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集散  拼音:jí sàn
聚集与分散。如:「柳州是著名的木材集散中心。」
《國語辭典》:集散地  拼音:jí sàn dì
大宗物产集中收购和销售运销的地方。如:「这里是渔货的集散地,可以买到各种新鲜的海产。」清。徐珂《清稗类钞。动物类。鹿茸》:「俄属亚西亚中,鹿茸之集散地,有名之处甚多,其较大者为阿尔泰。」
《国语辞典》:芦洲(芦洲)  拼音:lú zhōu
地名。隶属新北市芦洲区,是附近蔬菜生产的集散中心,主供大台北地区人民所需。
《漢語大詞典》:衙鼓
旧时衙门中所设的鼓,用以集散曹吏。 唐 白居易 《晚起》诗:“卧听鼕鼕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 元 贡师泰 《又寄王鲁川推官》诗:“曹吏尽随衙鼓散,理官独抱狱书归。” 陈三立 《十月晦雪后瞻园夜集依韵答樊山》:“便拂衣履就舆輦,踵逐归鸦衙鼓外。”参见“ 衙参 ”、“ 放衙 ”。
《國語辭典》:梆子  拼音:bāng zi
1.古代用竹子或木头制成的响器,敲击时发出声响,用来召集群众、报警或巡夜打更。《水浒传》第二回:「找庄上打起梆子,你众人可各执鎗棒,前来救应。」《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梆子响处,箭如骤雨射将来。」
2.乐器名。由两根硬木棒组成。音响脆而坚实,为梆子戏的主要击节乐器。
3.梆子腔的简称。参见「梆子腔」条。如:「陕西梆子」、「河南梆子」。
《漢語大詞典》:击梆(擊梆)
敲打梆子。用以宣告集散、表示有事申报或巡更示警等。 明 吕维祺 《四彝馆增定馆则》之十五:“诸生每日辰初入馆……候击梆散馆,不许先出。”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原差道:‘此是经卷,又不是甚么财物,待我在转桶边击梆,禀一声,递进去不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发各告示》:“许击梆从转斗内投进。”
《国语辞典》:雅库次克(雅库次克)  拼音:yǎ kù cì kè
Yakutsk
地名。濒勒那河左岸。为林产和皮货的集散中心,为勒那河沿岸最大的市镇。原为西元一九二二年成立的雅库次克自治共和国的首邑,现则隶属于俄罗斯联邦。
《国语辞典》:波隆那  拼音:bō lóng nà
Bologna
城市名。位于义大利中北部,是铁路、重工业中心及农业集散市场。市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波隆那大学创立于十一世纪,是世界有名的古老大学。
《国语辞典》:巴特那  拼音:bā tè nà
Patna
城市名。位于印度东北部,濒临恒河。为比哈尔邦的首府、恒河中游农产品的集散中心,也是铁路、航空的要站。水陆交通便利,有机械、药品等工业。也称为「华氏城」。
《国语辞典》:贝尔格勒(贝尔格勒)  拼音:bèi ěr gé lè
Belgrade
城市名。为南斯拉夫首都、最大城市和农产品集散中心。位于国境东北部,多瑙河和苏瓦河的会口处,战略地位重要,是巴尔干半岛上最重要的运输和交通中心。
《國語辭典》:地下街  拼音:dì xià jiē
供大众通行的地下道,或于通道两旁设立商店、停车场种种地下设施。
《漢語大詞典》:传梆(傳梆)
古官衙中敲击梆子,用以传报或集散人役。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传梆禀知 谢廉使 。廉使不升堂,竟叫进私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