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5或376—427 【介绍】: 东晋庐江浔阳人,字渊明。一说名渊明,字元亮。陶侃曾孙。起家州祭酒,不堪吏职,辞归。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郡遣督邮至,潜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安帝义熙二年,即去官隐居,赋《归去来兮》以明志。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入南朝宋,不肯复仕。所著文章,皆题年月。义熙以前,书晋代年号,南朝宋以后,唯云甲子。躬耕自资,嗜酒,善为诗文。私谥靖节。今存《陶渊明集》辑本。
全晋文
潜字元亮,一名渊明,或云字渊明,侃曾孙。为州祭酒,自解归,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补彭泽令。义熙三年解印去。徵著作郎不就。宋元嘉中卒,颜延之谥之曰“靖节徵士”。有集九卷。
《國語辭典》:我醉欲眠  拼音:wǒ zuì yù mián
晋代陶渊明不论贵贱来访,有酒则邀饮,渊明若先醉,则对客曰:「我醉欲眠,卿可去。」典出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后用以说明人的自然真率。
《漢語大詞典》:搜神后记
一称《续搜神记》《搜神续记》。志怪小说集。旧题陶潜作。十卷。多记神仙佛法、精灵鬼怪故事。因书中有记陶潜死后事,故疑此书为伪托,或以为经后人增益。
《漢語大詞典》:寻阳三隐(尋陽三隱)
指 周续之 、 刘遗民 、 陶潜 三人。宋书·隐逸传·周续之:“既而闲居读《老》,入 庐山 事沙门释 慧远 。时 彭城 刘 遗民 遁迹 庐山 , 陶渊明 亦不应徵命,谓之 寻阳 三隐。”
《国语辞典》:松柏之寿(松柏之寿)  拼音:sōng bó zhī shòu
比喻长寿。语本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一六首之一:「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
《國語辭典》:白衣送酒  拼音:bái yī sòng jiǔ
晋人陶渊明好酒而不能常得。某年九月九日,于宅边东篱下的菊丛中摘菊赏花,恰巧江州刺史王弘命白衣人送酒来,便一起饮酒,酒醉才归。见《宋书。卷九三。隐逸列传。陶潜》。后指内心渴望的东西,朋友即时送到,雪中得炭,遂心所愿。或借以咏菊花、饮酒等。宋。苏轼 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白衣送酒舞渊明,急扫风轩洗破觥。」
《國語辭典》:白衣人  拼音:bái yī rén
1.穿白衣服的人。如:「夜空里只见一白衣人飞奔而去!」
2.平民。参见「白衣」条。
《國語辭典》:世外桃源  拼音:shì wài táo yuán
1.称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痛史》第一○回:「左右没事,就叫她们做些女红,我这山中便是个世外桃源了。」
2.比喻风景优美而人迹罕至的地方。如:「这里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真是个世外桃源。」
《漢語大詞典》:靖节征士(靖節徵士)
即 陶潜 。 东晋 大诗人。字 元亮 ,私谥 靖节徵士 。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若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询诸友好,宜諡曰 靖节徵士 。”亦称“ 靖节先生 ”。 唐 赵嘏 《赠桐乡丞》:“若教 靖节先生 见,不肯更吟《归去来》。”亦省作“ 靖节 ”。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献首祭告》:“早知道祸机隐伏,谁羡着掛冠归,便做了 子陵 、 靖节 也来追。” 明 无名氏 《傍妆台·归隐》套曲:“功名未遂身先丧,总不如 靖节 归来 五柳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