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21
典故
9
词典
489
佛典
9
其它
14
共521,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景附
趋附
款附
附枝
疏附
收附
来附
附状
未附
党附
附众
附著
附上
附离
附权
《漢語大詞典》:
景附
如影附身。比喻依附密切。
《
汉书·叙传上
》
:“其餘猋飞景附,煜霅其间者,盖不可胜载。”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
:“三千景附,八百不谋。” 清
曾国藩
《送唐先生南归序》
:“每一先生出,则有党徒景附。”
分類:
喻依
依附
密切
《國語辭典》:
趋附(趨附)
拼音:
qū fù
趋承附随。《宋史。卷三四七。李昭传》:「与今之人友,或趋附而陷于祸,吾宁与十者友,久益有味也。」
分類:
趋附
趋承
趋奉
依附
《國語辭典》:
款附
拼音:
kuǎn fù
诚心归附。《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高祖历试中外,素树恩德,及是结纳豪杰,众多款附。」
分類:
诚心
诚心归附
归附
《漢語大詞典》:
附枝
树木的分枝。
《
汉书·萧望之传
》
:“附枝大者贼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
《
后汉书·张堪传
》
:“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张君 为政,乐不可支。’” 唐
权德舆
《寄侍御从舅初免职归东山》
诗:“落落幽涧松,百尺无附枝。”
分類:
树木
分枝
《漢語大詞典》:
疏附
使疏远者亲附。 宋
叶适
《余顷为中塘梅林诗他日来游复作》
:“初如别逃 秦 ,疏附耻独贤。” 明
李贽
《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后论
》
:“夫圣王之王也,居为后先疏附,出为奔走御侮,曷有二也。”
分類:
疏远
亲附
《漢語大詞典》:
收附
使归附。
《元典章·兵部四·入递》
:“本部参详亡 宋 收附以来,诸国悉平。”
《
元史·外夷传三·瑠求
》
:“﹝ 吴志斗 ﹞以为若欲收附,且就 澎湖 发船往諭。”
分類:
归附
《國語辭典》:
来附(來附)
拼音:
lái fù
前来归顺。《孔子家语。卷一○。王言解》:「近者悦服,远者来附,政之治也。」《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靡不奔走贡献,欢忻来附。」
分類:
归顺
依附
归附
附着
《漢語大詞典》:
附状(附狀)
敬称对方的来函。 唐
韩愈
《答魏博田仆射书》
:“赞善十一郎行,已附状,伏计寻上达。” 宋
欧阳修
《与尹师鲁书》
之三:“两路地壤相接,幸时文字往还,然闕附状。”
分類:
敬称
来函
《韵府拾遗 遇韵》:
未附
周书尉迟迥传:迥明赏罚,布恩威,绥缉新邦,经略未附,夷夏怀而归之。
《漢語大詞典》:
党附(黨附)
(1).结党阿附。
《
后汉书·马融传论
》
:“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貲之躯,终以喜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
《
明史·阉党传·焦芳
》
:“当 刘瑾 时,廷臣党附者甚众。” 林纾
《与姚叔节书》
:“近者其徒某某,腾譟於京师,极力排媢 姚氏 ,昌其师説,意可以口舌之力,挠衊正宗,且党附於目録之家,矜其淹博,谓古文之根柢在是也。”
(2).指党徒。 唐
张鷟
《
朝野佥载
》
卷三:“其妻 董氏 諫止之曰:‘ 俊臣 ,国贼也,势不久,一朝事败,党附先遭。’”
分類:
结党
党徒
阿附
《漢語大詞典》:
附众(附衆)
使众人归附。
《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
:“ 穰苴 虽 田 氏庶孼,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 汉 王符
《
潜夫论·劝将
》
:“智以折敌,仁以附众。”
分類:
众人
归附
《国语辞典》:
附著
拼音:
fù zhuó
依附、黏著。《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迫胁诸小种,附著者稍众,莫须之属不轻得离也。」《老残游记》第一二回:「一面走著,觉得脸上有样物件附著似的。」
分类:
附著
依附
黏著
《漢語大詞典》:
附上
(1).对君上随声附和。 汉
荀悦
《
申鉴·政体
》
:“以苛为密,以利为公,以割下为能,以附上为忠,此叛国之风也。”
(2).书信用语。附带奉上。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
:“附上稿一篇,可用与否,仍希裁夺。”
分類:
附上
书信
书信用语
君上
信用
随声附和
附带
奉上
《漢語大詞典》:
附离(附離)
(1).附着,依附。
《
庄子·骈拇
》
:“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 成玄英 疏:“离,依也。” 宋
叶适
《朝议大夫蒋公墓志铭》
:“胜流者有所激发以厉其节,平进者无所附离而行其志。” 清
沈珩
《〈原诗〉叙》
:“诗自 唐 以后迄於 有明 ……偏畸间出,餘子或附离以起,亦不数数称也。”
(2). 突厥 族对卫士的称呼。
《
北史·突厥传
》
:“侍卫之士,谓之附离,夏言亦狼也。”
《
新唐书·突厥传上
》
:“卫士曰附离。”
分類:
附着
突厥
依附
卫士
称呼
《漢語大詞典》:
附权(附權)
依附权贵。 明
沈德符
《
野获编·吏部二·言官例转反诘
》
:“ 赵 初议假王时,意在存 楚 ,偶与 四明 暗合,初非有心附权。”
分類:
依附
附权
权贵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