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险 → 礆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467,分32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险阻
天险
设险
夷险
险艰
地险
险夷
险绝
艰险
险易
险巇
险韵
历险
山险
险要
《國語辭典》:险阻(險阻)  拼音:xiǎn zǔ
1.地势艰险阻塞,崎岖难行。《战国策。魏策一》:「从是观之,地形险阻,奚足以霸王矣。」《薛仁贵征辽事略》:「过此山别无险阻,散漫平坦,直到平壤城。」
2.比喻遭受的困难挫折。《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朕起自寒微,艰难险阻,身备尝之。」
《國語辭典》:天险(天險)  拼音:tiān xiǎn
地势高峻、天然险要的地方。《魏书。卷六五。列传。邢峦》:「剑阁天险,古来所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方轨,号曰天险。」
《國語辭典》:设险(設險)  拼音:shè xiǎn
在险要处,设置防禦工事。《易经。坎卦。彖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國語辭典》:夷险(夷險)  拼音:yí xiǎn
1.铲平险阻。唐。柳宗元兴州江运记〉:「公能夷险休劳,以惠万代。」
2.比喻顺境与逆境。如:「夷险不测」。
《漢語大詞典》:险艰(險艱)
险阻艰难。北齐书·段荣传:“吾昔与卿父冒涉险艰,同奬王室,建此大功。” 唐 杜甫 《彭衙行》:“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 清 唐孙华 《文信国祠》诗:“忆昔时摽季,逢危歷险艰。”
分類:险阻艰难
《漢語大詞典》:地险(地險)
(1).大地险阻;地面险阻。易·坎:“《彖》曰: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 孔颖达 疏:“言地以山川丘陵而为险也。”《宋书·礼志三》:“地险俗殊,民望絶塞,以为分外,其日久矣。” 清 黄景仁 《邓家坟写望》诗:“方今万里一,地险安足论!”
(2).指险要之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上戴山阜,下临絶涧,俗谓之为‘ 鲁般桥 ’,盖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险也。” 唐 李商隐 《南朝》诗:“地险悠悠天险长, 金陵 王气应瑶光。” 清 黄遵宪 《乙未二月二十七日公祭沈文肃公祠》诗:“天骄横肆地险失,坐令蚍蚁咸无援。”
《漢語大詞典》:险夷(險夷)
(1).崎岖与平坦。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晡至 林虑山 ,横峙天西,如城壁相衔,争雄角鋭,泼黛凝青,而高下险夷不一。”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马鞍山》:“洞仅一斗室, 庞洞 颇深邃,悬崖陡絶,岂以两地险夷略肖二子心术?”
(2).艰难与顺利。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何以祝之,祝公之福,险夷不渝,保是宠禄。” 宋 苏轼 《父池赠太师追封温国公》:“躬蹈险夷之节,庶几 颜 閔 之行。” 周恩来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诗之一:“险夷不变应嚐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漢語大詞典》:险绝
极险。例如:山势险绝。
分類:险绝
《國語辭典》:艰险(艱險)  拼音:jiān xiǎn
困难危险。《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关羽传》:「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唐。高适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诗:「独行备艰险,所见穷善恶。」
《國語辭典》:险易(險易)  拼音:xiǎn yì
1.危险或安稳。唐。韩愈争臣论〉:「听其是非,视其险易。」
2.治乱。《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下》:「理近古之所务,蹈一圣之险易云尔哉?」
《國語辭典》:险巇(險巇)  拼音:xiǎn xī
艰困险阻。《文选。马融。长笛赋》:「夫固危殆险巇之所迫也,众哀集悲之所积也。」《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呜呼!世路险巇,一至于此。」也作「险戏」。
《國語辭典》:险戏(險戲)  拼音:xiǎn xì
艰困险阻。《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芜秽而险戏。」也作「险巇」。
分類:崎岖险恶
《國語辭典》:险韵(險韻)  拼音:xiǎn yùn
制作旧诗,以生僻艰涩的字为韵脚。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分题宣险韵,翻势得仙棋。」《金史。卷一二六。文艺传下。王庭筠传》:「暮年诗律深严,七言长篇尤工险韵。」
分類:险韵诗韵
《國語辭典》:历险(歷險)  拼音:lì xiǎn
经历危险、阻难。如:「海上历险」、「他自战乱中历险归来,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
《國語辭典》:山险(山險)  拼音:shān xiǎn
山势险要的地方。《三国演义》第三一回:「两下相攻,杀退张合。各出隘口,占住山险下寨。」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九出:「他恃著屠龙手气冲天,谁想道骑虎势行山险。」
分類:山势险阻
《國語辭典》:险要(險要)  拼音:xiǎn yào
地势险阻的重要地点。《晋书。卷三四。羊祜传》:「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三国演义》第五回:「馀各据险要,以为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