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摩陀  拼音:mó tuó
昏沉醉酒。明。周朝俊《红梅记》第二四出:「摩陀醉的个身躯重,俺打精神再把一座玉山高耸,搂抱著锦帐佳人做个夜夜红。」也作「磨拖」、「磨陀」。
《漢語大詞典》:头陀行(頭陀行)
佛教语。指佛教僧侣行头陀时,应遵守的住空闲处、常乞食、着百衲衣等十二项苦行。 唐 王维 《与苏卢二员外期游方丈寺而苏不至因有是作》诗:“共仰头陀行,能忘世諦情。” 赵殿成 笺注:“《大品》云, 须菩提 説法者受持十二头陀:一、作阿兰若;二、常乞食;三、衲衣;四、一坐食;五、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浆;七、冢间住;八、树下住;九、露地住;十、常坐不卧;十一、次第乞食;十二、但三大衣。”
《國語辭典》:须陀洹(須陀洹)  拼音:xū tuó huán
佛教修行者入圣道的果位之一。为声闻乘初果。證得须陀洹的人必不再投生三恶道,并且决定将会解脱轮回。须陀洹可分须陀洹向和须陀洹果。须陀洹向是指已入圣道,但还未达须陀洹果的境界。《大智度论》卷三:「弥勒佛随众心,为说种种法,有人得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也作「预流」。
《漢語大詞典》:须陀洹果(須陀洹果)
梵语的音译。意译为“预流”、“入流”。谓预入圣者之流。声闻乘四圣果之一,断除三界中的见惑,即证此果位。《〈百喻经〉序》:“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亦省称“ 须陀洹 ”。 晋 法显 佛国记:“ 瑠璃王 杀 释 种子, 释 种子先尽得须陀洹。”翻译名义集·三乘通号:“须陀洹:即入八圣道之流也。”参见“ 四果 ”。
《國語辭典》:陀螺  拼音:tuó luó
一种木头制的圆锥形玩具。下端有铁尖,绕上绳子,急甩出去,落地后就能在地上直立旋转。
《國語辭典》:崩陀(崩阤)  拼音:bēng zhì
崩塌、毁坏。《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宗庙崩陀,国家为虚,放戮圣贤,亲近谗夫。」
分類:塌毁败坏
《漢語大詞典》:婆陀
亦作“ 婆陁 ”。 倾斜不平。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豉法:“还作尖堆,勿令婆陀。”
分類:倾斜不平
《漢語大詞典》:陀满(陀滿)
复姓。 金 代有 陀满胡士门 。见金史·忠义传三
分類:复姓
《国语辞典》:普陀山  拼音:pǔ tuó shān
山名。位于浙江省定海县,为舟山群岛之一,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为观世音示现说法的道场。岛中大小寺院凡三百馀,佛塔十二座。是著名的佛教胜地。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二六。普陀》:「南海普陀山,梵云:『补怛落伽』或曰:『怛落伽』或曰:『补涅落伽』。音虽有殊,而译以汉文,则均为『小百华树山』。实则一海岛也。」也称为「普陀」、「普陀洛伽山」。
《韵府拾遗 歌韵》:私陀
述意篇吕公之相高帝世谓知人若私陀之视吾师未可同日
《漢語大詞典》:头陀碑(頭陀碑)
指 北齐 王屮 所著《头陀寺碑文》。 明 高启 《独游云岩寄周砥》诗:“雨餘烟中落日下,曳杖往读《头陀碑》。” 金檀 注引《姓氏英贤录》:“ 王屮 ,字 简栖 ,有学业,为《头陀寺碑文》,文词巧丽,为世所重。”
《漢語大詞典》:颓陀(頽阤)
(1).崩溃。 宋 叶适 《连州开楞枷峡记》:“及 梁山 頽阤,重人乃以为国君当自贬损,不敢言修治。”
(2).衰颓。 清 钱谦益 《史玉池太常六十序》:“士气頽阤,国论峭急。”
分類:衰颓崩溃
《國語辭典》:阿难陀(阿難陀)  拼音:ā nán tuó
人名。(?~西元前463)为梵语Ananda的音译。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后跟随佛陀出家,当佛的侍者二十五年。因为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漢語大詞典》:逶陀
盘曲蛇行貌。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赤鳞黄龙,逶陀结纠。”
分類:盘曲蛇行
《国语辞典》:薛延陀  拼音:xuē yán tuó
国名。崛起于漠北,先世为薛部与延陀部,同属敕勒部落,后薛灭延陀,遂改名为「薛延陀」。唐太宗时,封其首领乙失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树牙于郁督军山(今杭爱山东支),曾与回纥共助唐朝灭东突厥。贞观末,发生内乱,为李道宗联合回纥所灭。
《漢語大詞典》:倾陀(傾阤)
倒塌毁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洭水:“掘断连冈,流血成川,城因倾阤,遂即倾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