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4
典故
1
词典
9
分类词汇
8
其它
26
词典
雷公
躲了雷公,遇了霹雳
醉雷公
雷公藤
雷公嘴
雷公警跸
雷公磨石
雷公墨
雷公琴
《國語辭典》:
雷公
拼音:
léi gōng
神话传说中掌管打雷的神。《楚辞。屈原。远游》:「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红楼梦》第六○回:「雷公老爷也有眼睛,怎不打这作孽的!」也称为「丰隆」、「雷师」、「雷神」。
分類:
雷公
中管
打雷
《国语辞典》:
躲了雷公,遇了霹雳(躲了雷公,遇了霹雳)
拼音:
duǒ le léi gōng,yù le pī lì
(谚语)比喻躲了一个灾难,又遇另一个灾难。《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我不中鲜于同,又中了别的老儿,可不是『躲了雷公,遇了霹雳』。」
分类:
谚语
灾难
《国语辞典》:
醉雷公
拼音:
zuì léi gōng
(歇后语)胡劈。劈谐音「批」。讽刺喜欢胡乱批评事物的人。如:「一提起政治,他又在那儿醉雷公──胡劈了。」
分类:
歇后语
谐音
讽刺
喜欢
胡乱
批评
评事
《国语辞典》:
雷公藤
拼音:
léi gōng téng
植物名。卫矛科雷公藤属,蔓性灌木。小枝红褐色,有圆形小瘤状突起。叶卵形或长卵形,叶面多无毛,钝锯齿缘,叶柄有褐色绒毛。聚伞状圆锥花序,花瓣五片,白色。果具有三翅。茎与根入药,性毒,味苦,可用来治疗风湿关节炎、腰带疮、下痢等病症。产华南、华西及台湾北部。
分类:
植物
植物名
卫矛
灌木
小枝
红褐
褐色
《国语辞典》:
雷公嘴
拼音:
léi gōng zuǐ
旧时图画中的雷公,嘴向前突出,故称向前突出的嘴为「雷公嘴」。《西游记》第二○回:「你那个徒弟,那般拐子脸、别颏腮、雷公嘴、红眼睛,一个痨病魔鬼,怎么反冲撞我这年老之人!」
分类:
图画
画中
雷公
向前
突出
《分类字锦》:
雷公警跸(雷公警跸)
刘桢《
诗
》:雨师洒道,雷公警跸。
分类:
雷
《分类字锦》:
雷公磨石
孟奥《北征记》:临贺有石方二丈,有磨刀斧迹,春夏常明净,其迹甚新,秋冬则苔秽,名雷公磨石。
分类:
雷
《漢語大詞典》:
雷公墨
即雷墨。
《
太平广记
》
卷三九四引 唐 刘恂
《
岭表录异·雷公庙
》
:“每大雷雨后,多於野中得黳石,谓之雷公墨。扣之鎗然,光莹如漆。”参见“ 雷墨 ”。
《漢語大詞典》:
雷墨
雷州 每大雨后,多于野中得黳石,光莹如漆,叩之玱然,谓之“雷墨”。可入药。 唐
李肇
《
唐国史补
》
卷下:“或曰 雷州 春夏多雷,无日无之。雷公秋冬则伏地下,人取而食之,其状类彘。又云与黄鱼同食者,人皆震死。亦有收得雷斧、雷墨者,以为禁药。”参阅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石二
》
。
分類:
大雨
雨后
多于
于野
野中
中得
光莹
《漢語大詞典》:
雷公琴
即雷琴。
《
说郛
》
卷三一引
《贾氏说林》
:“ 雷威 斵琴 无为山 中,以指候之,五音未得,正踌蹰间,忽一老人在傍指示曰:‘上短一分,头丰腰杀,巳日施漆,戊日设絃,则庶可鼓矣。’忽不见,自后如法斵之,无不佳絶,世称雷公琴。”参见“ 雷琴 ”。
《國語辭典》:
雷琴
拼音:
léi qín
乐器名。(1)弹拨乐器。称唐代雷俨、雷威、雷霄等名匠所造的七弦琴为「雷琴」。(2)擦弦乐器。铜制琴筒,前口蒙蟒皮,琴杆与弦轴为硬木制成,张弦两根,五度定弦。以马尾弓拉奏。音量较大,音色柔和圆润。
分類:
文物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