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瞒骗(瞒骗)  拼音:mán piàn
隐瞒欺骗。如:「原来丽姨一直都在瞒骗她女儿。」
《国语辞典》:不假辞色(不假辞色)  拼音:bù jiǎ cí sè
在言语神色上不做修饰、隐瞒。形容态度直接而严厉。如:「父亲对我训话时,一向不假辞色,令我非常畏惧。」
《國語辭典》:黄猫黑尾(黃貓黑尾)  拼音:huáng māo hēi wěi
黄色的猫,却有黑色的尾巴。比喻人表里不一,别有心机。《金瓶梅》第二八回:「你看他还打张鸡儿,瞒著我,黄猫黑尾,你干的好萌儿!」
《漢語大詞典》:讳蔽(諱蔽)
隐瞒掩盖。 李大钊 《青春》:“而其过崇神力,轻蔑本能,并以讳蔽科学之实际,乃其所短也。”
分類:隐瞒掩盖
《國語辭典》:讳疾忌医(諱疾忌醫)  拼音:huì jí jì yī
名医扁鹊三见蔡桓公,皆看出桓公有病,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但桓公却不承认,也不肯就医,终至丧生。见《韩非子。喻老》。后比喻掩饰过失而不愿听人规劝。如:「有缺点就要改进,切莫讳疾忌医。」
《國語辭典》:讳莫如深(諱莫如深)  拼音:huì mò rú shēn
隐瞒国家重大的丑闻。语出《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后比喻隐瞒的非常严密,不为外人所知。如:「他可是讳莫如深,想从他那里套出一点口风,恐怕比登天还难!」
《漢語大詞典》:诡谰(詭讕)
欺骗隐瞒。新唐书·李逢吉传:“ 伾 坐事匿 逢吉 家,名捕弗获……为有司所发,即 襄州 捕之,诡谰不遣。”
分類:欺骗隐瞒
《漢語大詞典》:惭讳(慚諱)
羞惭隐瞒。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此妇并无惭讳之意,答道:‘妾身是也!然不祸於君,君幸勿惧。’”
分類:羞惭隐瞒
《漢語大詞典》:打埋伏
(1).预先隐藏起来,待时行动。如:连长留下一排人在这里打埋伏。
(2).比喻隐藏物资、人力或隐瞒问题。《人民日报》1952.3.13:“所有阳奉阴违、消极怠工、打埋伏……混水摸鱼、大吃大喝等,都是犯罪的行为。” 赵树理 《三里湾》十七:“当时有些社员见他这么说,明知道他是打埋伏,不想要他,经过几天研究之后,还是要了。”
《國語辭典》:东掩西遮(東掩西遮)  拼音:dōng yǎn xī zhē
1.利用各种方法加以掩饰遮瞒。元。曾瑞《留鞋记》第三折:「我恰待东掩西遮,他早则生嗔发怒。」也作「东遮西掩」。
2.藉各种理由来推托。《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掩西遮、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
《漢語大詞典》:撺瞒(攛瞞)
隐瞒,哄骗。《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天不着风儿晴不的,人不着谎儿成不的,他不齐攛瞒着,你家肯要他?”《金瓶梅词话》第九四回:“被 薛嫂 攛瞒,把我卖了二十五两银子,卖在这里供筵习唱,接客迎人。”
分類:隐瞒哄骗
《国语辞典》:欺三瞒四(欺三瞒四)  拼音:qī sān mán sì
一再隐瞒实情欺骗他人。《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大骂尤辰无理,做这等欺三瞒四的媒人,说骗人家女儿。」
《國語辭典》:欺上罔下  拼音:qī shàng wǎng xià
对上欺瞒,对下蒙蔽。唐。元结 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九。杂录》:「卢相欺上罔下,倚势害物。」
《國語辭典》:全盘托出(全盤托出)  拼音:quán pán tuō chū
比喻毫无隐瞒的完全拿出来或说出来。《文明小史》第四四回:「洋人见他们有点肯的意思了,便将芜湖道的说话全盘托出。」也作「和盘托出」。
《漢語大詞典》:曲讳(曲諱)
(1).蓄意隐瞒。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若 杨桓 曲讳 后唐 潞王 焚璽之事,遂直以 宋 元符 所献者当之,傅会以实其事。”
(2).指曲意加以掩饰。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吾人追究作俑之罪,春秋之义,责备贤者,虽以 子舆氏 阐明民政之功,而亦不能为之曲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