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无限(無限)  拼音:wú xiàn
无穷尽。《三国演义》第八回:「布欣喜无限,频以目视貂蝉。」《红楼梦》第五四回:「众人听了,都知道他素日善说笑话,最是他肚内有无限的新鲜趣谈。」
《國語辭典》:自由  拼音:zì yóu
1.依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不受外力拘束或限制。《大宋宣和遗事。亨集》:「适间听谏议表章,数朕失德,此章一出,中外咸知,一举一动,天子不得自由矣!」《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因是父母在,不敢自由。」
2.指在《宪法》上或法律保障不受国家或他人干涉的权利。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
《國語辭典》:无方(無方)  拼音:wú fāng
1.无定例、无定规。《礼记。檀弓上》:「事亲有隐无犯,左右就养无方。」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讔》:「夫心险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欢谑之言无方。」
2.无定类、无一定的方向。《孟子。离娄下》:「汤执中,立贤无方。」《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前代立贤无方,如版筑之士、鼓刀之叟,垂光简策者不可胜举。」
3.无限、无极。《庄子。天运》:「动于无方,居于窈冥,或谓之死,或谓之生。」
4.不得法。《谷梁传。昭公十九年》:「就师学问无方,心志不通,身之罪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镕裁》:「立本有体,意或偏长;趋时无方,辞或繁杂。」
《國語辭典》:有限  拼音:yǒu xiàn
为数不多。南朝陈。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散有限之微财,供无期之久客。」《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以后晓得家业有限,看见别人经商图利的,时常获利几倍,便也思量做些生意。」
《國語辭典》:禁止  拼音:jìn zhǐ
1.制止、不许。《三国演义》第六九回:「辂自幼便喜仰视星辰,夜不能寐。父母不能禁止。」
2.拘禁在一定地方,管制其行动出入。《北齐书。卷二○。慕容绍宗传》:「便禁止绍宗,数日方释。」《梁书。卷五六。侯景传》:「景闻之大怒,送小庄严寺禁止,不听出入。」
《漢語大詞典》:禁止令行
同“ 令行禁止 ”。 谓施禁则止,出令则行。 清 魏源 《〈圣武记〉叙》:“五官强,五兵昌,禁止令行,四夷来王,是之谓战胜於庙堂。”
《國語辭典》:局促  拼音:jú cù
1.器量狭小。《文选。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2.空间狭小。三国。魏。阮籍〈元父赋〉:「故其城郭,卑小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3.不安适的样子。《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那假公子在席上自觉局促,本是能饮的,只推量窄,夫人也不强他。」也作「局促」、「跼促」。
4.短促。《北史。卷四五。夏侯道迁传》:「人生局促,何殊朝露,坐上相看,先后间耳。」
《國語辭典》:局促(侷促)  拼音:jú cù
1.形容器量狭小。如:「你这样心胸局促的人,是无法成大器的。」也作「局促」、「跼促」。
2.形容空间狭小。如:「这房间太局促,能不能换一间大一点的?」也作「局促」、「跼促」。
3.形容不安适的样子。如:「他鲜少上台说话,难免感到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國語辭典》:跼促  拼音:jú cù
1.器量狭小。也作「局促」、「局促」。
2.空间狭小。也作「局促」、「局促」。
3.不安适的样子。也作「局促」、「局促」。
《漢語大詞典》:迫于
受到某种压力或限制。例如:迫于贫困,不得不住在别人家里。
《國語辭典》:不拘  拼音:bù jū
1.不必拘守。如:「此次作文比赛,文白不拘。」晋。干宝 晋纪总论:「而世族贵戚之子弟,陵迈超越,不拘资次。」
2.不论、不管、无论。《金瓶梅》第四○回:「有钱老婆嘴光,无时孩子乱叫,不拘谁家衣裳,且交印铺睡觉。」《红楼梦》第四三回:「我想,往年不拘谁作生日,都是各自送各自的礼,这个也俗了,也觉很生分似的。」
《國語辭典》:束缚(束縛)  拼音:shù fú
1.缠绕裍绑。《国语。齐语》:「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只见女墙边虚搠旌旗,无人守护,又见军士腰下各束缚包裹。」
2.拘束、限制。如:「他终于打破礼教的束缚,勇敢的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吕氏春秋。季春纪。论人》:「意气宣通,无所束缚,不可收也。」
《國語辭典》:拘束  拼音:jū shù
1.不自由、不自在。《红楼梦》第三二回:「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
2.拘谨、不活泼。《晋书。卷八○。王羲之传》:「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3.管束限制。《晋书。卷五三。悯怀太子传》:「殿下诚可及壮时极意所欲,何为恒自拘束?」
《國語辭典》:牢笼(牢籠)  拼音:láo lóng
1.关鸟兽动物的器具。也作「劳龙」。
2.引申为涵盖、包括。《文选。左思。魏都赋》:「经始之制,牢笼百王。」唐。柳宗元 愚溪诗序:「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也作「劳笼」。
3.比喻束缚、控制。如:「他不为旧礼教所牢笼。」
4.骗人的圈套。元。王晔《桃花女》第四折:「怎知你逞尽顽凶,设就牢笼。」《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牢笼巧设美人局,美人原不是心腹。」
5.笼络。《三国演义》第三二回:「今又封赏吕旷、吕翔,带去军中,此乃牢笼河北人心。」
6.掩盖、盖过。《周书。卷四一。庾信传》:「唯王褒、庾信奇才秀出,牢笼于一代。」
《国语辞典》:不限  拼音:bù xiàn
没有限制。如:「不限年龄」、「不限身高」。
《國語辭典》:禁锢(禁錮)  拼音:jìn gù
1.旧时指阻绝人仕宦之途。《汉书。卷七二。贡禹传》:「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
2.监禁。如:「他将自己禁锢在房中已有多日,长此下去,怎么得了!」
3.限制。如:「思想禁锢」。
《漢語大詞典》:自画(自畫)
自己限制自己。 明 文徵明 《送周君振之宰高安叙》:“ 振之 行矣,其无以乡贡自画。” 清 谭嗣同 《仁学》十七:“ 孔子 曰:下学而上达。未有可以躐等而蹴几,亦何可以中止而自画也。” 梁启超 《新民说·论进步》:“纵横四顾,常觉有上天下地,唯我独尊之概。始而自信,继而自大,终而自画。” 章炳麟 《复仇是非论》:“余向者所称説,固非以民族主义自画而已,人我法我,犹谓当一切除之。”
分類:自己限制
《國語辭典》:冲破(衝破)  拼音:chōng pò
突破。如:「冲破敌阵」、「冲破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