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清院和尚 朝代: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清院和尚。九峰虔禅师法嗣。 僧问。奔马争毬。谁是得者。师曰。谁是不得者。曰恁么则不在争也。师曰。直得不争。亦有过在。曰如何免得此过。师曰。要且不曾失。曰不失处如何鍜鍊。师曰。两手捧不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3—819 【介绍】: 唐河东解人,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镇子。德宗贞元九年擢进士第,十四年登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正字,调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里行。与王叔文友善。及叔文主政,擢礼部员外郎,参与革新政治。叔文败,宗元贬永州司马。宪宗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与韩愈并称“韩柳”,共倡古文运动,其文峭拔矫健。又工诗,风格清峭。有《柳河东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3—819 字子厚,排行八,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后人称“柳河东”。晚年贬官柳州(今属广西),并卒于此,后人又称“柳柳州”。德宗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十二年任秘书省校书郎。十四年第博学宏词科,任集贤殿书院正字。三年后调蓝田尉。十九年闰十月,擢任监察御史里行,与韩愈、刘禹锡同官。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实行政治革新,柳宗元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与刘禹锡同为王叔文集团核心人物。同年八月,顺宗内禅,宪宗即位,“二王”被贬。九月,柳宗元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为永州(今属湖南)司马。宪宗元和十年(815)正月奉诏回长安,三月又贬为柳州刺史。十四年十月五日卒于柳州。生平详见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及新、旧《唐书》本传。年谱多种,以宋文安礼《柳先生年谱》为较早而完备。柳宗元为唐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共倡古文运动,均有卓越贡献。其诗今存163首,多为贬官后所作,各体皆有造诣。内容较为广泛,风格丰富多彩;反映农民疾苦之作如《田家三首》,采用白描手法,平易浅近;讥刺时政之作如《行路难》、《笼鹰词》等,则用寓言笔调,含蓄犀利;伤悼友人之作如《哭吕衡州》、《哭连州凌员外司马》等,情意深挚,慷慨悲健;歌颂唐初反侵扰之作如《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形象瑰伟,造语奇警。而诗中为数较多者,则为抒写离乡去国后哀怨情怀之作,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等,寓愤激之情于景物之中,风格明净简峭,清峻沉郁。柳诗中最为后人称颂者,则为描写贬谪生活而较为闲适之作,如《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渔翁》、《夏昼偶作》等,明朗圆润,韵致悠扬。苏轼称柳诗“温丽清深”,“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卷二),“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当即指此。柳集通行者,有今人吴文治等校点本《柳宗元集》,诗文合编。诗注本有王国安《柳宗元诗笺释》。研究资料有吴文治《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柳宗元卷》。《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
唐诗汇评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居长安(今陕西西安)。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十四年,登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正字,调蓝田尉。十九年,入为监察御史里行。永贞元年,擢礼部员外郎,参与王叔文等革新。宪宗即位,贬邵州刺史,再贬永州司马。元和十年召还,复出为柳州刺史。十四年卒于柳州。世称柳柳州,又称柳河东。与刘禹锡交厚,且出处进退略同,世称“刘柳”。又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世称“韩柳”。宗元少以功业自期,及受挫,久贬南荒,心情郁结,发之为诗,多忧愤之词。有《柳宗元集》三十卷。今有《柳河东集》三十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九
宗元字子厚。河东人。贞元九年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顺宗朝擢礼部员外郎。坐党王叔文贬邵州刺史。再贬永州司马。移柳州刺史。元和十四年卒。年四十七。

作品评论

《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序》
今于华下,方得柳诗,味其搜研之致,亦深远矣。俚其穷而克寿,抗精极思,则固非琐琐者轻可拟议其优劣。
旧唐书本传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灿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
东坡云: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占,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
苏轼《评韩柳诗》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苦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
扪虱新话
晏同叔云:若其祖述坟典,宪章骚雅,上铄三古,下继百世,横行阔视于缀述之场,子厚一人而已。
《蔡宽夫诗话》
子厚之贬,其忧悲憔悴之叹,发于诗者,特为酸楚。闵己伤志,固君子所不免,然亦何至是,卒以愤死,未为达理也。
《蔡百衲诗评》
柳柳州诗,若捕龙蛇,搏虎豹,急与之角而力不敢睱,非轻荡也。
《蔡百衲诗评》
柳子厚诗雄深简淡、迥拔流俗,致味自高,直揖陶、谢,然似入武库,但觉森严。
《休斋诗话》
柳子厚小诗幻眇清妍,与元、刘并驰而争先,而长句大篇,便觉窘迫,不若韩之雍容。
岁寒堂诗话
柳柳州诗,字字如珠玉,精则精矣,然不若退之之变态百出也。使退之收敛而为子厚则易,使子厚开拓而为退之则难。意味可学,而才气则不可强也。
竹庄诗话
韩子苍云:渊明诗,惟韦苏州得其清闲,尚不得其枯淡。柳州独得之,但恨其少遒尔。柳诗不多,体亦备众家,惟效陶诗,是其性所好,独不可及也。
《臞翁诗评》
柳子后如高秋独眺,霁晚孤吹。
后村诗话
子厚永、柳以后诗,高者逼陶、阮,然身老迁谪,思含凄怆。
后村诗话
柳子厚才高,他文惟韩可对垒,古律诗精妙,韩不及也。当举世为元和体,韩犹未免谐俗,面子厚独能为一家之言,岂非豪杰之土乎?昔何文缜尝语老汉老云:“如柳子厚诗,人生岂可不学他做数百首!”汉老退而叹曰:“得一二首似之,足矣!”
后村诗话
韩、柳齐名,然柳乃本色诗人。自渊明没,雅道儿熄、当一世竞作唐诗之时,独为古体以矫之,未尝学陶和陶,集中五言凡十数篇,杂之陶集,有未易辨者。其幽微者可玩而味,其感慨者可悲而泣也。其七言五十六字尤工。
沧浪诗话
唐人惟柳子厚深得骚学,退之、李观皆所不及。
沧浪诗话
若柳子厚五言古诗,尚在韦苏州之上,岂元、白同时诸公所可望耶?
诗人玉屑
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柳子厚也。
瀛奎律髓
柳柳州诗精绝工致,古体尤高。世言韦、柳,韦诗淡而缓,柳诗峭而劲。此五律诗,比老杜尤工矣,杜诗哀而壮烈,柳诗哀而酸楚,亦同而异也。
唐诗品汇
刘辰翁曰:子厚古诗短调,纡郁清美,闲胜长篇,点缀精丽,乐府托兴飞动,退之故当远出其下,并言韩、柳亦不偶然。
《唐诗品》
柳州古诗,得于谢灵运,而自得之趣鲜可俦匹,此其所短。然在当时,作者凌出其上多矣。《平淮雅诗》足称高等,《铙歌鼓吹曲》其在唐人鲜可追躅,而词饰促急,不称雅乐,七德九功之象,殆可如此!
《艺苑卮言》
柳州刻削虽工,去之稍远,近体卑凡,尤不足逍。
《艺苑卮言》
子厚于《风》、《雅》、《骚》、赋,似得一斑。
诗镜总论
诗贵真,诗之真趣,又在意似之间,认真则又死矣。柳子厚过于真,所以多直面寡委也。
《诗源辨体》
子厚七言古,气格虽胜,然锻炼深刻,已近于变。
《唐诗归折衷》
吴敬夫云:人皆学陶矣,学陶之弊流于枯深,故子厚从精深入也。
诗筏
严沧浪谓:“柳子厚五言古诗在韦苏州之上。”然余观子厚诗,似得摩诘之洁,而颇近孤峭。其山水诗,类其《钴鉧潭》诸记,虽边幅不广,而意境已足。如武陵一隙,自有日月,与韦苏州诗未易优劣。惟《田家》诗,直与储光羲争席,果胜苏州一筹耳。
《载酒园诗话又编》
大历以还,诗多崇尚自然。柳子厚始一振历,篇琢句锤,起颓靡而荡秽浊,出入《骚》、《雅》,无一字轻率。其初多务溪刻,故神峻而味冽,既亦渐近温醇。柳五言诗犹能强自排遣,七言则满纸涕泪。
《韩柳诗选》
柳州诸律诗,格律娴雅,最为可玩。
《唐诗成法》
柳柳州诗属对工稳典切,情景悲凉,声调亦高,刻苦之作,法最森严,但首首一律,全无跳踯之致耳。
说诗晬语
柳子厚哀怨有节,律中《骚》体,与梦得故是敌手。
《茧斋诗谈》
柳柳州气质悍戾,其诗精英出色,俱带矫矫凌人意。文词虽掩饰些,毕竟不和平,使柳州得志,也了不得。柳文让韩,诗则独胜。
剑溪说诗
柳州歌行甚古,遒劲处非元、白、张、王所及。
剑溪说诗
八司马之才,无过刘、柳者,柳之胜刘,又不但诗文。其谪居自多怨艾意,而刘则无之。
《瀛奎律髓汇评》
陆贻典:子厚诗律细于昌黎,至柳州诸咏,尤极神妙,宣城、参军之匹。无名氏:柳州推激风骚,兼能精炼。
《雨村诗话》
柳子厚文配韩,其诗亦可配韩,在王摩诘、孟浩然、韦苏州之上,根柢厚,取精多,用物宏也。
《读雪山房唐诗钞》
十子而降,多成一幅面目,未免屡见不鲜,至刘、柳出,乃复见诗人本色,观听为之一变,子厚骨耸,梦得气雄,元和之二豪也。
昭昧詹言
柳子厚才又大于梦得,然境地得失,与梦得相似。
《唐七律隽》
昌黎文独步千古,而同时柳州与之抗衡,韩文雄而肆,柳文雅而健,然有伯仲之分也。至其诗则不然,韩诗雄而刻,柳诗雅而洁,柳州当弟视盛昌黎矣。柳州五言上追彭泽、下匹左司,昌黎惟琴操最为高古,余诗则多芜音累句,张籍、王建一流入耳。虽甚奡兀刻划,实开宋人蹊径,近世俱尊宋诗而并尊宋诗之祖,位置杜陵之上矣。而柳州诗则无人齿及,因录之。
《岘佣说诗》
柳子厚幽怨有得骚旨而不甚似陶公,盖怡旷气少,沉至语少也。《南涧》…作,气清神敛,宜为坡公所激赏。
《唐七律诗钞》
七律至大历间,开、宝浑厚之风鲜矣。……自是而降,作手寥寥,刘、柳起而精神为之一振。
三唐诗品
五言整饰,其源盖出任彦升,至其弛骋之作,则前尤所阻,宋元诗派此滥觞焉。七言造怀自喻,饶费苦吟,俊逸生新,神伤刻露,要外之储,韦以降,无愧一家之言。《淮雅》《贞符》,纯为文体,无复和音,虽精意求章,而丽则衰矣、《铙歌鼓吹》,犹存魏晋之遗。
《石遗室诗话》
柳州五言,大有不安唐古之意。胡应麟只举《南涧》一篇,以为六朝妙诣,不知其诸篇固酷摹大谢也。
刘保勋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5—986 【介绍】: 宋河南人,字修业。刘处让子。少好骑射,又颇能诗。十许岁随父署后唐新德军衙内都校。仕后周至工部员外郎。太宗雍熙中累官权御史中丞兼勾当差遣院。曹彬等受命征幽州,保勋以本官知幽州行府事,宋兵败,济拒马河,其马陷淖中,与子利涉俱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6—1010 【介绍】: 宋齐州人,字直道。第进士。调补安阳主簿。历知淄、饶州,皆有政绩。真宗咸平二年,累迁河东转运使,旋兼侍御史知杂事,劾李昌龄、董俨等,又举吴奋等堪任大郡,皆从之。官终膳部郎中。
全宋文·卷五八
范正辞(九三六——一○一○),字直道,齐州(治今山东历城)人。太祖时登第,太宗朝为国子博士,迁膳部员外郎,历江南转运副使等官。真宗即位,迁膳部郎中,出为河东转运使,后兼侍御史知杂事。《宋史》卷三○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7—1008 【介绍】: 宋宋州楚丘人,字天锡。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历通判银州。京师开金明池,以献诗擢右拾遗。知广州,不能以廉自守。至道二年,由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居位无所建明。真宗即位,加户部侍郎。坐交结王继恩,贬忠武军节度。
全宋文·卷六○
李昌龄(九三七——一○○八),字天钖,宋州楚丘(今山东曹县东南)人。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历判合州、银州。擢右拾遗、直史馆。后为淮南转运使,知广州。还,擢礼部郎中,为枢密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充户部使。淳化三年改度支使,拜御史中丞。至道二年,以本官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坐交结王继恩贬。后以秘书监致仕。大中祥符元年卒,年七十二。《宋史》卷二八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1—996 【介绍】: 宋沧州南皮人,字娲民。贾玭子。幼聪悟,六岁举童子科。十五岁举后周进士。累迁著作郎、直史馆。宋太祖建隆三年,为左拾遗。开宝八年,判太常礼院,评定礼文,损益称职。太宗淳化二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多荐引文士,然畏慎过甚,时论亦不之许。四年,出知澶州。至道初,拜礼部侍郎兼秘书监。曾集《神医普救方》千卷。有文集。
全宋诗
贾黄中(九四一~九九六),字娲民,沧州南皮(今属河北)人。六岁举童子科。十五岁举进士,仕后周为集贤校理、直史馆。宋太祖建隆三年(九六二)为右拾遗,历右补阙。开宝八年(九七五)通判定州。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知升州。五年入为知制诰。八年充翰林学士。端拱初加中书舍人兼史馆修撰。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参知政事,五年出知澶州。至道二年以疾卒,年五十六。有文集三十卷,已佚。《宋史》卷二六五有传,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一○○
贾黄中(九四一——九九六),字娲民,沧州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幼聪敏,六岁举童子科,十五岁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迁著作佐郎。太祖建隆三年,迁左拾遗,历左补阙,判太常礼院。太宗即位,迁礼部员外郎,知升州。会江南初平,黄中为政简易,奏上李氏宫中财宝直数百万。归阙,拜驾部员外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再知贡举,掌吏部选,加中书舍人。淳化二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以疾卒,年五十六。黄中素嗜文籍,多知台阁故事,有文集三十卷。《宋史》卷二六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2—999 【介绍】: 宋泉州南安人,字禹谟。陈洪进辟为功曹参军,掌笺奏。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复举进士登第。淳化初赵普留守西京,表为通判,委以府政。累迁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以与凶人赵赞素善,出知襄州,徙荆南府。真宗咸平中拜工部侍郎,卒。
全宋诗
刘昌言(九四二~九九九),字禹谟,泉州南安(今属福建)人。节度使陈洪进辟为功曹参军,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随洪进归宋。八年,举进士得第,迁保信、武信二镇判官。后迁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又出知襄州。至道二年(九九六),徒知荆南府。真宗咸平二年卒,年五十八。有文集三十卷(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七四),已佚。《宋史》卷二六七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一○一
刘昌言(九四二——九九九),字禹谟,泉州南安(今福建泉州市西)人。少笃学,文辞靡丽,陈洪进辟为功曹参军,掌笺奏。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及第。淳化初赵普留守西京,表为通判,委以府政。普卒,召对称旨,迁工部郎中。累迁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出知襄州,至道二年徙知荆南府,咸平初拜工部侍郎。二年卒,年五十八,赠工部尚书。《宋史》卷二六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1010 【介绍】: 宋河南人,字秉阳。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吉州。端拱中迁枢密直学士。淳化二年拜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秦州,历按诸寨,抚定羌戎,民感恩画其像祠之。至道三年,参知政事。真宗咸平初,罢政出知河阳。大中祥符中进户部尚书。卒谥恭肃。
全宋文·卷一○四
温仲舒(九四四——一○一○),字秉阳,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登太平兴国二年进士第。端拱初拜右正言。淳化二年擢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秦州,开渭南之地。连知凤翔、兴元、江陵等府。至道三年,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初,出知河阳,历知开封府、天雄军、河南府。景德中判审官院。大中祥符中官至户部尚书、判昭文馆大学士。三年卒,年六十七,谥恭肃。仲舒敏于应务,与寇准同进,人称「温、寇」。《宋史》卷二六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1007 【介绍】: 宋泽州晋城人,字永初。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通判戎州,以善政闻。真宗时,任川、峡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参预规画。召权御史中丞。出知杭、庐州,以疾久昏忘,不能治政,连徙汝、光二州。
全宋文·卷一○六
宋太初(九四六——一○○七),字永初,泽州晋城(今山西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历判戎州、晋州、成都府。淳化间为监察御史、京西转运副使、河东转运使。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真宗嗣位,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咸平中,任川陕四路都转运使,权御史中丞,出知庐、汝、光等州。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著有《简谭》三十八篇。《宋史》卷二七七有传。
王继英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1006 【介绍】: 宋开封祥符人。少从赵普给笔札,后补中书省官。真宗即位,为引进使。景德二年,累官枢密使。从真宗至澶州,契丹请和,诹访经略,多所参预。卒谥恭懿。
袁逢吉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1014 【介绍】: 宋开封鄢陵人,字延之。精于经术。太祖开宝八年擢《三传》第。为清江尉,寻除丰城令。太宗端拱初,迁国子博士、度支推官。淳化间出任西京转运使,转水部郎中。真宗咸平时为京东转运使。连知福、江、陈、襄四州。大中祥符中,以逮事太祖,拜鸿胪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1012 【介绍】: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正臣。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累除秘书丞,出为两浙转运使。魏庠知苏州,恃恩不法,为致尧劾罢。徙知寿州,转太常博士。性刚率,好言事,前后屡上章奏,辞多激讦。真宗时,历知泰、泉、苏、扬、鄂五州,官终户部郎中。有《仙凫羽翼》、《广中台志》、《清边前要》、《西陲要纪》、《直言集》等。
全宋诗
曾致尧(九四七~一○一二),字正臣,抚州南丰(今属江西)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迁著作佐郎、直史馆。改秘书丞,出为两浙转运使。后历知寿、泰、泉、苏、扬、鄂等州。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卒,年六十六。《宋史》卷四四一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一三○
曾致尧(九四七——一○一二) 字正臣,抚州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为符离主簿、梁州录事参军,迁著作佐郎,直史馆,改秘书丞。出为两浙转运使,历知寿、泰、泉、苏、扬、鄂等州。大中祥符五年卒,年六十六,赠谏议大夫。著有《仙凫羽翼》三十卷、《广中台志》八十卷,《清边前要》五十卷、《西陲要纪》十卷,《为臣要纪》三卷,文集十卷。欧阳修作有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一《文苑传》三有传。
雷有终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1005 【介绍】: 宋同州合阳人,字道成。雷有邻弟。以荫补汉州司户参军,署莱芜尉。以揭发知监奸赃,代知监事。召为大理寺丞。历户部、度支、盐铁副使,江南、岭外茶盐制置使。李顺起事,官峡路随军转运使、同知兵马事,调遣军备,规划战事。累拜泸州观察使、知益州,镇压王均起事。契丹南侵,以并代副都部署率兵援真宗亲征。召拜宣徽北院使、检校太保。
全宋文·卷一三○
雷有终(九四七——一○○五),字道成,同州合阳(今陕西合阳)人。以父德骧荫补官。太平兴国中知密州,徙淮南转运副使。后历度支、盐铁副使,领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路茶盐制置使。李顺起义时,命为峡路随军转运使、同知兵马事。拜右谏议大夫,知益州。改知许州、并州。真宗立,加工部侍郎,知审刑院,授户部使。王均据蜀叛,朝廷以有终为泸州观察使,知益州,兼川、陕两路招安捉贼事。事平,加保信军节度观察留后。景德初徙并代副都部署。召拜宣徽北院使、检校太保。二年七月卒,年五十九。《宋史》卷二七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7 【介绍】: 宋歙州歙县人,字子臧。五代南唐进士。入宋,为少府监丞,预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改著作佐郎。副王佐使高丽,以善于应对称。真宗咸平中累迁知审刑院,授御史中丞。官至刑部侍郎、集贤院学士。有集。
全宋诗
吕文仲(?~一○○七?),字子臧,歙州新安(今安徽歙县)人。南唐进士,调补临川尉,再迁大理评事。入宋为少府监丞,预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历翰林侍读、直御书院,关西巡抚使、御史中丞。真宗景德三年(一○○六),迁工部侍郎,未几卒。有集十卷,已佚。《宋史》卷二九六有传。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8—1007 【介绍】: 宋济州钜野人,字元吉。太宗太平兴国初进士。历大理评事、殿中侍御史、起居舍人。至道初,拜右谏议大夫、知审官院。真宗时累拜工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不喜趋竞,所至无显誉,备顾问不能有所启发。
全宋诗
吕祐之(九四七~一○○七),字元吉,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初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洋州。淳化初,直昭文馆,知制诰。至道初,拜右谏义大夫,在审官院。真宗时历和襄、升州,擢翰林侍读学士。后为集贤院学士,迁刑部侍郎。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一。有集三十卷,已佚。《宋史》卷二九六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一八
吕祐之(九四七——一○○七),字元吉,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平兴国初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历殿中侍御史,知贝州,换右补阙,同判吏部南曹,迁起居舍人。淳化初,判户部勾院,直昭文馆,知制诰。至道初,拜右谏议大夫、知审官院,出知襄州、寿州。真宗即位,复知襄州,移升州。后拜工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一。有集三十卷。见《宋史》卷二九六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