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5,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张虔雄
管雄甫
韩雄
王雄诞( 宜春郡公 忠 )
胡雄
毕彦雄
张彦雄
安禄山( 康 名 轧荦山、阿荦山 禄山 别称 雄武皇帝 )
郭雄
释雄俊( 周 )
林滋(字 后象 世称 闽中三绝 别称 雄诗 )
石雄
方干(字 雄飞 玄英先生 行第 十四 )
崔雄
其它辞典(续上)
纽士雄张虔雄
管雄甫
韩雄
王雄诞( 宜春郡公 忠 )
胡雄
毕彦雄
张彦雄
安禄山( 康 名 轧荦山、阿荦山 禄山 别称 雄武皇帝 )
郭雄
释雄俊( 周 )
林滋(字 后象 世称 闽中三绝 别称 雄诗 )
石雄
方干(字 雄飞 玄英先生 行第 十四 )
崔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河东安邑人。纽回子。质直孝友。父丧,庐于墓,负土成坟。文帝闻之下诏褒扬,号其所居为累德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清河东武城人。张虔威弟。秦孝王杨俊为秦州总管时任以法曹参军,尝随王按囚徒,未持案状,乃口对百余人,皆尽事尽情,无差错,同辈莫不叹服。后历寿春、阳城二县令,俱有政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曹州济阴人。初从杜伏威,用其计,屡有克获。以战功授歙州总管,封宜春郡公。后辅公袥反,夺其兵,缢杀之。平素爱人,善抚士,卒之日,江南士庶为之流涕。高祖嘉其节,以其子袭宜春郡封。太宗诏赠左骁卫大将军、越州都督,谥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7 【介绍】: 唐营州柳城胡人,本姓康,初名轧荦山,又作阿荦山,一说即亚历山大之汉名。少孤,随母嫁突厥安延偃,遂姓安,更名禄山。及长,巧黠多智,通六蕃语,为互市郎。幽州节度使张守圭异之,拔为偏将,收为养子。积战功为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入朝,为玄宗、杨贵妃宠信,迁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官至尚书左仆射。玄宗天宝十四年冬于范阳起兵叛乱,先后攻陷洛阳、长安。次年自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后为其子庆绪所杀,年约五十余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4 【介绍】: 唐京兆人。德宗建中中,官比部、驾部二郎中。朱泚反,德宗幸奉天,雄于咸阳及之,扈从至梁州,迁吏部郎中。兴元初遇害。全唐文·卷五百十一
雄官尚书比部郎中。从德宗幸梁州。遇害。赠同州刺史。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周氏。成都人。学博材伟。然无戒检。每开讲。得施利。辄以他用。且尝纵须发。窜名军伍中。及有罪。又遁去薙落如初。大历中。以疾卒。 时有暴亡而苏者。云见俊于阎王所。王怒敕使入狱。俊抗声呼曰。雄俊若入地狱。则三世诸佛。皆妄语矣。且观经所谓。造五逆者。犹得以临终十念。属下品往生。况俊未尝犯五逆。而念佛莫知其数乎。语毕。即有宝台。从西至。俊遂乘之而去。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读诵篇第八之一
释雄俊。俗姓周。成都人也。善讲说无戒行。所受檀信非法而用且多狡诈唯事疏狂。又经反初服入军垒。而因逃难还入缁行。大历中暴亡入冥。见王者诃责毕引入狱去。俊抗声大呼曰。雄俊傥入地狱三世诸佛即成妄语矣。曾读观经。下品下生者造五逆罪临终十念尚得往生。俊虽造罪不犯五逆。若论念佛莫知其数。佛语若有可信。暴死却合得回。与雄俊传语云。若见城中道俗告之。我已得往生西方。言毕承宝台直西而去。 系曰。一念忆识自身称佛名不少。垂入狱而还返者。以强善心而转弱恶故。是故行人须知口诵莫如心持。往生浅力当如是学也。俊语流出民间。必死者重苏传此语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闽人,字后象。武宗会昌三年进士登第。与同年詹雄、郑减齐名,时称雄诗、諴文、滋赋为闽中三绝。官终金部郎中。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后象(一作厚象),闽县(今福建闽侯)人。武宗会昌三年(843)登进士第,历祠、金两部郎中,后王铎辟为判官。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三、《唐诗纪事》卷五五、《淳熙三山志》卷二六。滋以善赋知名举场,至有“滋赋(郑)諴文,中外相奖“之誉(黄滔《翁文尧以美疹暂滞令公大王益得异礼观今日宠待之盛辄成一章》诗注)。时人又以詹雄诗、郑诚文、林滋赋为闽中三绝。《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六
滋字后象。闽人。会昌三年进士。官金部郎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徐州人。少为牙校,敢毅善战。武宗会昌初,诏授天德防御副使,佐刘沔屯云州,击回鹘有功。李彦佐讨刘稹,以雄为晋绛行营诸军副使,破敌五壁。进检校兵部尚书。宣宗大中二年,求一镇以终老,执政因雄系李德裕所荐,不许,寻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新定人,字雄飞。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始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览卷而变容,馆之数日,登山临水,无不与焉。懿宗咸通中,隐会稽之镜湖,太守王龟荐之谏署,不果。卒后十余年,宰臣张文蔚奏名儒不第者赐一官,以慰其魂。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有诗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5? 《唐诗大系》作(809—873?),不确。字雄飞(《唐才子传》卷七作“飞雄”,误),卒后,门人私谥玄英先生,排行十四,睦州清溪(今浙江淳安)人。一作桐庐人,不确。屡应举不第,遂隐居鉴湖,终生不仕。曾学诗于徐凝,与喻凫、李频等诗人交厚。“方干诗清润小巧”(《韵语阳秋》卷二),颇为时人所重;或谓方干“广明、中和为律诗,江之南未有及者”(孙合《玄英先生传》,《唐诗纪事》卷六三)。生平见《唐诗纪事》卷六三、《唐才子传》卷七。其诗集以席启宇《唐诗百名家全集》10卷本《玄英先生诗集》为较通行,《全唐诗》存诗6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8首。唐诗汇评
方干(?-约888),字雄飞,睦州桐庐(今浙江桐庐)人。师徐凝为诗。大和中,姚合出守金、杭二州,干携卷投谒,合叹赏之。后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会稽镜湖,与郑仁规、李频、陶详为三益友。曾漫游岭南、江西等地。咸通末,浙东观察使王龟欲表荐之,无何,龟卒,事竟无成。与段成式、吕述、于兴宗、李群玉等交游唱和。卒,私谥为“玄英先生”。门人杨弇等编其诗为《玄英先生集》十卷,已佚。明人辑有《玄英集》八卷。《全唐诗》编诗六卷,羼入戴叔伦诗多首。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清奇雅正主:李益……升堂七人:方干、马戴、任蕃、贾岛、厉玄、项斯、薛寿。王赞《元英先生诗集序》
吴越故多诗人,未有新定方干,擅名于杭越,流声于京洛。夫干之为诗,锓肌涤骨,冰莹霞绚;嘉肴自将,不吮馀隽;丽不葩粉,苦不棘癯。当其得志,倏与神会,词若未至,意已独往。……予尝校之:张祜升杜甫之堂,方干入钱起之室矣。唐摭言
方干、桐庐人,幼有清才,为徐凝所器,诲之格律。干或有句云:“把得新诗草里论。”反语云:“村里老”,谑凝而已。韵语阳秋
方干诗清润小巧,盖未升曹、刘之堂,或者取之太过,余未晓也。王赞尝称之曰:“锓肌涤骨,冰莹霞绚;嘉肴自将,不吮馀隽;丽不葩粉,苦不癯棘。当其得志,倏与神会。”孙合尝称之曰:“其秀也,仙蕊于常花;其鸣也,灵𡁥于众响。”观其所作《登灵隐峰》诗云:“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送喻坦之》诗云:“风尘辞帝里,舟楫到山林。”此真儿童语也。《寄喻凫》云:“寒芜随楚尽,落叶渡淮稀。”如《送喻坦之下第》又云:“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沉。”《赠路明府》诗云:“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赠喻凫》又云:“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须。”《称(湖)心寺中岛》云:“雪折停猿树,花藏浴鹤泉。”《寄越上人》又云:“窗接停猿树,岩飞浴鹤泉。”《于使君诗》云:“月中倚掉吟渔浦,花底垂鞭醉凤城。”《送伍秀才》诗又云:“倚棹寒吟渔浦月,垂鞭醉入风城春。”其语言重登,有以见其窘也。至于“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白猿垂树窗边月,红鲤惊钩竹外溪”、“义行相识处,贫过少年时”等句,诚无愧于孙、王所赏。唐诗纪事
孙合《玄英先生传》曰:先生新定人,字雄飞。章八元即先生外王父也。广明、中和间,为律诗,江之南未有及者。始谒钱塘守姚公合,公视其貌陋,初甚侮之。坐定览卷,骇目变容而叹之。先生一举不得志,遂遁于会稽,渔于鉴湖,与郑仁规、李频、陶详为三益友。弟子弘农杨弇,释子居远。先生卒,弇编其诗,请舍人王赞为之序。后村诗话
其诗高处在晚唐诸公之上……罗隐《题方干诗》云:“九霄无鹤板,双鬓老渔舟。”升庵诗话
晚唐之诗分为二派……一派学贾岛,则李洞、姚合、方干、喻凫、周贺、九僧其人也。唐音癸签
方干诗练句,字字无失,固应有“高坚峻拔”之目;但嫌其微带经籍气,村貌棱棱尔。《唐诗归折衷》
敬夫云:同一矫时易俗之志,阆仙以刻削,雄飞以清脱,元、内格调尽变于此矣。而两人皆不得一第而死。胭脂画牡丹,无惑乎逢人者之俗也,然从前人之蹊径而求解脱,即所解脱之中而自成蹊径,是以不获跻位于大家。《四库全书总目》
何光远《鉴戒录》称干为诗炼句,字字无失,咏系风雅,体绝物理。合传(按指孙合所作小传)亦称其高坚峻拔。盖其气格清迥,意度闲远,于晚唐纤靡俚俗之中,独能自振,故盛为一时所推。然其七言浅弱,较逊五言。《郝氏林亭》而外,佳句无多,则又风会之有以限之也。《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雄飞受诗律于徐侍郎(凝),遂举进士,其源盖出徐氏也。今考侍郎集,绝句之外,近体三篇而已,卒难定其何体。但读方诗,生新刻苦,似游泳长江而出者,七言尤逼肖。即安知徐之不为贾氏流耶?今但编雄飞为阆仙及门云尔。《石园诗话》
方雄飞(干)……见赏于徐凝、姚合,自咸通得名讫文德,江之南未有及者……集中如“野花多异色,幽鸟少凡事”、“无酒能消夜,随僧早闭门”、“野烟新驿曙,残照古山秋”、“地下无馀恨,人间得盛名”、“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驯鹿不知谁结侣,野禽多是自呼名”,足当高坚峻拔之目。《东目馆诗见》
方干自云苦吟,只五律整紧,七律圆婉,而并乏新异。亦获重名,岂以宰辅张文蔚奏请官而显耶?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孟浩然。古风告寝,犹自神清。五律虽温丽难言,而清真足喜。《诗学渊源》
其诗大雅不群,有盛唐风骨,五言允佳。……三人(按指赵嘏、方干、姚合)诗皆取实境,造语自然,不着刻露迹象,而方干尤得子美之神,虽元、白未能过也。
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