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险 → 礆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波险(波險)
指书法用笔波折难测。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草书》:“ 张丞相 好草书而不工。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姪録之,当波险处,姪茫然,乃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自不识,詬其姪曰:‘何不早问,致予忘之。’”
《國語辭典》:险峻(險峻) 拼音:xiǎn jùn
地势高峭险要。《文选。宋玉。高唐赋》:「盘石险峻,倾崎崖隤。」《三国演义》第一○回:「长安西二百里盩厔山,其路险峻,可使张、樊两将军屯兵于此,坚壁守之。」
《漢語大詞典》:扼险(扼險)
控制要害。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 李昭德 ﹞假权制物,扼险凌人,刚愎有餘,而恭宽不足,非谋身之道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入洛》:“会 赵葵 南仲 、 范武仲 、 全子才 三数公惑於降人 谷用安 之説,谓非扼险无以为国,於是守 河 据 关 之议起矣。”
《宋史·冯拯传》:“备边之要,不扼险以制敌之衝,未易胜也。”
《國語辭典》:阻险(阻險) 拼音:zǔ xiǎn
阻隔而艰险的地方。《列子。杨朱》:「及其游也,虽山川阻险,涂径修远,无不必之。」《汉书。卷六。武帝纪》:「夏,发巴蜀治南夷道,又发卒万人治雁门阻险。」
《國語辭典》:险诐(險詖) 拼音:xiǎn bì
邪恶不正。《诗经。周南。卷耳。序》:「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诐私谒之心。」《宋史。卷四七○。佞幸传。赵赞传》:「赵赞,并州人,性险诐辩给,好言利害。」
《漢語大詞典》:险阨(險阨)
(1).险要阻塞。亦指险要阻塞之地。
《太平广记》卷三四六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刘惟清》:“地势险阨,用兵者先据此为胜。” 宋
叶适 :“封崇其险阨,示以形势。” 明
唐顺之 《送太平守江君序》:“欲夺其险阨,则足以供乡导,何不可哉!” 清 马建忠
《铁道论》:“瞭望险阨,则管守任之。”
(2).艰难困厄。 唐
柳宗元 :“閔吾生之险阨兮,纷丧志以逢尤。”
《國語辭典》:幽险(幽險) 拼音:yōu xiǎn
1.阴险狡诈。《荀子。正论》:「上幽险,则下渐诈矣。」唐。
皇甫湜 〈〉:「冠盖之族则以为因依,微贱之人则以为幽险。」
2.荒僻险恶。唐。
韩愈 〈〉诗:「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宋稗类钞。卷二七。尤悔》:「每游山,独挈饭一罂,穷探幽险,无所不至。」
《漢語大詞典》:险薄(險薄)
(1).轻薄无行。
《北齐书·任延敬传》:“ 房子远 、 郑仲礼 等并险薄无赖。”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刚正》:“ 张易之 、 昌宗 ,方贵宠用事,潜相者言其当王,险薄者多附会之。”:“浮华险薄之徒,往来諫官、御史家,掎摭人罪,寖以成俗,请出詔戒励。” 清
沈葆桢 《察看福州海口船坞大概情形疏》:“且浮浇险薄之子,必无持久之功。”
(2).谓时世衰乱,命运不佳。 晋
陆云 :“哀时命之险薄,怀斯类以结忧。”
(3).谓民风浇薄,地方偏狭。:“ 三吴 险薄, 五湖 交通,屡起 田儋 之变,每惧 殷通 之祸。”
《国语辞典》:险途(险途) 拼音:xiǎn tú
危险不安的路。如:「奇莱山上多险途,没有万全的准备,切莫贸然攀登。」
《國語辭典》:遇险(遇險) 拼音:yù xiǎn
遭遇危险。如:「他遇险以来,至今仍心有馀悸」。
《漢語大詞典》:倾险(傾險)
谓用心邪僻险恶。:“夫议政者,苦其讇諛倾险辩慧深刻也。讇諛则主德毁,倾险则下怨恨。”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五:“时人知其狡譎倾险,莫不惮之。”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前纪》:“君父之前,敢为説谎,何倾险之若是也!”
《國語辭典》:奸险(奸險) 拼音:jiān xiǎn
奸诈阴险。《明史。卷二一五。欧阳一敬传》:「一敬为应嘉讼,斥博及拱,诋拱奸险横恶,无异蔡京。」《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
《國語辭典》:凶险(凶險) 拼音:xiōng xiǎn
1.凶狠奸险。《宋书。卷八三。列传。黄回》:「道庆凶险暴横,求欲无已,有失其意,辄加捶拉,往往有死者。」
2.危险。如:「他冒著凶险,营救溺水的人。」《水浒传》第四一回:「感谢众位豪杰,不避凶险,来虎穴龙潭,力救残生。」
《國語辭典》:险地(險地) 拼音:xiǎn dì
1.险恶之地。唐。
王季友 〈〉:「绝岸排云,抱千艘之险地,无鸟兽之敢近,岂泥沙之可得。」《宋史。卷四四九。忠义列传四。高稼》:「今日之事,有进无退,能进据险地,以身捍蜀,敌有后顾,必不深入。」
2.危险的处境。如:「台风过后,山区居民在救难人员协助下迁离,才逃脱可能陷入土石流的险地。」宋。
黄庭坚 :「正念现前,常乐我禅。于法不难,生死险地。」宋。
林季仲 〈〉:「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莫无甚害。否不,犹愈于谒公门、请公事,日履险地以危父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