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商君阡陌

相关人物
商鞅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彊,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其明年,齐败魏兵于马陵,虏其太子申,杀将军庞涓。其明年,卫鞅说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领阨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东徙,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驩,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例句

汉帝宫将苑,商君陌与阡。 张九龄 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

《國語辭典》:阡陌  拼音:qiān mò
田间用来区分田界的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另有一说为东西为阡,南北为陌。《史记。卷五。秦本纪》:「为田开阡陌。」司马贞索隐引《风俗通》:「南北曰阡,东西曰陌。河东以东西为阡,南北为陌。」《汉书。卷四九。晁错传》:「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南朝梁。江淹〈杂体诗。陶徵君〉:「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后泛指小路。《法苑珠林》卷一四:「(净饭王)即于其国迦毗罗城四门之外,并衢道头街巷阡陌有人行处,安大无遮义会之施所。」
《國語辭典》:田连阡陌(田連阡陌)  拼音:tián lián qiān mò
田地广袤,田产为数可观。《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公子田连阡陌,地佔半州,足迹不到所在,不知多少。」也作「田连仟佰」。
《国语辞典》:街巷阡陌  拼音:jiē xiàng qiān mò
街巷与阡陌皆指街道。街巷阡陌合用,指所见各处。如:「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大台北地区的街巷阡陌都呈现著繁荣的景象。」
《漢語大詞典》:垄亩(壟畝)
亦作“壠亩”。
(1).田亩;田野。战国策·齐策三:“使 曹沫 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銚鎒,与农夫居壠亩之中,则不若农夫。”南史·隐逸传上·宗彧之:“我布衣草莱之人,少长垄亩,何宜枉轩冕之客。”《旧唐书·王方庆传》:“奈何列骑齐驱,交横垄亩,野有游客,巷无居人。”金史·食货志五:“且用功多而所种少,復恐废壠亩之田功也。”
(2).犹阡陌。《东周列国志》第五七回:“ 国佐 勃然发怒曰:‘元帅差矣!……至於垄亩纵横,皆顺其地势之自然,若惟 晋 改易,与失国何异?’”
(3).犹耕作。 晋 陶潜 《劝农》诗:“相彼贤达,犹勤垄亩,矧伊众庶,曳裾拱手!” 宋 黄庭坚 《次以道韵寄范子夷子默》:“小心学忠孝,鄙事能壠亩。”
《漢語大詞典》:陌阡
阡陌。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之三:“君不见西陵田,从横十字成陌阡。”
分類:阡陌
《漢語大詞典》:千陌
阡陌。千,通“ 阡 ”。 清 姚燮 《岁暮四章》诗:“横江千陌无春色,积雪山城变惨容。”参见“ 千伯 ”。
分類:阡陌
《漢語大詞典》:千伯
田间纵横交错的小路。千,通“ 阡 ”;伯,通“ 陌 ”。管子·四时:“修封疆,正千伯。”
《漢語大詞典》:连陌(連陌)
(1).街道相连。 晋 潘岳 《上舍客议》:“十里萧条,则奸宄生心;连陌接馆,则寇情震慑。”
(2).阡陌相连。形容区域广阔或田地连片。 宋 王圭 《年节起居宣祖永安陵太祖永昌陵表》:“万国来庭,犹想献珍之会;五陵连陌,空成拱木之阴。”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编审馀论》:“若弃粮而止论丁,是竭穷甿之脂髓,不足供公家之徭役,而拥连陌之膏腴,反得享安坐之乐。”
《漢語大詞典》:阡巷
阡陌闾巷。借指山野。 宋 蔡襄 《尚书都官员外郎致仕叶府君墓志铭》:“行田壠,视农事,载酒肴与旁隣阡巷耆旧往来,道説前事以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