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2 【介绍】: 宋徽州休宁人,字公弼。哲宗元符三年进士。高宗建炎初提点京畿刑狱,加直秘阁,知南京。南京陷,刘豫因使为守。唐佐与宋汝为密疏其虚实,遣人持蜡书告于朝,事泄被害。
全宋诗
凌唐佐(?~一一三二),字公弼,休宁(今属安徽)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进士,授大名府司户参军,调夏津县令。入为敕令所详定官,历提举京畿、江东常平,知严州,以劾罢。高宗建炎初,起提点京畿刑狱。三年(一一二九),知南京。金人立刘豫,使为守,唐佐与宋汝为密遣人持蜡书告于朝,绍兴二年(一一三二)事泄被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九)。宋《新安志》卷七、《宋史》卷四五二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三五五
凌唐佐(?——一一三二),字公弼,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元符三年登进士第。政和初,为朝散郎、权发遣提举江南东路常平公事。建炎初,提点京畿刑狱,三年加直秘阁、知南京。南京陷,刘豫因使为守。唐佐与宋汝为等密疏其虚实,遣人归报。事泄,为刘豫所害,时绍兴二年。有言其事于朝者,诏赠徽猷阁待制。著《易解》一卷。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九、《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七》、《新安志》卷七、《新安文献志》卷六四。
陈鹤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仙游人,字闻野。徽宗宣和六年进士。为惠州佥判,与州守大兴学校,亲典教事,又捐俸置学田以增廪,表置学官,惠州倡学自此始。后通判广州卒。
陈闻远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九○
陈闻远(一○九五——?),字元誉,衢州(治今浙江衢州)人。年五十四中绍兴十八年进士。见《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闻人武子,号蓬池,曾寓居丹徒丁角。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为淮东宣抚使干办公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一)。有《蓬池编》,已佚。事见《嘉定镇江志》卷二一。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薛朋龟,字彦益,鄞(今浙江宁波)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授仙居县尉,改楚州司录。钦宗靖康间擢为奉议郎,监行在登闻检院兼权工部郎中,又兼权吏部。出知兴国军,奉祠。于知衡州任致仕。在里门与汪思温辈结社林下,时称四明五老。有《彦益先生集》二十卷,已佚。事见《宝庆四明志》卷八、《甬上耆旧诗》卷二。今录诗七首。
李闻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八年(1138)任全州知州。
李闻之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七年(1137)任南安军知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嗣宗(?~一一五三),号闻庵,俗姓陈,徽城(今安徽歙县)人。幼业经圆具,冠依妙湛慧禅师。后谒宏智正觉禅师,蒙印可。出住普照,徙善权、翠岩,迁庆元府雪窦寺。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卒。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正觉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三十二首。
全宋文·卷三九八○
嗣宗(一○八五——一一五三),号闻庵,时称宗白头,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俗姓陈氏。受业水西寺,试经得度。年二十游方,参径山睿,深见器重。江浙、庐皖、荆楚、湘汉,凡庵居屏处,禅林所称者,辄造而问之,得大洪山宏智正觉禅师印可。后从觉于泗州普照寺,建炎初觉去,遂代之。寻住常州善权等寺。绍兴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九。见《罗鄂州小集》卷六《宗白头嗣宗传》,《嘉泰普灯录》卷一三,《新安志》卷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洛阳人,字伯可,又字叔闻,号退轩,一号顺庵。高宗建炎初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官承务郎。秦桧当国,附会求进,累擢军器监丞,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专应制为歌词,阿谀粉饰。所至挟桧势,多所不法。桧死,被劾除名,编管钦州。有《顺庵乐府》、《昨梦录》。
全宋诗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今属河南)人,一作嘉兴人。高宗建炎初上《中兴十策》,声名甚著。绍兴时秦桧当国,趋附求进。十五年(一一四五),擢监尚书六部门。专为歌词谀体应制。十七年,为军器监丞。桧死,除名贬钦州,移雷州、新州。有《顺庵乐府》五卷,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椒亭小集》一卷。《宋史翼》卷二七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全宋文·卷四一四○
康与之,字伯可,又字叔闻,号退轩,一号顺庵,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建炎初上《中兴十策》,后附桧求进,专应制为谀词粉饰。绍兴十六年为右承务郎、监尚书六部门。十七年为军器监。累官承事郎、福建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二十五年被劾送钦州编管。二十八年坐与土人交争移雷州编管,寻移新州牢城。其著作今存《椒亭小集》、《顺庵乐府》、《昨梦录》等。见周南《山房集·康伯可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一五六、一七○、一七三、一七九,《宋史翼》卷二七,《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三。
唐闻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识通。以世赏授将仕郎,为台州郡曹,治狱以恕,持正不曲意以阿上,有所属委,稍不如法,辄辞职。太守刘光以是贤之。初罢临海令,以母高年,求丞上虞,移远次以便温凊。卒年四十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范智闻,高平(今属山西)人。生平不详,南渡前后曾至长安、长汀,留有诗刻。今录诗二首。
谭友闻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九八九
谭友闻,字明之,理宗朝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濮州临濮人,字立之,号钓月。曾官胥口监征。工词。有《钓月轩词》,编有《阳春白雪》。
全宋诗
赵闻礼,字立之(《宋诗纪事》卷七七),号钓月(《全芳备祖》前集卷一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普闻,能诗,《说郛》中存有《诗论》一卷。今录诗三首。
禅林僧宝传·卷第五
禅师名普闻。唐僖宗太子。生而吉祥。眉目风骨。清真如𦘕。不茹荤。僖宗钟爱之。然以其无经世意。百计陶写之终不回。闻霜华之风。梦寐想见。中和元年。天下大乱。僖宗幸蜀。亲王宗室皆逃亡。不相保守。闻断发逸游。人无知者。造石霜。诸与语叹异曰。汝乘愿力而来乃生帝王家。脱身从我。火中芙蓉也。闻夜入室。恳曰。祖师别传事。肯以相付乎。诸曰。勿谤祖师。曰天下宗旨盛大。岂妄为之耶。诸曰是实事。曰师意如何。诸曰待案山点头。即向汝说破。闻俯而惟曰。大奇。汗下再拜。即日辞去。至邵武城外。见山郁然深秀。问父老。彼有居者否。曰有一苦行。隐其中。闻拨草。望烟起处独进。苦行见至。欣然让其庐曰。上人当兴此。长揖而去。不知所之。闻饭木实饮谷而住十馀年。一日有老人来拜谒。闻曰。丈夫家何许。至此何求。老人曰。我家此山。有求于师。然我非人龙也。以疲堕行雨不职。上天有罚。当死。赖道力可脱。闻曰。汝得罪上帝。我何能致力。虽然汝当易形来。俄失老人所在。视座榻旁。有小蛇尺许。延缘入袖中屈蟠。暮夜风雷挟坐榻。电砰雨射。山岳为摇振。而闻危坐不倾。达旦晴霁。垂袖蛇堕地而去。顷有老人至。泣泪曰。自非大士之力。为血腥秽此山矣。念何以报厚德。即穴岩下为泉曰。他日众多无水。何以成丛林。此泉所以延师也。泉今为湖。在半山。号龙湖。邦人闻其事。富者施财。贫者施力。翕然而成楼观。游僧至如归。湖之侧有神。极灵祸福。此邦民俗畏敬之。四时以牲飨祭。闻杖策至庙。与之约曰。能食素持不杀。戒乃可为邻。不然。道不同。不相为谋。何山不可居乎。是夕邦之父老。梦神告语曰。闻禅师为我受戒。我不复血食。祭我当如比丘饭足矣。自是神显异迹。护持此山。闻将化。令击钟集众。跏趺而坐。说偈。我逃世难来出家。宗师指示个歇处。住山聚众三十年。对人不欲轻分付。今日分明说似君。我敛目时齐听取。于是敛目安坐。寂然良久。撼之已化矣。塔于本山。谥圆觉禅师。史不书名。但书僖宗二子。建王宸。益王升。然亦失其母氏位。及薨年月。传不书。闻受业受具所。读偈曰。我逃世难来出家。疑石霜亦其落发师欤。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闻一,住潭州安化,称启宁闻一禅师。为南岳下十三世,隆庆闲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