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青雀舫
《方言》卷九:“舟……或谓之鷁首。” 郭璞 注:“鷁,鸟名也。今 江东 贵人船前作青雀,是其像也。”后因称船首画有青雀之舟为“青雀舫”。泛指华贵游船。 北周 庾信 《奉和濬池初成清晨临泛》:“时看青雀舫,遥逐桂舟迴。” 唐 刘长卿 《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诗:“偶乘青雀舫,还在白鸥羣。” 清 黄遵宪 《大阪》诗:“横列东西青雀舫,旁通三百赤栏桥。”亦省称“ 青雀 ”、“ 青舫 ”。 唐 刘言史 《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闲逐维私向 武城 ,北风青雀片时行。”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掩萧斋》词:“落日逢迎 朱雀街 ,共乘青舫渡 秦淮 。” 明 张煌言 《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 黄河 北去浮青雀,沧海东回献白狼。”
《韵府拾遗 药韵》:篱雀(篱雀)
杜甫诗:凤随其凰去,篱雀暮喧繁。
《骈字类编》:雀蛤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至于繁化殊育,诡质怪章,则有江鹅、海鸭、鱼鲛、水虎之类,豚首、象鼻、芒须、针尾之属,石蟹、土蚌、燕箕、雀蛤之俦,折甲、曲牙、逆鳞、返舌之属。
《漢語大詞典》:铜雀砚(銅雀硯)
从 三国 魏 铜雀台 遗址掘取古瓦研制的砚台。后遂为砚台的美称。 清 袁于令 《西楼记·检课》:“悄书斋树阴满窗,铜雀砚墨花轻漾。”亦省称“ 铜研 ”、“ 铜砚 ”。《北史·齐纪中·显祖文宣帝》:“四月,夜,禾生於 魏帝 铜研,旦长数寸,有穗。” 元 倪瓒 《走笔次陶蓬韵送叶参谋归金华》:“手调白羽箭,陋彼磨铜砚。”
《漢語大詞典》:鹯雀(鸇雀)
《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无礼於其君者,诛之,如鹰鸇之逐鸟雀也。”后因以“鸇雀”比喻忠勇者诛戮奸恶。《后汉书·袁张韩周传赞》:“ 棱 荣 事君,志同鸇雀。”
《骈字类编》:雀行
易林:雀行求食,出门见鹞。
又雀行求粒,误入网罭。
又雀行求粒,误入网罭。
《漢語大詞典》:朱雀门(朱雀門)
六朝都城 建康 (今 江苏 南京市 )南城门。始建于 晋成帝 成康 二年。门上有两铜雀,因名。《南史·宋纪中·孝武帝》:“初立驰道,自 閶闔门 至于 朱雀门 。” 唐 李白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诗:“朝别 朱雀门 ,暮栖 白鷺洲 。”参阅 宋 王象之 《舆地纪胜·建康府》。
《骈字类编》:花雀
名画录:黄筌,成都人,幼有画性,长负奇能。刁处士入蜀,授而教之竹石、花雀。又学孙位画龙水、松石、墨竹,学李升画山水、竹树,皆曲尽其妙之。又黄居采,字伯鸾,筌少子也。画艺敏赡,不让于父。蜀 四主崇奢,宫殿苑囿池亭,世罕其比。居采父子入内供奉迨四十年。淮南通好之日,居寀与父同手画四时花雀,图青城山,图峨眉山,图春山图、秋山图,用答国信法。又孔嵩,景州人,幼攻花雀,长遇刁处士入蜀,师其笔 在蜀公侯门四十馀载,图画甚多,人皆宝之。
《漢語大詞典》:雀豹
分類:雀鹰
《骈字类编》:雀脑(雀脑)
本草:芎藭状如雀脑。因谓之雀脑芎。谓益部方物记:芎,蜀中处处有之。叶为蘼芜。楚辞:江蓠者根为芎,似雀脑者善。
《骈字类编》:三雀
北史何稠传:齐时有河间刘龙者。性强明。有巧思。齐后主令修三雀台称旨。因而历职通显。 易林:大头明目。载受嘉福。三雀飞来。与禄相得。泉志:雀三钱。旧谱曰:径三分。重十铢。背面缘上皆作三雀衔花相,面文曰五行大布,背文有野草閒花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