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54,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闻听
香闻
讲闻
报闻
闻义
浅闻
晓闻
晚闻
熟闻
闻早
逖闻
书闻
外闻
仁闻
显闻
《漢語大詞典》:闻听(聞聽)
(1).犹听闻。多特指上达帝王。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序》:“窃以国朝故事,莫盛於 开元 、 天寳 之际。服膺简策,管窥王业,参於闻听,或有闕焉。”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宋徽宗宣和三年:“比者始闻赃私之吏,借以为名,率多并缘为姦,驯致骚扰,达於闻听。”
(2).听见;知道。红楼梦第五九回:“话説 宝玉 闻听 贾母 等回来,随多添了一件衣裳,拄了杖前边来。”白雪遗音·八角鼓·酒鬼:“那人説:‘我这里忙,不能陪着阿哥诉家常。’醉鬼闻听忙起誓。”豫剧《穆桂英挂帅》第一场:“闻听人言 辽东 安王 造反,兵伐中原,不知 宋 室江山何人扶保?”
《骈字类编》:香闻(香闻)
元史郭侃传:至克实密尔部和尔苏勒坦降。西戎,大国也,地方八千里,父子相传四十二世,胜兵数千万。侃兵至,破其兵七万,屠西城,又破其东城。东城殿字皆构以沉檀木,举火焚之,香闻百里,得七十二弦琵琶、五尺珊瑚灯檠。
《漢語大詞典》:讲闻(講聞)
讲求听闻。《汉书·董仲舒传》:“子大夫明先圣之业,习俗化之变,终始之序,讲闻高谊之日久矣,其明以諭朕。” 宋 王圭 《观文殿学士富弼可宣徽南院使判并州制》:“至若军政之惠威,兵家之攻守,皆尔讲闻之旧,予何训焉。” 宋 张舜民 《书节孝先生事实于先生诗编之后》诗:“讲闻先生亦已久,云为輒以书诸绅。”
分類:讲求听闻
《漢語大詞典》:报闻(報聞)
(1).封建时代,天子批答臣下奏章时,书一“闻”字,谓之报闻。意谓所奏之事已知。汉书·哀帝纪:“书奏,天子报闻。”
(2).泛指天子批答。 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 操 欲迷夺时明,杜絶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
《漢語大詞典》:闻义(聞義)
谓听到合乎义理的事。管子·弟子职:“见善从之,闻义则服。”《论语·述而》:“德之不脩,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唐 柳宗元 《乘桴说》:“谓 由 也勇於闻义,果於避世,故许其从之也。”
分類:义理
《國語辭典》:浅闻(淺聞)  拼音:qiǎn wén
人的见闻不多。《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序》:「小吏浅闻,不能究宣,无以明布谕下。」
《骈字类编》:晓闻(晓闻)
李益 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诗 蜀道山川心易惊,绿窗残梦晓闻莺。
《骈字类编》:晚闻(晚闻)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晚闻多妙教,卒践塞前愆。
宋 苏轼 再游径山 嗟我昏顽晚闻道,与世龃龉空多学。
《漢語大詞典》:熟闻(熟聞)
经常听到。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下:“ 张昭 论将,以 鲁肃 为麄疎, 汉帝 、 吴王 熟闻此义。”《东周列国志》第二六回:“此 晋国 之大贤人,臣熟闻其名也。” 姚雪垠 《言志篇》:“壮怀常伴荒鸡舞,寒夜熟闻关上鐘。”
分類:经常
《漢語大詞典》:闻早(聞早)
趁早;赶早。《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须知浮世俄尔是,闻早迴心莫等閒。” 金 段成己 《行香子》词:“到而今,一事无成;不如闻早,觅个归程。” 元 白朴 《庆东原》曲:“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掛。”
分類:趁早赶早
《漢語大詞典》:逖闻(逖聞)
在远处听到。表示恭敬。 宋 王安石 《贺韩魏公启》:“逖闻新命,窃仰遐风,瞻望门阑,不任乡往之至。”
分類:远处恭敬
《骈字类编》:书闻(书闻)
史记仓公传: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书闻,上悲其意,除肉刑法。
《骈字类编》:外闻(外闻)
宋书谢晦传:见内谋下。隋书高丽传:见下国下。 唐书张镐传:时引内浮屠数百,居禁中,号内道场,讽呗外闻。
《漢語大詞典》:仁闻(仁聞)
仁爱的名声。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 宋 曾巩 《唐论》:“然而天下之材不足,故仁闻虽美矣,而当世之法度亦不能放於三代。”
分類:仁爱名声
《漢語大詞典》:显闻(顯聞)
显著而为世所闻知。《书·康诰》:“惟厥罪无在大,亦无在多,矧曰其尚显闻于天!” 汉 王充 论衡·答佞:“假令甲有高行奇知,名声显闻,将恐人君召问,抉而胜己。” 汉 王逸 《招隐士》序:“虽身沉没,名德显闻,与隐处山泽无异,故作《招隐士》之赋,以章其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