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涧烟(澗煙)
涧谷中的雾气。 南朝 宋 谢庄 《游豫章西观洪崖井》诗:“隐曖松霞被,容与涧烟移。”
《漢語大詞典》:雾氛(霧氛)
亦作“ 雾雰 ”。 雾气。 唐 尹枢 《华山仙掌赋》:“共仰瓌姿,徒怀壮丽。如排雾雰,似拂昏曀。” 孙景瑞 《红旗插上大门岛》第三章:“天色已经暗淡下来了,海湾外面蒙上了一层紫黑色的雾氛。”
分類:雾气
《漢語大詞典》:烟眼(煙眼)
亦作“烟眼”。
(1).为雾气笼罩的新生的柳叶。眼,柳眼。 宋 柳永 《柳初新》词:“柳抬烟眼,花匀露脸,渐觉緑娇红姹。”参见“ 柳眼 ”。
(2).犹美目。《西游补》第六回:“这侍儿天姿翠动,烟眼撩人。”
《國語辭典》:柳眼  拼音:liǔ yǎn
1.形容初生的柳叶细长柔嫩,如人睡眼初展。唐。元稹 生春诗二○首之九:「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诗:「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2.形容美人的眼睛。如:「柳眼桃腮」。
《漢語大詞典》:鹤巢云(鶴巢雲)
隐逸者居室周围的云雾。指山中雾气。 元 萨都剌 《将游茅山先寄道士张伯雨》诗:“料得山中 张外史 ,开门先扫鹤巢云。”
《漢語大詞典》:绛氛(絳氛)
亦作“ 絳雰 ”。 赤色雾气。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赋》:“於是紫雾上河,絳氛下汉。” 北魏 袁翻 《思归赋》:“岸上兮氤氲,駮霞兮絳雰。”
分類:赤色雾气
《國語辭典》:热雾(熱霧)  拼音:rè wù
热气薰蒸像雾。元。陈孚〈邕州〉诗:「蝮蛇挂尾晚风急,热雾如汤溅衣湿。」
分類:燥热雾气
《漢語大詞典》:歊雾(歊霧)
升腾的雾气。文选·左思〈吴都赋〉:“歊雾漨浡,云蒸昏昧。” 刘逵 注:“歊雾,水雾之气似云蒸,昏暗不明也。”
分類:升腾雾气
《漢語大詞典》:雾解(霧解)
(1).雾气消散。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山卦名》:“云归仙井暗,雾解石桥通。”
(2).比喻疑团完全消除。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积年凝滞,豁然雾解。”
《國語辭典》:雾茫茫(霧茫茫)  拼音:wù máng máng
烟雾四布,朦胧模糊的样子。如:「天刚破晓,林中已是一片雾茫茫。」
《漢語大詞典》:雾勃(霧勃)
亦作“ 雾渤 ”。 雾气蓬勃蒸腾貌。 唐 王潭 《双瀵泉赋》:“风骇雾勃,烟涌云蒸。” 元 蒲道源 《新曲米酒歌》:“天旋雷动飞玉尘,雾渤云蒸成麯糵。”
《漢語大詞典》:雰霾
雾气和阴霾。比喻奸佞小人。 唐 欧阳詹 《回鸾赋》:“雰霾扫荡於寰区,尘埃涤濯乎皇都。” 前蜀 杜光庭 《都监将军周天醮词》:“豺豕欺天,雰霾蔽日。”
《漢語大詞典》:海盖(海蓋)
谓海上的雾气。 宋 刘敞 《檀州》诗:“市声衙日散,海盖午时消。”原注:“每旦海气如雾,至午消尽,土人谓之海盖。”
分類:海上雾气
《漢語大詞典》:起气(起氣)
(1).产生雾气,呈现雾气。尔雅翼·释木一:“天之将雨,檉先起气以应之。故一名雨师,而字从圣字。”
(2).生气。 艾芜 《南行记·在茅草地》:“我把初来时的经过告诉他,他就起气地小声骂。” 鄢国培 《巴山月》第十八章:“ 高伦 听了 高太太 气势汹汹的责问,不仅不起气,反而含笑不语。”
《漢語大詞典》:邃气
浓密的雾气。 汉 焦赣 《易林·困之明夷》:“邃炁作云,蒙覆大臣。”
分類:浓密雾气
《漢語大詞典》:谆芒(諄芒)
虚拟的人名。庄子·天地:“ 谆芒 将东之大壑,适遇 苑风 於东海之滨。” 成玄英 疏:“ 谆芒 、 苑风 ,皆寓言也。 庄生 寄此二人,明於大道,故假为宾主,相值海涯。”一说雾气。 陆德明 释文:“ 李 云:望之谆谆,察之芒芒,故曰谆芒。一云:姓名也。或云:雾气也。”
分類:虚拟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