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着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真魂
灵魂。迷信认为附着于人体而又主宰人体的非物质的东西。《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知府晓得其真魂已回,问他‘一向知道甚么?’”
《國語辭典》:附生 拼音:fù shēng
1.古时初考入府、州、县学,而无廪膳可领的生员,称为「附生」。《六部成语注解。礼部》:「附生:文学较优给有廪膳者,乃为正生员;其未得廪膳者,名曰附生。」也称为「附学生员」。
2.攀附而生。如:「菟丝与女萝都属附生性植物。」
《漢語大詞典》:朴属(樸屬)
(1).附着坚固貌。
《周礼·考工记序》:“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不朴属无以为完久也,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 郑玄 注:“朴属,犹附著坚固貌也。”
(2).指附着丛生貌。“芃芃棫朴” 汉 郑玄 笺:“白桵相朴属而生者,枝条芃芃然。”
《國語辭典》:返潮 拼音:fǎn cháo
1.阴雨天,空气中的湿度很大时,地面、墙壁和物品的表面有潮湿水气凝聚的现象,称为「返潮」。也作「反潮」。
2.退回去的潮水。南朝梁。
沈约 诗:「碣石送返潮,登罘礼朝日。」
《漢語大詞典》:闲树(閒樹)
亦作“间树”。 水气附着于树凝聚成冰。后亦称“ 木稼 ”、“ 树介 ”等。今称雾凇。“雨木冰” 唐 颜师古 注:“雨木冰者,气著树木结为冰也,今俗呼为间树。”旧谓为大臣将死的预兆。参阅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
《漢語大詞典》:猫鬼(貓鬼)
古代行巫术者畜养的猫。谓有鬼物附着其身,可以咒语驱使害人,因称。
《隋书·外戚传·独孤陁》:“ 陁 婢 徐阿尼 言,本从 陁 母家来,常事猫鬼。每以子日夜祀之。言子者鼠也。其猫鬼每杀人者,所死家财物潜移於畜猫鬼家。 陁 尝从家中索酒,其妻曰:‘无钱可酤。’ 陁 因谓 阿尼 曰:‘可令猫鬼向 越公 家,使我足钱也。’ 阿尼 便呪之归。”一本作“猫鬼”。
《隋书·后妃传·文献独孤皇后》:“后异母弟 陀 ,以猫鬼巫蛊,呪诅於后,坐当死。”
《國語辭典》:脱胶(脫膠) 拼音:tuō jiāo
1.原本用胶质黏在一起的物体脱落,使其不能相连的现象。如:「橡皮雨衣脱胶了。」
2.去掉附著在植物纤维上的胶质。
《漢語大詞典》:泼散(潑散)
(1).泼撒。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 淮 人岁暮家人宴集曰泼散。”参见“ 泼撒 ”。
(2).用水冲击物体,使上面的附着物散开。
《水浒传》第三二回:“把这冷水泼散了热血,取出肝来。”
《漢語大詞典》:泼撒(潑撒)
(1). 江淮 民间年终时家人宴集称“泼撒”。 唐
韦应物 《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诗:“田妇有嘉献,泼撒新岁餘。”
(2).亦作“ 泼洒 ”。将液体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
《小说选刊》1984年第1期:“河畔烧过的草地,黑乎乎的,像国画先生泼洒了成吨的墨汁。”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三回:“到底是大家姑娘出身,懂得规矩礼法,虽是一大罈子的 山西 老醋,搁在心上,却不肯泼撒出来。”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二:“猜他是个坏人,确是冤枉了他,倒像个土粮户……举动才那样地直率粗鲁,气象才那样地土苕,用钱也才那样地泼撒。”
《國語辭典》:卷须(卷鬚) 拼音:juǎn xū
由植物的叶或茎变形而成的柔软且具缠绕性的器官,用来攀附著其他物体以生长者。如豌豆、葡萄等皆有卷须。
《漢語大詞典》:贴伏(貼伏)
(1).紧贴着;黏附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梁彦》:“物缘袜而上,渐至股际。捉衣而撼摆之,黏据不可下。顷入衿底,爬抓腰胁。大惧,急解衣掷地。捫之,物已贴伏腰间,推之不动,掐之则痛,竟成赘疣。” 秦牧
《艺海拾贝·鲜荔枝和干荔枝》:“平时我们在海鲜市场上看到鲽鱼(比目鱼),我原猜想这种扁扁的像一只鞋底的鱼一定是贴伏在海底,行动极不灵活的。” 王西彦
《鱼鬼》:“塘水一寸一寸地低落了,塘塍边描绘出明显的年轮一般的纹圈,水草层次分明地贴伏在污泥里。”
(2).服帖;顺从。 徐志摩
《〈醒世姻缘传〉序》:“在它的跟前,一切伦理的道德的宗教的社会的习惯和迷信,都得贴伏的让路。”
《漢語大詞典》:瘿疣(癭疣)
赘疣。喻附着之物。 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 马科斯牟拉 以神话为言语之癭疣,是则然矣。”
《漢語大詞典》:固着
固定,附着。 蔡元培 《美术的起原》:“装饰可分固着的,活动的两种:固着的,是身上刻文及穿耳、镶唇等。活动的,是巾、带、环、镯等。”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为了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防止农民在荒年饥岁四处离散或起来造反, 李悝 还创‘平籴’法。”
《漢語大詞典》:柔莩
幼芽附着的种子薄膜。莩,种子皮壳内的膜,萌生后蒙在芽上。 南朝 宋 鲍照 :“柔莩爰秀,刚甲以解。”
《漢語大詞典》:节粉(節粉)
竹节旁附着的白色粉末。 元
马祖常 :“籜鳞穿石锦,节粉带书芸。”参阅 唐
李贺 “粉节涂生翠” 清 王琦 汇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