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阴平(陰平)  拼音:yīn píng
1.国音声调中的第一声,音调高而平,始终一致。多由古音平声中属于清音声母的字分化而来。如天、仙、东、风等。
2.地名:(1)古羌氐地。汉武帝开西南夷,置阴平道,故城在今甘肃省文县西北。(2)东晋置,位于今四川省梓潼县西北。(3)南朝宋置,南齐沿置,故址在今四川省德阳县西北。
《國語辭典》:四声(四聲)  拼音:sì shēng
字音的四种声调。古时分平、上、去、入四声,如天、子、圣、哲即是;今国音分阴平、阳平、上、去四声,如三、民、主、义即是。
《漢語大詞典》:淮阴平楚(淮陰平楚)
《十面埋伏》。琵琶大曲名。详“ 十面埋伏 ”。
分類:琵琶大曲
《國語辭典》:十面埋伏  拼音:shí miàn mái fú
1.形容被敌军层层包围。《三国演义》第三九回:「敌军如此,虽十面埋伏,吾可惧哉!」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重瞳有千般英勇,怎出的这十面埋伏?」
2.乐曲名。琵琶古曲,为独奏名曲之一。乐谱最早见于华秋蘋编的琵琶谱上。全曲属多段体结构,描写楚汉垓下决战,韩信在九里山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于乌江自刎的情景。又名〈淮阴平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