参见「菊花」条。
分類:
黄花
黄色
未曾
菊花
金针菜
俗曲
太行山
有过
性行为
青年
青年男女
男女
诗题
《國語辭典》:
儿女(兒女)
拼音:
ér nǚ
1.子女。唐。
李白
〈
南陵别儿童入京
〉诗:「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三国演义》第五四回:「今日玄德既为我婿,即我之儿女也。」
2.男女。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
诗:「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唐。
韩愈
〈
听颖师弹琴
〉诗:「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分類:
儿女
子女
妇人
青年
青年男女
男女
女子
《國語辭典》:
青春
拼音:
qīng chūn
1.春天。因春天草木繁茂呈现青绿色,故称为「青春」。《楚辞。屈原。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文选。江淹。杂体诗。谢法曹》:「幸及风雪霁,青春满江皋。」
2.比喻年轻。《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大娘子与秀才官人两下青春,成亲了多时,也该有喜信,生小官人了。」
3.年龄。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十二出:「且请问芳名,青春多少?」
分類:
青春
酒名
春天
美好
青年
年龄
春
年时
时光
年岁
年纪
草木
珍贵
木茂
茂盛
年华
青绿
《國語辭典》:
韶华(韶華)
拼音:
sháo huá
1.春光。宋。
欧阳修
〈
定风波。过尽韶华不可添
〉词:「过尽韶华不可添,小楼红日下层檐。」明。
陈子龙
点绛唇。满眼韶华
词:「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2.青春年华。唐。李贺〈啁少年〉诗:「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无相待。」《红楼梦》第七○回:「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3.光阴。如:「韶华易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韶华迅速,不觉的换了一个年头。」《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
分類:
美好
时光
年华
青年
年时
春光
《國語辭典》:
士女
拼音:
shì nǚ
1.泛指男女。《诗经。小雅。甫田》:「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楚辞。宋玉。招魂》:「吴歈蔡讴,奏大吕些;士女杂坐,乱而不分些。」
2.以古代贵族妇女或美女为题材的国画。宋。
苏轼
题张子野诗集后
:「昔周昉画人物,皆入神品,而世俗但知有周昉士女,皆所谓『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欤!」也作「仕女」。
分類:
士女
青年
仕女
青年男女
男女
美女
人民
旧称
贵族
百姓
题材
妇女
国画
未婚
女子
《國語辭典》:
华年(華年)
拼音:
huá nián
如花盛开的年纪。指少年。《魏书。卷九三。恩倖传。王睿传》:「渐风训于华年,服道教于弱冠。」唐。
李商隐
〈
锦瑟
〉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分類:
青春
青春年华
春年
年华
青年
年时
《國語辭典》:
儿郎(兒郎)
拼音:
ér láng
1.儿子。唐。
杜甫
〈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唐。
元稹
莺莺
诗:「频动横波嗔阿母,等閒教见小儿郎。」
2.青年男子。南朝陈。
徐陵
乌栖曲
二首之一:「风流荀令好儿郎,偏能傅粉复薰香。」唐。蒋防《霍小玉传》:「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
3.古人对士卒的称呼。《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东下幕下,遣儿郎惯甲披衣,南北槽头,催战马盘缰坠蹬。」《水浒传》第五五回:「惯战儿郎,个个英雄如子路。」
分類:
青年
儿子
士兵
小伙子
称呼
《國語辭典》:
铅华(鉛華)
拼音:
qiān huá
1.形容人或物外在的光鲜亮丽。如:「洗尽铅华」、「褪尽铅华」。
2.古代女子化妆用的铅粉。唐。
权德舆
玉台体
诗一二首之一一:「铅华不可弃,莫是稿砧归。」宋。
辛弃疾
西江月。宫粉厌涂娇额
词:「杏腮桃脸费铅华,终惯秋蟾影下。」
分類:
妇女
铅粉
作画
虚浮
青年
化妆
落花
粉饰
写字
清光
美丽
梳妆打扮
丽容
容貌
颜料
青春
春年
年华
图画
文字
朔方
《國語辭典》:
士夫
拼音:
shì fū
1.年轻男子。《易经。大过卦》:「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
2.士大夫阶层的人。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内见谪于妻子,外蒙讥于士夫。」《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闻得众人有言,恐怕不稳,又去揭债,央本县显要士夫,写书嘱托知县相公。」
3.文人。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一四:「近日士夫,争学杜诗,不知读书果曾破万卷乎?」
4.男子的通称。金。元好问〈聂孝女墓铭〉:「不于士夫,一女之畀。铭以表之。」
分類:
青年
士大夫
青年男子
男子
读书人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