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64
典故
2
词典
262
共264,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持阻
讧阻
八阻
崇阻
挠阻
语吃气阻
抑阻
壅阻
宅幽势阻
万山修阻
推三阻四
五阻
匹配阻抗
痰热阻肺
千推万阻
《国语辞典》:
持阻
拼音:
chí zǔ
辅音发音过程的中间阶段。为发音时阻碍作用的持续,是发音器官形成阻碍到恢复正常状态之前的阶段。如发[p]音时,从双唇紧闭到张开之前,肌肉持续紧张,口腔完全闭塞的阶段,即为持阻阶段。
分类:
辅音
发音
中间
阶段
阻碍
持续
《國語辭典》:
讧阻(訌阻)
拼音:
hóng zǔ
因内心不服,而加以扰乱阻碍。宋。李刘《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一八。寺监贺聂宫教》:「方当楮币新旧之交承,颇觉中外人情之讧阻。」
分類:
惑乱
《骈字类编》:
八阻
魏书序纪:山谷高深,九难八阻。
《漢語大詞典》:
崇阻
高峻险阻。 三国 魏
曹丕
《浮淮赋》
:“仰嵓冈之崇阻兮,经东山之曲阿。”
分類:
高峻
峻险
险阻
《漢語大詞典》:
挠阻(撓阻)
阻挠。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
:“其寳税之权,操诸本国。虽至大之国,不能制小国之重轻;虽至小之国,不致受大国之挠阻。盖通行之公法使然也。”
分類:
阻挠
《漢語大詞典》:
语吃气阻(語吃氣阻)
谓说话结结巴巴,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形容情绪紧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辛亥革命·各省起义·四川光复》
:“ 传善 平日甚利口,今慑於民气,语吃气阻,愿书同盟誓约,与 荣嘉 皆剪髮缴印降。”
分類:
结结巴巴
呼吸
急促
上气
不接
接下
下气
《漢語大詞典》:
抑阻
阻挠;阻止。 孙中山
《与海外国民党同志书》
:“当此新文化倡导正盛之时,乃受该书馆所抑阻。”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
第七章第五节:“广开言路,不论官民一律得上书言事,严禁官吏抑阻。”
分類:
阻挠
阻止
《漢語大詞典》:
壅阻
堵塞。 康有为
《大同书》
甲部第二章:“夏潦时至,山水奔迸,交集於河。下流壅阻,放洩之不及,坌溢泛滥。”
分類:
堵塞
《分类字锦》:
宅幽势阻(宅幽势阻)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閒,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分类字锦》:
万山修阻(万山修阻)
刘复
长相思乐府
宁知一水不可渡,况复万山修且阻。
分类:
离别
《國語辭典》:
推三阻四
拼音:
tuī sān zǔ sì
用各种藉口推托拦阻。形容人处事不乾脆。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一折:「我要你浑家与我做个夫人。打甚么不紧,这等推三阻四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我起意是要这样办,你却要推三阻四的;所以我就没脸说下去了。」也作「推三推四」。
分類:
借口
推托
阻挠
《骈字类编》:
五阻
说苑:宁戚对桓公曰:国之所以不得土者,有五阻焉:主不好士,謟谀在傍,一阻也;言便事者,未尝见用,二阻也;壅塞掩蔽,必因近习,然后见察,三阻也;讯狱诘穷其辞,以法过之,四阻也;执事适欲,擅国权命,五阻也。
《国语辞典》:
匹配阻抗
拼音:
pǐ pèi zǔ kàng
讯号传输过程中负载阻抗和信源内阻抗之间的特定配合关系。例如可使电路出现最大的能量交换的两电路间的阻抗匹配。
分类:
讯号
传输
负载
配合
《国语辞典》:
痰热阻肺(痰热阻肺)
拼音:
tán rè zǔ fèi
痰热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的病症。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呼吸急迫、胸闷等。
分类:
病症
症状
发热
咳嗽
中带
呼吸
急迫
《国语辞典》:
千推万阻(千推万阻)
拼音:
qiān tuī wàn zǔ
千方百计的推辞阻止。明。朱权《荆钗记》第四六出:「邓尚书说亲,直恁千推万阻;见王太守乐意,却不顾五典三纲。」
分类:
千方百计
推辞
阻止
朱权
四六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