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上陈(上陳)
向尊长陈述。 唐 柳宗元 《为户部王叔文陈情表》:“进退穷蹙,昧死上陈。”《水浒传》第九八回:“ 叶清 望 宋江 磕头不已,道:‘某有机密事,乞元帅屏退左右,待 叶 某备细上陈。’” 郭孝成 《直隶革命记》:“目睹实情,用敢冒死上陈。”
《漢語大詞典》:言功
谓陈述功绩。 北周 庾信 《周五帝歌》之二:“敢用明礼,言功上神。”
分類:陈述功绩
《漢語大詞典》:条上(條上)
谓备文向上陈述。《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后汉书·袁安传:“ 安 到郡,不入府,先往案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 宋 苏轼 《与孙知损运使书》:“策无良於此者矣,所条上数事亦甚稳帖。” 清 陈梦雷 《李葆甫传》:“里中有执政家居者,先生条上便宜十餘事,皆中当世切务,执政者异之,而时事已不可为矣。”
《漢語大詞典》:奏言
向皇帝陈述。汉书·魏相传:“御史大夫 朝错 时为太子家令,奏言其状。”东观汉记·明帝纪:“ 长水 校尉 樊鯈 奏言:‘先帝大业当以时施行。’”
分類:陈述帝王
《漢語大詞典》:述事
(1).陈述往事;叙事。史记·太史公自序:“故述往事,思来者。”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 武帝 获麟, 迁 以为述事之始。”《南齐书·崔祖思传》:“述事之徒,褒諛为体。世无 董狐 ,书法必隐;时闕 南史 ,直笔未闻。”
(2).继续前人的事业。 宋 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然臣以谓陛下念祖宗艰难之功,必思所以持盈守成;慕 神考 劬劳之德,必思所以继志述事。”清史稿·高宗纪一:“朕以继志述事之心,际重熙累洽之后,欲使海澨山陬,俱沾大泽。”
《漢語大詞典》:奏书(奏書)
(1). 汉 时在诸侯王国中,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战国 以前,君臣同书; 秦 汉 立仪,始有表奏,王公国内,亦称奏书。”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奏之为言进也,於天子曰奏,於王公曰奏书,於公府曰奏记。”
(2).泛指奏章。 宋 王安石 《王中甫学士挽词》:“同学 金陵 最少年,奏书曾用牘三千。”
(3).臣下向君主进呈文书。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臣拜稽首,退而奏书於陛下。”
(4).丛辰名。为岁之贵神,主奏记与伺察。一说为水神,是岁君的谏臣。《协纪辨方书·义例一·奏书》:“《广圣历》曰:‘奏书者,岁之贵神也,掌奏记,主伺察。’…… 曹震圭 曰:‘奏书者,水神也,为岁君之諫臣。’”
《國語辭典》:备陈(備陳)  拼音:bèi chén
详细诉说。《西游记》第一八回:「行者将那请菩萨施变化降妖的事情,备陈了一遍。」
《漢語大詞典》:具述
备述,详细陈述。太平广记卷四七四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木师古》:“僧徒皆惊 师古 之犹存,询其来由, 师古 具述其状,徐徐拂衣而起。”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鸱夷子见黜:“使 子皮 居 严子陵 之上, 季真 寘 张子同 之列,则有不可者。故具述之,覬来者知予之不敢苟,而高士之尤可贵也。”
《國語辭典》:面陈(面陳)  拼音:miàn chén
当面陈述。如:「详情容当面陈。」也作「面称」。
《漢語大詞典》:进状(進狀)
(1).呈上陈述事实的文书。新唐书·百官志三:“中书门下五品以上及诸司长官,谢於正衙,復进状谢於侧门。” 唐 王建 《和胡将军寓直》:“进状直穿金戟槊,探更先傍玉鉤栏。”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习禅五·藏廙:“至 乾寧 中,僧 神赞 进状,乞追謚号塔名。”
(2).特指呈上诉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 潘公 、 潘婆 死认定了 姚 家藏了女儿,叫人去接了儿子来家,两家都进状,都准了。”《禅真逸史》第二一回:“再説 尤二仁 父子商议,次早府中进状,但不识二少年名姓,难以行词。”《后水浒传》第十四回:“ 董敬泉 即吩咐心腹伴当备了一副厚礼,到 开封府 进状。”
《漢語大詞典》:申陈(申陳)
申报陈述。 宋 苏辙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检会前后累据 京东 、 京西 、 淮南路 转运…… 定州 、 河阳 、 潁昌府 各申陈,据旧吏人词讼,不请雇钱,事理不均。”
分類:申报陈述
《國語辭典》:建白  拼音:jiàn bó
1.提出陈述和建议。《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
2.建树。《儒林外史》第八回:「通政司是个清淡衙门,家兄在那里浮沉著,绝不曾有甚么建白,却是事也不多。」
《漢語大詞典》:手启(手啓)
(1).书札。《三国演义》第三六回:“﹝ 程昱 ﹞待 徐母 如亲母;时常馈送物件,必具手啟。 徐母 因亦作手启答之。”
(2).书信用语。用于具名之后,表示亲手陈述。如:某某手启。
《漢語大詞典》:献议(獻議)
陈述意见;建议。 唐 李绛 《兵部尚书王绍神道碑》:“显持世权,阴行相事,造膝承顾,沃心献议。”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 寳元 、 康定 间,人有献议,取滉柱可得良材数十万。 杭 帅以为然。”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一位杂志编辑先生某甲,献议先将原稿送给官厅,待到经过检查,得了许可,这才付印。” 茅盾 《路》五:“用一个冷笑回答了 华 这献议, 郁 再踱方步。”
《國語辭典》:申状(申狀)  拼音:shēn zhuàng
古时向上级陈述事实的文书。《水浒传》第三四回:「黄信写了申状,叫两个军教头目,飞马报与慕容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