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欧阳修(号 六一先生、醉翁、六一居士 世称 老欧 字 永叔 文忠 )
朱熹(世称 朱子、朱夫子、紫阳朱文公、建阳文公、紫阳朱子 别称 朱文公、紫阳先生、紫阳、云谷老人、考亭 字 元晦、仲晦 号 晦庵、晦翁、遁翁、沧洲病叟、考亭先生、溯翁 文 )
欧阳文周
欧阳玄(字 原功、元功 号 圭斋 文 楚国公 )
欧阳德(字 崇一 号 南野 文庄有南野集、文庄 )
欧阳照(字 文白 号 成原 )
文景虎(字 君变、景升 号 峄阳 )
欧阳文
其它辞典(续上)
阳伯成( 文贞 )欧阳修(号 六一先生、醉翁、六一居士 世称 老欧 字 永叔 文忠 )
朱熹(世称 朱子、朱夫子、紫阳朱文公、建阳文公、紫阳朱子 别称 朱文公、紫阳先生、紫阳、云谷老人、考亭 字 元晦、仲晦 号 晦庵、晦翁、遁翁、沧洲病叟、考亭先生、溯翁 文 )
欧阳文周
欧阳玄(字 原功、元功 号 圭斋 文 楚国公 )
欧阳德(字 崇一 号 南野 文庄有南野集、文庄 )
欧阳照(字 文白 号 成原 )
文景虎(字 君变、景升 号 峄阳 )
欧阳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开元中,累官户部员外郎。十八年,为左司郎中,驳张说谥文贞,以为不称。二十三年,为户部郎中。二十九年,为河南少尹。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一
伯成。开元时官尚书左司郎中河南少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7—1072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欧阳观子。少贫,从母郑氏学。仁宗天圣八年进士。调西京推官,与尹洙、梅尧臣以歌诗唱和。景祐间为馆阁校勘,作文为范仲淹辩,贬夷陵令。庆历中召知谏院,改右正言、知制诰,赞助新政。新政失败,上疏反对罢范仲淹政事,出知滁、扬、颍等州。召为翰林学士。嘉祐二年知贡举,倡古文,排抑“太学体”,文风大变。五年,擢枢密副使,次年拜参知政事。英宗初,以尊英宗父濮王为皇,起濮议之争。神宗立,请出知亳、青、蔡三州。以反对王安石新法,坚请致仕。能诗词文各体,为当时古文运动领袖,后人称唐宋八大家之一。平生奖掖后进,曾巩、王安石、苏洵父子俱受其称誉。亦擅史学,与宋祁等修《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集古录》、《六一词》等。全宋诗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为峡州夷陵令。四年,移乾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复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为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为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为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谥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为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系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證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词学图录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史》有传。有《新五代史》、《集古录》、《欧阳文忠集》、《六一词》。全宋文·卷六六三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幼孤力学,天圣八年第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初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以范仲淹谪降事致书责谏官高若讷,贬峡州夷陵令,移光化军乾德令。康定初召还复职,庆历间历知谏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出为河北都转运使。以支持「庆历新政」,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初召为翰林学士,修《唐书》。累擢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治平末,出知亳州。神宗立,徙知青州。议青苗法与王安石异,再徙蔡州。熙宁四年致仕归颍,明年卒于汝阴,年六十六,谥文忠。尝集三代以来金石铭刻为一千卷,撰《新唐书》纪、志、表七十五卷,《五代史》七十四卷,《诗本义》十四卷,后人集其文为一百五十三卷。见吴充撰行状、韩琦撰墓志铭,《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0—1200 【介绍】: 宋徽州婺源人,徙居建阳考亭,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遁翁、沧洲病叟,别称紫阳、云谷老人。朱松子。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为同安主簿。孝宗淳熙中,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时浙东大饥,乃单车按行境内,救荒革弊。光宗时历知漳州,任秘阁修撰等。宁宗初,以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落职罢祠。卒后追谥文。受业于李侗,得程颢、程颐之传,兼采周敦颐、张载等人学说,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主持白鹿洞、岳麓书院,讲学五十余年,弟子众多。其学派被称为闽学,或考亭学派、程朱学派。曾被韩侂胄视为伪学,加以禁止。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纲目》、《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全宋诗
朱熹(一一三○~一二○○),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溯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授泉州同安主簿。罢归请祠,监潭州南岳庙。孝宗朝,历官秘书郎,知南康军,直秘阁,提举江西、浙东常平茶盐,江西提刑,秘阁修撰。光宗即位,知漳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寻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韩侂胄专政,行伪学党禁,落职罢祠。六年,卒,年七十一。嘉定二年(一二○九),追谥文。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熹登第五十载,任地方官仅七年半,立朝时间更短,生平主要从事著述和讲学,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有《楚辞集注》八卷、《诗集传》二十卷等。文集版本甚多,生前即有无名氏编刊之《晦庵先生文集》前集十一卷,后集十八卷,卒后,有宁宗时浙江官刻之《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建安书院雕印,除集一百卷外,并附王遂辑续集十一卷及余师鲁辑别集十卷。自宋末至明、清,仍续有增补、刊刻。事见《勉斋集》卷三六《文公朱先生行状》,《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朱熹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其中卷一至卷一○及别集卷七诗部)为底本,校以宋宁宗时刻本(简称宋本)、明成化十九年(一四八三)刻本(简称成化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朝鲜李朝英祖辛卯(一七七一)刊《朱子大全》(简称朝鲜本)等。底本卷末考异,酌予吸收。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一、十二卷。词学图录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别称紫阳,谥文。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理学家。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通鉴纲目》等,词有《晦庵词》。全宋文·卷五四二八
朱熹(一一三○——一二○○),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遁翁。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生于福建尤溪(今福建尤溪)。绍兴十八年进士及第,调泉州同安县主簿。任满还家,著书讲学达二十馀年。淳熙五年,知南康军。在任期间,重建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八年,就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绍熙元年,知漳州。四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这期间修复了岳麓书院。五年,诏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同年被罢免,回到福建考亭,主讲紫阳书院,又别称考亭、紫阳,继续著书立说。庆元六年病逝,年七十一。朱熹一生做官时间很短,主要从事于著书讲学。他上承二程的学说,又加以阐释发挥,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朱熹著述甚富,计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上蔡先生语录》三卷,《河南程氏遗书》二十五卷,《河南程氏外书》十二卷,《名臣言行录》前集十卷、后集十四卷,《近思录》十四卷,《四书章句集注》十九卷,《太极图解》注一卷,《通书解》一卷,《伊洛渊源录》十四卷,《诗集传》八卷,《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楚辞集注》八卷,《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等,俱存世。事见黄干《朱先生行状》(《勉斋集》卷三六,《宋史》卷四二九本传。)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3—1357 【介绍】: 元浏阳人,字原功,号圭斋。幼从张贯之学,有文名。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平江州同知。历芜湖、武冈县尹,入为国子博士、监丞。顺帝至正间,以翰林直学士与修辽、金、元三史,任总裁官。三史成,升翰林学士承旨。历官四十余年,凡宗庙朝廷文册制诰,多出其手。海内名山大川,释老之宫,王公贵人墓隧之碑,得玄文辞以为荣。有《圭斋文集》。元诗选
玄字原功,宋执政文忠公同族,迁于潭州之浏阳。生十岁,有黄冠者见之曰:「是儿神气凝远,目光射人,当以文章冠世。」延祐乙卯,以乡贡首荐登进士第。除同知平江州事,调芜湖、武冈二县尹。召为国子博士,迁翰林待制。天历初,授艺文少监,纂修《经世大典》。至正初,以学士告归。诏修宋、辽、金三史,起为总裁官,拜翰林学士承旨。屡乞休不允,竟以中原道梗,卒于大都寓舍,年八十五,时至正十七年也。赠大司徒、柱国、楚国公,谥曰文。初,虞文靖公为国子助教,其父井斋先生教授于潭,见原功文,大惊,手封一帙寄文靖曰:「他日当与汝并驾齐驱。」由是文靖荐之于朝,声誉赫赫然相埒,卒如井斋言。原功历官四十馀年,三任成均,而两为祭酒。六入翰林,而三拜承旨。屡主文衡,两知贡举及读卷官。当四海混一,文物方盛,凡宗庙朝廷雄文大册,播告万方制诰,多出其手。金缯上尊之赐,殆无虚岁。海内名山大川释老之宫,王公贵人墓隧之石,得其文辞以为荣。片言只字,流传人间,皆知宝重。宋景濂序《圭斋集》云:公之文自擢第以来,多至一百馀册。藏浏阳里第,尽燬于兵,此则在燕所录。自辛卯至丁酉,七年间所作耳。然则当元季之乱,名公钜卿之文,其厄于兵燹而不得传者,又可胜道哉!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原功,潭州浏阳人。延祐乙卯以乡贡首荐登进士第,累迁翰林待制,以学士告归,复起为宋、辽、金三史总裁官,拜承旨。卒赠大司徒柱国楚国公,谥曰文。有圭斋集。维基
欧阳玄(1283年—1357年),字元功,号圭斋,因避清讳,其名又作欧阳元,其先家江西庐陵,为欧阳修之后,后迁居浏阳,故为浏阳人。生于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籍贯江西,后迁居湖南浏阳。其父欧阳龙生,入元后仕至道州路教授。欧阳玄自幼聪明,八岁能成诵,年十四下笔辄成章。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中式第三名进士。曾任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元统六年(1333年),任翰林院直学士,奉诏编修《泰定帝实录》、《明宗实录》、《文宗实录》和《宁宗实录》。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编有《辽史》、《金史》、《宋史》三史。又编有《太平经国》、《至正条格》、《经世大典》。至正十七年(1357年)病逝大都。赠大司徒、柱国,封楚国公,谥曰“文”。有《圭斋文集》15卷、《睽东记》传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6—1554 【介绍】: 明江西泰和人,字崇一,号南野。王守仁弟子。嘉靖二年进士。授六安知州。建龙津书院,聚生徒论学。入为刑部员外郎,改编修,历南京国子监司业、礼部尚书。与徐阶、聂豹等并以宿学居显位。曾集四方名士于灵济宫,论良知之学,赴者五千人,为一时盛会。有《欧阳南野先生文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崇一,泰和人。嘉靖癸未进士,累官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文庄有南野集维基
欧阳德(1496年—1554年),字崇一,号南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明朝心学家、江右王门学者,王守仁门人。欧阳德青年时在虔台从师王守仁,屡不应试。治《易经》,由县学增广生中式丙子科(1519年)江西乡试第四十名举人,年二十八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二十三名,第二甲第十一名进士。知六安州,建龙津书院,长期讲学,有“南野门人半天下”之誉。六年(1527年)转任刑部员外郎,以学行改任编修,十一年迁南京国子司业、南尚宝司卿,三载后转太仆寺少卿,寻出为南京鸿胪寺卿。丁外艰归,二十五年以荐起,仍旧任,二十六年升任南京太常寺卿,寻召入掌国子监祭酒事,升礼部左侍郎,二十八年改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事,复命教习庶吉士。二十九年主礼部会试,同年夏丁母忧,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曾恳请嘉靖帝建皇储,认为裕王朱载忌不当出外藩。学务实践,不尚空虚。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与徐阶、聂豹、程文德等于京师灵济宫讲良知之学,赴会者五千人,其盛况为数百年所未有。他以宿学居显位,遇事持正,能引荐后进。晚年受知于嘉靖帝,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卒,将获重用之时去世,年五十九。赠太子少保,谥文庄。
人物简介
维基
欧阳照(1556年—1628年),字文白,号成原,湖广郧阳府竹溪县民籍江西泰和县人。庚子湖广乡试四十五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会试二百七十名,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一名进士。礼部观政,授直隶扬州府仪真县知县,四十一年调扶沟县,四十四年升南京户部主事,四十六年升郎中。天启元年(1621)出任严州知府,三载考绩,擢陕西关西道按察副使,即挂冠乞骸。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南平人。字君变、景升。号峄阳。
人物简介
百度百科
欧阳文(1912年-2003年6月12日),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任红军连指导员、团总支书记、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 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 旅政治部副主任, 支队政治部主任, 旅政治部主任, 师政治部秘书长, 胶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 任纵队政委、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四十一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军政委兼中共粤东区委第一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任中南军区公安部队政委兼广东省军区政委, 解放军报社总编辑, 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政委、院长, 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电子工业部顾问, 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55年授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