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21
典故
9
词典
489
佛典
9
其它
14
共489,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23
24
25
26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随声附和
勋附
驯附
窨附
悬疣附赘
依草附木
依艹附木
显附
跣附
销附
形影相附
蹑足附耳
攀萝附木
鳞鸿附便
趋权附势
《國語辭典》:
随声附和(隨聲附和)
拼音:
suí shēng fù hè
自己没有主见,只能迎合他人的意见。《文明小史》第五○回:「底下便鬨然叫起好来。劳航芥虽是不懂,却要随声附和,把巴掌拍得一片声响。」《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八回:「众人也有随声附和的,说得薇园心中没了主意,究不知他是甚么,卖甚么药。」
分類:
随声附和
自己
无主
主见
跟着
《國語辭典》:
勋附(勛附)
拼音:
xūn fù
贵戚近臣。《梁书。卷三八。贺琛传》:「贵者多畜妓乐,至于勋附若两掖,亦复不闻家有二八,多畜女妓者。」
分類:
贵戚
近臣
《漢語大詞典》:
驯附(馴附)
驯服并依附。
《
南史·孝义传上·孙法宗
》
:“遂衰絰终身,常居墓所,山禽野兽,皆悉驯附。”
分類:
驯服
依附
《漢語大詞典》:
窨附
思忖;揣度。 元
秦竹村
《行香子·知足》
套曲:“手搭在心头窨附,二顷负郭田,对山三架屋……充飢煮蕨薇,遇冷添紬絮,便是我生平所欲。”
分類:
思忖
揣度
《漢語大詞典》:
悬疣附赘(懸疣附贅)
比喻累赘无用之物。语本
《
庄子·大宗师
》
:“彼以生为附赘县疣,......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 明
胡应麟
《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
:“惜也附以 穰苴 纵横诡诞之习,参伍於仁义礼乐之中,悬疣附赘,特已甚焉。”亦省作“ 悬疣 ”、“ 悬附 ”。 宋
陆游
《秋兴》
:“此世极知同逆旅,吾身亦自是悬疣。” 明
唐顺之
《镇江丹徒县洲田碑记》
:“故洲之争未已,而新洲之争又起,於是 丹徒 之视 芦洲 ,如悬疣枝指之着体。”
《
红楼梦
》
第七八回:“余犹桎梏而悬附兮,灵格余以嗟来耶?”
分類:
累赘
无用
《國語辭典》:
依草附木
拼音:
yī cǎo fù mù
1.精灵鬼怪附著于草木上为非作歹。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精与魅不同,山魈厉鬼,依草附木而为祟。」
2.比喻依仗他人的权势地位。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著俺家名姓,做这等事情的。」也作「倚草附木」。
分類:
迷信
托名
妖魔鬼怪
攀附
为非作歹
《漢語大詞典》:
依艹附木
见"依草附木"。
《漢語大詞典》:
显附(顯附)
显明切近。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体性
》
:“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
分類:
显明
切近
《漢語大詞典》:
跣附
见“ 跣跗 ”。
《漢語大詞典》:
跣跗
露出脚背。犹赤脚。 汉
王充
《
论衡·宣汉
》
:“古之跣跗,今履高舃。”跗,一本作“ 附 ”。
分類:
露出
脚背
赤脚
《漢語大詞典》:
销附(銷附)
注销并加附记。
《元典章·吏部七·公事》
:“以诸司所行公事置簿,排日随时,朱出墨入,逐件销附。”
《元典章·户部八·盐课》
:“仍将盐仓元关客名、盐数、卖过花名、月日、收到官钱数目,随於前簿本客名下销附。”
分類:
注销
附记
《漢語大詞典》:
形影相附
同“ 形影相依 ”。 明
李东阳
《奉谦斋徐先生书》
:“今已决策於此,又念贱父子二人形影相附,别无子弟可将事者。”
《国语辞典》:
蹑足附耳(蹑足附耳)
拼音:
niè zú fù ěr
语本《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踩人足以示意,附耳说悄悄话。《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汉张良蹑足附耳,东方朔洗髓伐毛。」
分类:
附耳
足以
示意
《国语辞典》:
攀萝附木(攀萝附木)
拼音:
pān luó fù mù
形容道路崎岖,必须藉助攀爬的力量才能前进。《初刻拍案惊奇》卷四:「韦十一娘以手指道:『此是云冈,小庵在其上。』引了程元玉攀萝附木,一路走上。」也作「攀藤附葛」。
分类:
道路
崎岖
必须
藉助
攀爬
力量
量才
才能
前进
《国语辞典》:
鳞鸿附便(鳞鸿附便)
拼音:
lín hóng fù biàn
比喻书信往来,相互连络。晋。傅咸〈纸赋〉:「若乃六亲乖方,离群索居,鳞鸿附便,援笔飞书。」
分类:
书信
信往
往来
相互
连络
《国语辞典》:
趋权附势(趋权附势)
拼音:
qū quán fù shì
比喻归附权势。明。杨珽《龙膏记》第十五出:「我只要趋权附势,那里管杀人媚人。」也作「趋炎附势」。
分类:
归附
附权
权势
十五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