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霹雳(霹靂)  拼音:pī lì
急而响的雷。唐。王维〈老将行〉:「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红楼梦》第一回:「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也称为「落雷」。
《國語辭典》:霹雳引(霹靂引)  拼音:pī lì yǐn
乐曲名。古琴曲。本是梁代乐府题,描写琴师演奏,如同霹雳顿生。乐曲名见于《琴操》。
《漢語大詞典》:霹雳琴(霹靂琴)
古琴名。琴由被雷击过的桐木制成,故名。《老残游记》第九回:“ 紫阳 属和《翠虚吟》,传响空山霹靂琴。”
《國語辭典》:霹雳手(霹靂手)  拼音:pī lì shǒu
唐裴琰于高宗永徽时为同州司户参军,刺史李崇义因其年少,瞧不起他,故意将积年旧案百件,交由裴琰尽速办理。裴琰在短时间内迅速办完,且判词允当,于是声名大噪,博得「霹雳手」之名。见《旧唐书。卷一○○。列传。裴漼》。后喻指才思敏捷,决断果敢的人。如:「张经理是公司有名的霹雳手,无论再棘手的案子,只要到了他手里,总能快速解决。」
《漢語大詞典》:霹雳斧(霹靂斧)
传说中雷神打雷所用石斧。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霹雳石:“人閒往往见细石,赤色,形如小斧,谓之‘霹靂斧’,云:‘被霹靂处皆得此物。’……俗谓之‘霹靂楔’。” 明 陆琛 《愿丰堂漫书》:“雷若有象,则火毬近是霹靂斧。”
分類:雷神打雷
《國語辭典》:霹雳车(霹靂車)  拼音:pī lì chē
神话传说中雷神的车子。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八。雷》:「夜半有人叩门云:『介休王暂借霹雳车,某日至介休收麦。』良久,有人应曰:『大王传语,霹雳车正忙,不及借。』」
《國語辭典》:霹雳火(霹靂火)  拼音:pī lì huǒ
紧急的雷火。比喻性情急躁暴烈的人。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俺为甚么懒上凤凰台,羞对鸳鸯浦。则为那霹雳火无情的丈夫。」《水浒传》第三四回:「那人原是山后开州人氏,姓秦讳个明字。因他性格急躁,声若雷霆,以此人都呼他做霹雳火秦明。」
《漢語大詞典》:霹雳琴(霹靂琴)
古琴名。琴由被雷击过的桐木制成,故名。《老残游记》第九回:“ 紫阳 属和《翠虚吟》,传响空山霹靂琴。”
《国语辞典》:霹雳炮(霹雳炮)  拼音:pī lì pào
一种古代火炮。北宋末年以纸、薄陶、碎铁片及火药制成药包,其爆炸时声大如雷,颇具燃烧力及杀伤力,多用于军事上。
《國語辭典》:霹雳引(霹靂引)  拼音:pī lì yǐn
乐曲名。古琴曲。本是梁代乐府题,描写琴师演奏,如同霹雳顿生。乐曲名见于《琴操》。
《國語辭典》:焦霹雳(焦霹靂)  拼音:jiāo pī lì
晴天响起的巨雷。《金瓶梅》第一回:「半空中猛如一个焦霹雳,满山满岭尽皆振响。」也称为「焦雷」。
《分类字锦》:与霹雳斗(与霹雳斗)
北史薛孤延传神武尝阅马于北牧道逢暴雨大雷震地火烧浮图神武令延视之延案槊直前大呼绕浮图走火遂灭延还须及马鬉尾皆焦神武叹其勇决曰延乃能与霹雳斗
分类:
《分类字锦》:遮则霹雳(遮则霹雳)
见上注
分类:
《国语辞典》:霹雳小组(霹雳小组)  拼音:pī lì xiǎo zǔ
县市警局保安队支援重大任务的临时编组。主要成员皆由保安队中挑选,再送至保一总队受训。于装备、火力等,皆特别加强,是近年来,警方打击犯罪的攻坚部队。
《国语辞典》:霹雳行动(霹雳行动)  拼音:pī lì xíng dòng
迅雷不及掩耳的出击行动。如:「警方展开霹雳行动,打击罪犯。」
《国语辞典》:霹雳之声(霹雳之声)  拼音:pī lì zhī shēng
雷声。也形容极大的声响。《三国演义》第四二回:「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平妖传》第九回:「不钻时犹可,一钻下时,忽坛前起阵怪风,空中如霹雳之声,坛儿迸开了七八块。」
《国语辞典》:平地上起一个霹雳(平地上起一个霹雳)  拼音:píng dì shàng qǐ yī gè pī lì
1.形容声音大而响亮。《初刻拍案惊奇》卷三:「此兽舐唇摇首,猛发一声,便如平地上起一个霹雳。」
2.比喻突然发生事故或变化。如:「台风灾区损伤惨重消息传来,犹如平地上起一个霹雳,令人悲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