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震怛
使惊惧。 宋 苏洵 《吴道子画五星赞》:“荧惑惟南,左弓右刀……震怛下士,莫敢有骄。”
分類:惊惧
《漢語大詞典》:震厉(震厲)
(1).雷声。雷声猛烈,故称。魏书·崔光韶传:“ 光韶 性严,声韵抗烈,与人平谈,常若震厉。”
(2).形容声响猛厉。 宋 洪迈 容斋四笔·此日足可惜:“其语鏗鏘震厉,全仿 韩 体。”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杨四》:“至二更将尽,闻楼上有声,始而窸窣,继而震厉。”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八:“轮声震厉,再往下也听不清楚了。”
(3).威猛严厉。明史·于谦传:“ 谦 正词崭崭,声色震厉。”
(4).整肃;整治使严肃。宋史·邵必传:“ 必 居官震厉风采,始至郡,唯一赴宴席;行部,但一受酒食之餽。”
(5).巨大的灾祸。 清 陈梦雷 《抒哀赋》:“震厉已及余躬兮,犹惘惘其如疑。”
《漢語大詞典》:惧震(懼震)
惊恐。汉书·陈汤传:“斩 郅支 之首,县旌万里之外……万吏慴伏,莫不惧震。”
分類:惧震惊恐
《漢語大詞典》:震吼
怒吼。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二:“ 江彬 欲行异志,而山神震吼达曙。”
分類:怒吼
《漢語大詞典》:震瓦
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 军军 武安 西, 秦 军鼓譟勒兵, 武安 屋瓦尽振。” 唐 李白 《发白马》诗:“ 武安 有震瓦, 易水 无寒歌。”后亦用以比喻声威之盛。 宋 陆游 《春寒》诗:“滔天来 洚水 ,震瓦战 昆阳 。”
分類:声威
《漢語大詞典》:武震
武威,武力。左传·襄公十一年:“君若能以玉帛绥 晋 ,不然则武震以摄威之。”国语·周语中:“君之武震,无乃玩而顿乎?” 韦昭 注:“震,威也;玩,黷也。言举非义兵,诛罚失当,故君之武威,将见慢黷而顿弊之。”
分類:武威武力
《骈字类编》:南震
魏书叔孙建传:世祖以建威名南震,为义隆所惮,除平原镇大将,封丹阳王,加征南大将军。 吴质荅东阿王书:谓可北慑肃慎,使贡其楛矢;南震百越,使献其白雉。
《漢語大詞典》:震惭(震慙)
惶惧惭愧。《艺文类聚》卷五一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为南平王妃拜改封表》:“拜妾为 南平王 妃,奉命震慙,有灼丹寸。”
分類:惶惧惭愧
《漢語大詞典》:震扬(震揚)
(1).振作,振奋。后汉书·臧宫传:“震扬威灵,风行电照。”隋书·韩擒虎传:“﹝ 贺若弼 ﹞震扬威武,遂平 陈国 。”
(2).震动,传扬。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地动摇樽,所从来龙机发则吐丸,蟾蜍张口受之。丸声震扬,伺音觉知。”
《分类字锦》:震谷
李峤 咏鼓诗 向楼疑吹击,震谷似雷鸣。
分类:
《漢語大詞典》:震象
(1).易·说卦:“震为雷,为龙,为玄黄……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顙。” 高亨 注:“震为雷,雷之动迅速,此四种马行亦迅速,故曰。”后因以“震象”喻指骏马。 南朝 梁元帝 《答齐国饟马书》:“河精曜采,似 伏波 之铸铜;震象飞文,笑 东瀛 之刻玉。”
(2).《易·说卦》:“震为龙。”因以“震象”指帝王气象。《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一·北齐文武舞歌》:“仪协震象,乐均天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唐享太庙乐章》:“乾宫候色,震象增威。”
《漢語大詞典》:震眩
震惊眩惑。国语·周语下:“若视听不和而有震眩,则味入不精。”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主客相搏,山川震眩。” 清 薛福成 《书石达开就擒事》:“﹝ 石达开 ﹞善陟奇险,躡幽径,恣其出没,使官军震眩失措,莫之能防。”
分類:震惊眩惑
《漢語大詞典》:震男
语本易·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后以“震男”用为对对方长子的敬称。 宋 刘仙伦 《沁园春·寿共大卿恕斋治〈易〉》词:“同厥震男,拔乎泰茹,玉笋班中联步什。”
《漢語大詞典》:震兢
战战兢兢。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乞朝见表》:“祗膺宠命,伏积震兢。”
《漢語大詞典》:震汗
谓惊恐之极而汗出。新唐书·宋之问传:“ 之问 得詔震汗,东西步,不引决。” 宋 岳飞 《奏辞建节第二札子》:“紊瀆天威,臣无任震汗之至。”
分類: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