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6
词典
1
分类词汇
95
共95,分7页显示
1
2
3
4
5
6
7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系属
配隶
统属
伏属
百户
所属
自治
永和
军人
庶子
不属
本部
南省
分隶
子将
《漢語大詞典》:
系属(繫屬)
(1).联缀。 北齐
颜之推
《
颜氏家训·归心
》
:“精若是石,不得有光,性质又重,何所繫属”
《
易·繫辞上
》
“圣人设卦观象,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唐 孔颖达 疏:“卦象爻象,有吉有凶。若不繫辞,其理未显,故繫属吉凶之文辞於卦爻之下,而明此卦爻吉凶也。” 郭沫若
《屈原简述》
:“太阳、月亮和星星究竟何所系属,它们都不掉下来?”
(2).羁縻笼络。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
:“如此百方体悉,庶足繫属其心。”
分類:
系属
联缀
羁縻
笼络
《國語辭典》:
配隶(配隸)
拼音:
pèi lì
分属。《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晋书。卷八四。殷仲堪传》:「是以李势初平,割此三郡配隶益州,将欲重复上流为习坎之防。」
分類:
流放
隶属
犯人
发配
服役
《漢語大詞典》:
统属(統屬)
统辖;隶属。 宋
曾巩
《奏乞回避吕升卿状》
:“今 升卿 任 江西 监司, 洪州 在其统属,须至陈乞回避,伏乞指挥检会。” 明
何良俊
《
四友斋丛说·史三
》
:“ 南京 有印差道长五人与巡视京城道长俱与上 江 二县有统属。” 王西彦
《古屋》
第五部二:“我们决不拘泥统属,我们只以全力追求自己的人生目的--不管它是三教九流,诸子百家。”
分類:
统属
统辖
隶属
《漢語大詞典》:
伏属(伏屬)
指隶属,下属。 唐
韩愈
《潮州谢孔大夫状》
:“欲致辞为让,则乖伏属之礼;承命苟贪,又乖循省之道,进退反侧,无以自寧。”
分類:
隶属
下属
《國語辭典》:
百户(百戶)
拼音:
bǎi hù
1.百家。《淮南子。氾论》:「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
2.职官名。元、明时的武官,统兵一百人。
分類:
官名
百家
百户
隶属
世袭
军职
《國語辭典》:
所属(所屬)
拼音:
suǒ shǔ
1.属下。如:「他命令所属单位彻查此事。」
2.属于、归依。如:「心有所属」。
分類:
所属
自己
隶属
统属
《國語辭典》:
自治
拼音:
zì zhì
1.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含有能约束自己行为之意。《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毛徐何刑鲍司马传。毛玠》:「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
2.实行民主政治,在各地方由选举产生权力机构,管理地方事务。如:「民族自治」、「自治团体」。
分類:
自治
自然
民族
犹自
自行
修养
管理
自身
团体
德性
地区
除了
隶属
国家
政府
上级
领导
《国语辞典》:
永和
拼音:
yǒng hé
地名。隶属新北市永和区。面积约五平方公里,位于新店溪西南。
分类:
地名
隶属
北市
永和
面积
平方公里
《國語辭典》:
军人(軍人)
拼音:
jūn rén
凡有军籍的人,不论官兵,均称为「军人」。《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数内有军人乘势混过阵来见操,说是田氏之使,呈上密书。」
分類:
军人
隶属
军籍
服兵役
《國語辭典》:
庶子
拼音:
shù zǐ
1.嫡子以外的众子或妾所生的儿子。《仪礼。丧服》:「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礼记。内则》:「适子、庶子祇事宗子、宗妇,虽贵富,不敢以贵富入宗子之家。」
2.职官名。太子宫官员之一。掌王族版籍。
分類:
嫡子
司马
秦国
属官
众子
隶属
诸侯
卿大夫
服役
庶子
教养
《國語辭典》:
不属(不屬)
拼音:
bù shǔ
不是、不归于,指没有从属关系的。如:「不属自己的东西,不可占为己有。」
分類:
不属
不专
不依
不及
不连
连接
依附
隶属
专注
《國語辭典》:
本部
拼音:
běn bù
机关的主体、中心部分。如:「参谋本部」。《三国演义》第九回:「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
分類:
本部
国土
藏语
本人
隶属
总部
中心
管辖
官长
地区
内地
《國語辭典》:
南省
拼音:
nán shěng
1.唐人称尚书省为「南省」。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唐人本以尚书省在大明宫之南,故谓之『南省』。」
2.中国南部各省的统称。
分類:
南省
尚书
尚书省
南方
隶属
礼部
门下
三省
大内
内之
《國語辭典》:
分隶(分隸)
拼音:
fēn lì
1.八分书与隶书。宋。韩维〈和永叔小饮怀同州江十学士〉诗:「纷穰罗卷轴,指擿辨分隶。」宋。洪适《隶释。卷一○。安平相孙根碑》:「今之言汉字者,则谓之隶,言唐字者,则谓之分,殆不知在秦汉时,分隶已兼有之。」
2.分别隶属。《宋史。卷四八二。列国世家五。北汉刘继元传》:「太宗籍军中亡投继元者数百人,选其巨室者以从军法,馀赐服及钱帛,分隶诸将。」
分類:
分别
八分书
隶属
隶书
《漢語大詞典》:
子将(子將)
唐 武官名。隶属于大将之下,掌布列行阵、金鼓及部署卒伍的副将、偏将。 唐
陈子昂
《谢衣表》
:“卒士被伤,子将多死。”
《
新唐书·玄宗纪
》
:“﹝ 开元 四年六月﹞癸酉, 大武军 子将 郝灵佺 杀 突厥 默啜 。”
《
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四年
》
引此文, 胡三省 注:“子将,小将也。 唐 令制,每军大将一人,别奏八人……子将八人,资其分行阵,辩金鼓及部署。”
分類:
子将
武官
官名
隶属
大将
布列
行阵
金鼓
部署
副将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