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37
词典
9
分类词汇
120
佛典
8
共120,分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6
7
8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魔罗
洗路
发绀
二障
障故
色盲
遐障
踬碍
障防
十魔
百障
仙障
启智
格碍
疑阂
《国语辞典》:
魔罗(魔罗)
拼音:
mó luó
夺命、障碍善事者。为梵语māra的音译。魔罗有三种:一指能夺人的生命、障碍善法的天界众生。二指障碍修行的果报。三指修行者因修行方法不正确,而构成的幻境。
分类:
障碍
善事
梵语
音译
《漢語大詞典》:
洗路
谓扫除前进道路上的敌人或其他障碍。 明
周履靖
《锦笺记·败北》
:“把军营疾移,搜山洗路防奸细,衔枚卷旆行奇诡。” 明
杨柔胜
《玉环记·李晟招贤》
:“今拨五千人马,与二位作为先锋,开山洗路。”
分類:
扫除
前进
进道
道路
敌人
障碍
《國語辭典》:
发绀(發紺)
拼音:
fā gàn
因身体缺少氧气,血液在含氧量较少时变得较为暗红,暗红色的血液在流经表浅血管时会造成皮肤或黏膜发青发紫,这种情况最常发现于肢端及嘴唇。
分類:
皮肤
黏膜
呈现
青紫
紫色
呼吸
障碍
《国语辞典》:
二障
拼音:
èr zhàng
佛教上指二种障碍:(1)指妨碍灭除烦恼的烦恼障和妨碍觉悟的所知障。(2)指妨碍灭除烦恼的烦恼障和妨碍修行者得灭尽定的解脱障。(3)指妨碍正确了解真理的理障和妨碍灭除生死轮回的事障。《大方广圆觉经》:「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分类:
佛教
二种
障碍
妨碍
灭除
除烦
烦恼
觉悟
《漢語大詞典》:
障故
障碍变故。 陈英士
《致黄克强书》
:“ 中山先生 意谓南北声气未见调和,双方举动,时生误会,於共和 民国 统一前途,深恐多生障故,除此障故,非 袁氏 就职 南京 不为功。”
分類:
障碍
变故
《國語辭典》:
色盲
拼音:
sè máng
病名。一种眼睛不能辨别颜色的病。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不能区别红绿两种颜色,也有只能区别明暗不能区别色彩的全色盲。色盲患者常见于先天遗传,且男子居多。
分類:
失去
正常
常人
辨别
别颜
颜色
能力
先天性
障碍
《漢語大詞典》:
遐障
谓使君臣遥相隔阂。指障碍。 唐
孟郊
《吊元鲁山》
诗:“当今富教化,元后得贤相。冰心镜衰古,霜议清遐障。”
分類:
使君
君臣
相隔
隔阂
障碍
《國語辭典》:
踬碍(躓礙)
拼音:
zhì ài
颠仆受阻。《晋书。卷七二。葛洪传》:「夫僬侥之步而企及夸父之踪,近才所以踬碍也。」
分類:
障碍
《漢語大詞典》:
障防
(1).堤防;堤坝。
《
管子·立政
》
:“决水潦,通沟瀆,修障防,安水藏。”
(2).指为堤防所阻挡。 汉
刘向
《
说苑·杂言
》
:“夫智者何以乐水也?曰:泉源溃溃,不释昼夜,其似力者;循理而行,不遗小间,其似持平者;动而下之,其似有礼者;赴千仞之壑而不疑,其似勇者;障防而清,其似知命者;不清而入,鲜洁而出,其似善化者。”
(3).设置障碍以防备。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羣鹿犯暴,残食生苗,处处为害,所伤不貲。民虽障防,力不能御。”
分類:
堤防
障碍
堤坝
阻挡
防备
《漢語大詞典》:
十魔
佛教语。谓扰乱身心、障碍正道、损害慧命的十种邪恶之事。即蕴魔、烦恼魔、业魔、心魔、死魔、天魔、善根魔、三昧魔、善知识魔及菩提法智魔。 宋
范成大
《舫斋信笔》
诗:“三昧未得力,十魔方现前。”
分類:
佛教语
扰乱
身心
障碍
正道
损害
十种
邪恶
《漢語大詞典》:
百障
重重障碍。 宋
王令
《寄满居中衡父》
诗:“想见目与眉,百障千籓篱。”
分類:
重重
障碍
《漢語大詞典》:
仙障
道教谓人成仙的障碍。 明
陈继儒
《珍珠船》
卷二:“ 陶弘景 云:‘仙障有九,名居其一。使吾不白日昇天,盖三朝有浮名乎?’”
分類:
道教
成仙
障碍
《国语辞典》:
启智(启智)
拼音:
qǐ zhì
针对智能障碍者施予教育。如:「启智班」。
分类:
针对
智能
障碍
施予
教育
《漢語大詞典》:
格碍(格礙)
阻碍,障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访风俗》
:“恐所闻不实与格碍难行,适足长宵人之志。” 清
林则徐
《批司道会详核议设局收缴鸦片章程》
:“如此办理,有无格碍,仰再会议详覆,并録报督部堂、抚部院,仍候批示。”
分類:
阻碍
障碍
《漢語大詞典》:
疑阂(疑閡)
疑难障碍。 晋
葛洪
《
抱朴子·博喻
》
:“学而不思,则疑阂实繁;讲而不精,则长惑丧功。”
分類:
疑难
障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