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华虫(華蟲)
(1).雉的别称。古代常用作冕服上的画饰。《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 孔 传:“华,象草华;虫,雉也。” 孔颖达 疏:“草木虽皆有华,而草华为美……雉五色,象草华也。《月令》五时皆云其虫,虫是鸟兽之摠名也。” 唐 杨炯 《公卿以下冕服议》:“华虫者,雉也,雉身被五彩,象圣王体兼文明也。” 宋 陈师道 《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诗:“庙器刻科斗,寳樽蟠华虫。” 章炳麟 《訄书·订礼俗》:“夫鷩者,质言则曰鵔鸃,文言则曰华虫,盖古无鷩名也。”按,鷩即雉。
(2).带钩。 三国 魏 缪袭《尤射·华虫》:“我賚以华虫,报我 趾泽 之履。”注:“华虫,带钩也。”
(2).带钩。 三国 魏 缪袭《尤射·华虫》:“我賚以华虫,报我 趾泽 之履。”注:“华虫,带钩也。”
《漢語大詞典》:介鸟(介鳥)
(1).大鸟。鹤的别称。《文选·张衡〈思玄赋〉》:“遇九皋之介鸟兮,怨素意之不逞。” 吕延济 注:“介,大也。言卜兆遇九皋大鸟,谓鹤也。”
(2).大鸟。雉的别称。《增补类腋》引旧题 师旷 《禽经》:“雉,介鸟也。”
(2).大鸟。雉的别称。《增补类腋》引旧题 师旷 《禽经》:“雉,介鸟也。”
《分类字锦》:听经(听经)
酉阳杂俎:靖善坊大兴善寺素和尚,不出院,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夜尝有貉子听经。
莲社高贤传:昙翼,馀杭人,初馀杭山沙门法志。常诵法华。有雉巢于庵侧,翔集座隅,若听受状。如是七年,一日忽憔悴,志曰:汝能听经,必生人道。明旦雉殒,即为瘗之。夜梦童子拜曰:因听经得脱羽类,今生山前王氏,后其家设斋。志方踵门,儿曰:我和尚来也。志抚之曰:汝,我雉儿也。解衣视腋,下有雉毳三茎。七岁令入山出家,十六落发。以腋有毳,因名以翼。
西京记:净影寺沙门慧远讲经,初在乡养一鹅,常随远听经。及远入京,留在寺,昼夜鸣叫不止。僧徒送入京,至此寺。大门放之,自然知远房。便入驯狎,每闻讲经,即入堂伏听。若闻泛说他事。则鸣翔而出。
莲社高贤传:昙翼,馀杭人,初馀杭山沙门法志。常诵法华。有雉巢于庵侧,翔集座隅,若听受状。如是七年,一日忽憔悴,志曰:汝能听经,必生人道。明旦雉殒,即为瘗之。夜梦童子拜曰:因听经得脱羽类,今生山前王氏,后其家设斋。志方踵门,儿曰:我和尚来也。志抚之曰:汝,我雉儿也。解衣视腋,下有雉毳三茎。七岁令入山出家,十六落发。以腋有毳,因名以翼。
西京记:净影寺沙门慧远讲经,初在乡养一鹅,常随远听经。及远入京,留在寺,昼夜鸣叫不止。僧徒送入京,至此寺。大门放之,自然知远房。便入驯狎,每闻讲经,即入堂伏听。若闻泛说他事。则鸣翔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