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陕 → 陜陕”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421,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长春
禹穴
秦川
丹山
汉中
骊山
洛水
荆山
河西
王城
梨园
西人
白虎
雁塔
昭陵
《漢語大詞典》:长春(長春)
(1). 三国 魏 宫门名。文选·左思〈魏都赋〉:“西闢 延秋 ,东启 长春 。” 张载 注:“端门之外,东有 长春门 ,西有 延秋门 。”
(2). 唐 行宫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大荔县 境内。始建于 北周 ,废于 五代 。 唐 杜甫 《题郑县亭子》诗:“云断 岳莲 临大路,天晴宫柳暗 长春 。” 仇兆鳌 注:“唐书: 同州 朝邑县 有 长春宫 。《寰宇记》: 周 宇文护 所筑。《旧书》: 高祖 起义,大军济 河 ,舍於 长春宫 。”
(3).仙酒名。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酒非洞里之长春,乐乃尘中之菲艺。”
(4).指君王的生日。 明 张居正 《圣寿节贺表》五:“命协贞符,万载仰长春之庆。”
(5).见“ 长春子 ”。
《漢語大詞典》:长春子(長春子)
元 丘处机 ,自号 长春子 。 成吉思汗 曾召见于 西域 ,封为大宗师,赐号 长春真人 ,命总领道教。见《元史·释老传·丘处机》。亦省称“ 长春 ”。 明 高启 《赠丘老师》:“ 长春 之孙自仙骨,袖有蟠桃食遗核。”
《國語辭典》:禹穴  拼音:yǔ xuè
地名:(1)在浙江省绍兴县宛委山,相传为禹藏书之所。也称为「禹井」。(2)在陕西省洵阳县东,相传禹决汉水时居此。
《國語辭典》:秦川  拼音:qín chuān
1.河川名。源出甘肃省清水县的汤峪,西南流纳后川河,注入渭水。
2.地名。今陕西、甘肃二省。
《漢語大詞典》:丹山
(1).南方当日之地。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非 丹山 之赫曦,闻琴瑟之空音。”参见“ 丹穴 ”。
(2).古谓产凤之山名。《吕氏春秋·本味》:“ 流沙 之西, 丹山 之南,有凤之丸, 沃 民所食。”《说唐》第十三回:“凤翅展 丹山 ,天下咸欣瑞兆。”参见“ 丹穴 ”。
(3).山名。在今 湖北 宜都县 西。北堂书钞卷一五一引 晋 袁山松 《宜都记》:“郡西北四十里有 丹山 。山间时有赤气笼林,岭如丹色,因名 丹山 。”
(4).地名。指 丹州 ,在今 陕西 宜川县 东北。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校战 丹山 ,移营 白璧 。” 倪璠 注:“ 丹山 , 丹州 。”
《國語辭典》:丹穴  拼音:dān xuè
产丹砂之处。《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而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
《國語辭典》:汉中(漢中)  拼音:hàn zhōng
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秦岭与大巴山之间,汉水流贯其间。
《國語辭典》:骊山(驪山)  拼音:lí shān
山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的东南。周幽王死于山下,秦始皇葬于此,山下有温泉,唐明皇置温泉宫,后改名为华清宫。也称为「丽山」、「丽戎之山」。
《國語辭典》:洛水  拼音:luò shuǐ
河川名:(1)源出于陕西省雒南县冢岭山,东南流入河南省境内,至巩县洛口入黄河。也称为「雒水」。(2)源出陕西省定边县东南白于山,至朝邑县入渭河。南北直贯陕西省中部,与渭河并为陕西省二大重要河流。也称为「北洛水」。
《國語辭典》:荆山(荊山)  拼音:jīng shān
山名:(1)位于山东省诸城县东北,也称为「荆台山」。(2)位于河南省禹县西北。(3)位于河南省阌乡县南。也称为「覆釜山」。(4)位于安徽省芜湖县东南。(5)位于安徽省怀远县西南。(6)位于湖北省南漳县西。
《國語辭典》:河西  拼音:hé xī
泛指黄河以西的地区,包括今陕西、甘肃两省,绥远鄂尔多斯,宁夏额济纳、阿拉善等旗。也作「河右」。
《國語辭典》:王城  拼音:wáng chéng
都城、京城。唐。戴叔伦 送少微上人入蜀诗:「世俗多离别,王城几日还?」宋。苏轼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诗三首之一:「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國語辭典》:梨园(梨園)  拼音:lí yuán
唐玄宗时训练培养乐工的地方。《新唐书。卷二○二。文艺列传中。王维》:「禄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后泛称戏班为「梨园」。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四出:「那些梨园旧曲,都不耐烦听他。」
《國語辭典》:西人  拼音:xī rén
1.春秋时代指周朝京师的人。《诗经。小雅。大东》:「西人之子,粲粲衣服。」唐。孔颖达。正义:「西人,京师人也。」
2.宋代指西夏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予在南郑,见西陲俚俗谓父曰老子。……乃悟西人所谓大范老子、小范老子,盖尊之为父也。」
3.今指欧美各国的人。如:「西人习惯喝咖啡,东方人则喜欢饮茶。」
《國語辭典》:白虎  拼音:bái hǔ
1.神话传说中的野兽。《诗经。召南。驺虞》:「于嗟乎驺虞。」汉。毛亨。传:「驺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
2.星名。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的总称。
3.中国神话或星相家所说的凶神。《水浒传》第三七回:「才离黑煞凶神难,又遇丧门白虎灾。」《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白虎临身日,临身必有灾。」
4.俗称无阴毛之女子。
《國語辭典》:白虎观(白虎觀)  拼音:bái hǔ guàn
汉代的宫殿。汉章帝时曾会集大夫、博士、儒生等多人于此地讲议五经同异。《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于是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
《國語辭典》:雁塔  拼音:yàn tǎ
座落于今陕西省长安县南的塔楼。旧有雁塔二座;一在慈恩寺,称为「大雁塔」;一在荐福寺,称为「小雁塔」。
《國語辭典》:昭陵  拼音:zhāo líng
1.唐太宗的陵墓。位于今陕西省醴泉县东北的九嵏山主峰内。
2.宋仁宗的代称。仁宗葬于永昭陵,故宋人亦称仁宗为「昭陵」。
3.明穆宗的陵墓。位于河北省昌平县大峪山东。为明十三陵之一。
4.清太祖皇太极和孝端大皇后的陵墓。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北郊。也称为「北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