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9,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附势
附递
附耳
亲附
因附
附火
景附
趋附
款附
附枝
疏附
收附
来附
附状
未附
《漢語大詞典》:附势(附勢)
阿附权势。书·仲虺之诰:“简贤附势,寔繁有徒。” 孔 传:“贤而无势则略之,不贤有势则附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公所赏鉴,抵附势之流。” 鲁迅 《集外集·我来说“持中”的真相》:“前者是无主意,不盲从,不附势,或者别有独特的见解。”
《漢語大詞典》:附递(附遞)
犹附呈。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癸亥,詔:‘外官有所陈事,并附递闻朝廷,毋得申御史臺。’”
《國語辭典》:附耳  拼音:fù ěr
靠近耳边小声说话。《淮南子。说林》:「附耳之言,闻于千里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只碍著轿夫。吴氏又附耳叮嘱。」
《漢語大詞典》:亲附(親附)
亲近依附。《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 汉 郑玄 注:“亲,谓使之相亲附。”《淮南子·兵略训》:“羣臣亲附,百姓和辑,上下一心,君臣同力。” 宋 曾巩 《熙宁转对疏》:“近者使之亲附,远者使之服从。”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 彭述文 ﹞提倡革命阅十年,地望益高,而亲附盖寡。”
《漢語大詞典》:因附
犹依附。文子·守真:“诚达性命之情,仁义因附也。” 三国 魏 曹丕 《答卞兰教》:“赋者,言事类之因附也;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也。”
分類:依附
《漢語大詞典》:附火
谓向火取暖。 唐 韩愈 《画记》:“坐而脱足者一人,寒附火者一人。” 宋 邵伯温 《邵氏闻见录》卷十八:“一日大雪…… 乐道 同母冻坐,日已过高,未饭。 子发 惻然,亟出买酒肉薪炭,往復同 乐道 母子附火饮食。”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卷中:“ 曹组 元庞 《题村学堂图》云:‘此老方捫蝨,众雏争附火。’”
分類:向火取暖
《漢語大詞典》:景附
如影附身。比喻依附密切。汉书·叙传上:“其餘猋飞景附,煜霅其间者,盖不可胜载。”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三千景附,八百不谋。” 清 曾国藩 《送唐先生南归序》:“每一先生出,则有党徒景附。”
《國語辭典》:趋附(趨附)  拼音:qū fù
趋承附随。《宋史。卷三四七。李昭󿻽传》:「与今之人友,或趋附而陷于祸,吾宁与十者友,久益有味也。」
《國語辭典》:款附  拼音:kuǎn fù
诚心归附。《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高祖历试中外,素树恩德,及是结纳豪杰,众多款附。」
《漢語大詞典》:附枝
树木的分枝。汉书·萧望之传:“附枝大者贼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后汉书·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张君 为政,乐不可支。’” 唐 权德舆 《寄侍御从舅初免职归东山》诗:“落落幽涧松,百尺无附枝。”
分類:树木分枝
《漢語大詞典》:疏附
使疏远者亲附。 宋 叶适 《余顷为中塘梅林诗他日来游复作》:“初如别逃 秦 ,疏附耻独贤。” 明 李贽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后论:“夫圣王之王也,居为后先疏附,出为奔走御侮,曷有二也。”
分類:疏远亲附
《漢語大詞典》:收附
使归附。《元典章·兵部四·入递》:“本部参详亡 宋 收附以来,诸国悉平。”元史·外夷传三·瑠求:“﹝ 吴志斗 ﹞以为若欲收附,且就 澎湖 发船往諭。”
分類:归附
《國語辭典》:来附(來附)  拼音:lái fù
前来归顺。《孔子家语。卷一○。王言解》:「近者悦服,远者来附,政之治也。」《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靡不奔走贡献,欢忻来附。」
《漢語大詞典》:附状(附狀)
敬称对方的来函。 唐 韩愈 《答魏博田仆射书》:“赞善十一郎行,已附状,伏计寻上达。” 宋 欧阳修 《与尹师鲁书》之三:“两路地壤相接,幸时文字往还,然闕附状。”
分類:敬称来函
《韵府拾遗 遇韵》:未附
周书尉迟迥传迥明赏罚布恩威绥缉新邦经略未附夷夏怀而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