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86
典故
4
词典
146
佛典
1
其它
35
共186,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迈过隅头
局促一隅
局促一隅
字学举隅
向隅独泣
一隅之地
负海东隅
负隅顽抗
苟安一隅
斗绝一隅
斗绝一隅
海角天隅
观隅反三
海隅苍生
海隅出日
《国语辞典》:
迈过隅头(迈过隅头)
拼音:
mài guò yú tóu
左拐右弯地走了一程。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迈过隅头,转过屋角,早来到他家门首。」
分类:
一程
关汉卿
《国语辞典》:
局促一隅(局促一隅)
拼音:
jú cù yī yú
局限在某个狭小的范围内。如:「他的论断局促一隅,不足为奇。」也作「局促一隅」。
分类:
局限
狭小
范围
《国语辞典》:
局促一隅
拼音:
jú cù yī yú
局限在某个狭小范围内。如:「这篇社论立论偏狭,未免局促一隅,不够深入。」也作「局促一隅」。
分类:
局限
狭小
小范
范围
《国语辞典》:
字学举隅(字学举隅)
拼音:
zì xué jǔ yú
书名:(1)清龙启瑞撰,一卷。仿《干禄字书》之例,并据说文六书及功令通用字体,以订正讹俗,分辨似、正讹等目,科举时代奉为书法之圭臬。(2)清赵增望著,二卷。共分八类,内容为考證文字笔画,对于学习篆书有所助益。
分类:
一卷
据说
说文
六书
书及
《国语辞典》:
向隅独泣(向隅独泣)
拼音:
xiàng yú dú qì
面对墙角独自哭泣。形容孤单绝望而伤心哭泣。参见「向隅而泣」条。唐。杜牧〈上吏部高尚书状〉:「每遇时移节换,家远身孤,吊影自伤,向隅独泣。」
分类:
面对
墙角
独自
哭泣
孤单
绝望
伤心
《国语辞典》:
一隅之地
拼音:
yī yú zhī dì
泛指狭小偏远之地。《南史。卷二一。王弘传。论曰》:「晋自中原沸腾,介居江左,以一隅之地,抗衡上国,年移三百,盖有凭焉。」
分类:
狭小
偏远
《分类字锦》:
负海东隅(负海东隅)
徐彦伯 登长城赋 凿临洮之西徼,穿负海之东隅。
分类:
关塞
《國語辭典》:
负隅顽抗(負隅頑抗)
拼音:
fù yú wán kàng
依恃险要的地势,做顽强的抵抗。语本《孟子。尽心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比喻凭藉某种条件,做顽强抵抗。如:「困守在屋子里的枪击要犯,虽负隅顽抗,终被警察击毙。」
分類:
凭恃
恃险
险阻
顽固
抵抗
《國語辭典》:
苟安一隅
拼音:
gǒu ān yī yú
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加以抵抗,而偏安一地。《精忠岳传》第五九回:「方今奸臣弄权,专主和议;朝廷听信奸言,希图苟安一隅,无用兵之志;不知将来如何。」
分類:
当权
只顾
本身
安居
国家
民族
安危
《漢語大詞典》:
斗绝一隅
孤悬边远之地;僻处边远之地。
分類:
孤悬
边远
僻处
《國語辭典》:
斗绝一隅(斗絕一隅)
拼音:
dǒu jué yī yú
1.在陡峭险峻、与世隔绝的偏僻之处。《魏书。卷一○二。西域传。焉耆国传》:「焉耆为国,斗绝一隅,不乱日久。」
2.称赞他人独具文才或技艺。《旧五代史。卷六○。唐书。李袭吉传》:「李公斗绝一隅,安得此文士,如吾之智算,得袭吉之笔才,虎傅翼矣。」
分類:
孤悬
边远
僻处
《漢語大詞典》:
海角天隅
见“ 海角天涯 ”。
《國語辭典》:
海角天涯
拼音:
hǎi jiǎo tiān yá
形容极遥远的地方。参见「天涯地角」条。唐。
白居易
春生
诗:「春生何处闇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分類:
偏僻
遥远
《漢語大詞典》:
观隅反三(觀隅反三)
犹言举一反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序》
:“进无访一知二之机,退无观隅反三之慧。”
《分类字锦》:
海隅苍生(海隅苍生)
书: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孔传: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始言草木所及广远。正义:旁至四海之隅,然苍生草木之处。
分类:
地
《分类字锦》:
海隅出日
书:丕冒海隅出日,罔不率俾。孔传:德教大覆冒。海隅,日所出之地。
分类:
地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