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险 → 礆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渊冰(淵冰)
语出:“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遂以“渊冰”喻危险境地。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朕以眇眇之身,託於兆民之上,永思厥艰,若涉渊冰。” 南朝 梁
江淹 :“鉴兹隆替,渊冰非譬。” 清
姚士陛 《摄生》诗:“不读 黄 老 书,渊冰宜战栗。”
《漢語大詞典》:机阱(機穽)
(1).设有机关的捕兽陷阱。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有一穷鸟,戢翼原野。罼网加上,机穽在下。” 李贤 注:“机,捕兽机槛也。穽,穿地陷兽。”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逸麟逍遥大荒之表,故无机穽之祸。” 宋
秦观 :“故捕虎之术,必先设机穽,旁置网罟。”
(2).比喻险境或坑害人的圈套。 宋
苏舜钦 :“世间机穽知难避,往者图书可自箴。” 明
杨珽:“生平笑里藏机穽,么么小辈敢相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夫人心叵测,险於山川;机穽万端,由斯隐伏。”
《漢語大詞典》:履危
(1).蹈践高危之处。
《礼记·丧大记》:“皆升自东荣,中屋履危。” 孔颖达 疏:“履危者,践履屋栋上高危之处而復也。”
(2).指置身于险境。 唐
司空图 :“况顷者运属履危,时当戡难。”
《新唐书·李绛传》:“今臣等饱食不言,无履危之患,自为计得矣,顾圣治如何?” 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我去见 韩 魏 二君求救,须索冒险履危,去走一遭。”
《國語辭典》:逃生 拼音:táo shēng
1.逃离危险环境以求生存。《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若胡马之来,亦可限其奔突,庶百姓有逃生之路。」《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此时人困马乏,大家面面相觑,各欲逃生。」也作「逃命」。
2.指逃学生。
《國語辭典》:坎窞 拼音:kǎn dàn
地窖。《易经。坎卦。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
《漢語大詞典》:沈泉
亦作“沉泉”。
(1).指深渊。比喻险境。 三国 魏
曹植 《吁嗟篇》:“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泉。” 丁晏 铨评:“
《志注》作‘渊’, 唐 人避讳改渊为‘泉’,当作‘渊’为是。”
(2).犹言没入深渊之中。 唐
李白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诗:“抱石飞献玉,沉泉笑探珠。” 唐
黄滔 :“穿河彰没地之象,泛水示沉泉之丑。”
《漢語大詞典》:刀几
亦作“ 刀机 ”。
(1).切肉用的刀和几案。 唐
罗隐 《谗书·题神羊图》:“ 尧 之庭有神羊以触不正者……是以 尧 之羊亦犹今之羊也,贪狠摇其至性,刀几制其初心,故不能触阿諛矣。” 宋
王安石 诗之一:“灶鬼何为便赫然,似嫌刀机苦无膻。”
(2).谓诛除。 唐
李商隐 :“ 顺祖 之孝思,丹青 曾 閔 ; 宪皇 之武烈,刀机 彭 韦 。”
(3).喻危险境地。 宋
苏轼 :“使陛下见其号呼於梃刃之下,宛转於刀几之间,虽八珍之美,必将投筯而不忍食。”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卒能除其暴,拯一世之人于刀机陷穽之下,置于安乐之地。”
《漢語大詞典》:蹑险(躡險)
谓经历险境。:“若东属大司马、统偏师之任,必乘危躡险,骋舟奋驪,突刃触锋,为士卒先。” 李周翰 注:“危、险、谓 吴 蜀 之路。”一本作“ 蹈险 ”。 唐
许棠 《经八合坂》诗:“躡险入高空,初疑势不穷。”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司命府丞》:“跨虎而行,登危躡险,由中峰入石洞向所开便门,顾视左右,金庭玉室。”
《國語辭典》:践冰(踐冰) 拼音:jiàn bīng
踏行于薄冰上。比喻极危险。《南史。卷一三。宋宗室及诸王传上。论曰》:「自谓践冰之虑已除,泰山之安可恃,曾未云几,而磔体分肌。」
《國語辭典》:探险(探險) 拼音:tàn xiǎn
到未知的或危险的地方探索。如:「他常梦想著有一天能去南极探险。」
《漢語大詞典》:深薄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以“深薄”谓险境。 晋
陶潜 :“所以战战兢兢,若履深薄云尔。”:“孤猥以寡德,忝荷崇宠,夙夜战惶,如临深薄。”
《國語辭典》:火海 拼音:huǒ hǎi
形容火势猛烈且范围广大。《歧路灯》第一○五回:「臣夜谕两总兵以水师艨艟尾追,夜半抵山,照前燃放火箭,山上山下登时一片火海,寇贼茅棚席窝,一时俱焚。」
《漢語大詞典》:坎深
《周易》中的
《坎》卦有险、陷等义,因以“坎深”喻险境。 唐
刘禹锡 《上淮南李相公启》:“施一阳於剥极之际,援众溺於坎深之下。” 唐
刘禹锡 :“居剥极之际,一阳復生;出坎深之中,平路资始。”
《漢語大詞典》:拔难(拔難)
脱离险境。
《北齐书·暴显传》:“ 显 率左右二十餘骑突出贼营,拔难归国。”
《周书·蔡祐传》:“后始拔难西归,赐爵 平舒县伯 ,除 岐 夏 二州刺史。”
《漢語大詞典》:油镬(油鑊)
油锅。比喻险境。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火坑里消息我敢踏,油鑊内钱财我敢拿。”参见“ 油锅 ”。
《國語辭典》:油锅(油鍋) 拼音:yóu guō
装油的锅子。《老残游记二编》第八回:「那油锅扁扁的形式,有五六丈围圆,不过三四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