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57,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7 48 49 50 下一页
声闻法界
声闻乘教
声闻四果
声闻菩提
声闻缘觉
声闻畏苦障
声闻无数愿
声闻乘十地
应化声闻
听闻
鹦鹉闻法
声闻慧
多闻十种利益
闻经八种功德
佛类词典(续上)
声闻酒声闻法界
声闻乘教
声闻四果
声闻菩提
声闻缘觉
声闻畏苦障
声闻无数愿
声闻乘十地
应化声闻
听闻
鹦鹉闻法
声闻慧
多闻十种利益
闻经八种功德
声闻酒
【佛学大辞典】
(杂语)王摩诘胡居士卧病诗曰:「既饮香积饭,不醉声闻酒。」
(杂语)王摩诘胡居士卧病诗曰:「既饮香积饭,不醉声闻酒。」
声闻法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法界之一。(参见:法界)附录。
【三藏法数】
声闻者,谓闻佛声教,依四谛法而修證真空,是名声闻法界。(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术语)十法界之一。(参见:法界)附录。
【三藏法数】
声闻者,谓闻佛声教,依四谛法而修證真空,是名声闻法界。(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法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达磨驮都Dharmadha%tu,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法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一就事,一约理。就事而言:法者诸法也,界者分界也。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则法界者,法之一,一名为法界,总该万有亦谓之一法界。是为严家所判四种法界中之事法界,台家约于俗谛释十法界之时即此义也。菩萨璎珞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起三界业果。」止观五曰:「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滥,故言十法界。」同辅行曰:「言法界者,法即诸法,界谓界分,相不同故。」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尘沙者喻其多。」行事钞上之一曰:「法界尘沙。」【又】界者,边际之义,法者极法之边际之言,言广大深远无过于此之语。如言法界万灵,周遍法界等也。止观三曰:「出法界外何处更别有法?」同五曰:「当知法界外,更无复有法而为次第也。」四教仪集注半字谈五曰:「穷事边际云法界。」往生要集上曰:「周遍法界,拔苦众生。」又曰:「佛光明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约理而言,法相华严之释意,指真如之理性而谓之法界。或谓之真如法性,实相,实际。其体一也。界者因之义,依之而生诸圣道,故名法界。又界者性之义,是为诸法所依之性故。又诸法同一性故名法界。唯识述记九末曰:「三乘妙法,所依相故,名为法界。」胜鬘经宝窟下末曰:「法界者,界即境界。即是因义,圣人四念处等,皆取此性作境故。」探玄记十八曰:「界有三义:一是因义,依生圣道故。摄论云:法界者一切净法因故。又中边论云:圣法因为义故,是故说法界。二是性义,谓是诸法所依性故,此经上文云法界法性,并亦然故也。三是分齐义,谓诸缘起相不杂故。」是四种法界中理法界之义也。严家台家更指一一之法,法尔圆融,具足一切诸法,谓之法界。大乘止观曰:「法者法尔故,界者性别故,以此心体法尔具足一切法,故言法界。」四教仪集注半字谈五曰:「性恶融通曰法界。」止观五曰:「又此十法,一一当体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是四种法界中之事事无碍法界也。又支配于因果之理之法相范围名为法界。佛为超脱此范围者,故佛独屹立于法界之外。菩萨璎珞本业经上曰:「于一法界有三界报。一切有为法,若凡若圣,若见著,若因若果,不出法界,唯佛一人在法界外。」又十八界之一。意识所缘之境云法界,即六尘中之法尘也。此中总该有为无为之一切法以悉为意识之所缘也。行宗记二下曰:「法尘一界,兼通色心。」
【佛学常见辞汇】
1。法者诸法,界者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称法界。2。法者诸法,界者边际之义,穷极诸法的边际,故称法界。3。法者诸法,界者性之义,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故称法界。4。一一之法,法尔圆融,具足一切诸法,故称法界。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即名达磨驮都,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法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一就事,二约理。就事而言,法者诸法也,界者分界也。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则法界者,法之一一名为法界,总该万有,亦谓之一法界,即事法界也。约理而言,指真如之理性,而谓之法界。或谓之真如、法性、实相,实际,其体一也。界者因之义,依之而生诸圣道,故名法界。又界者性之义,是为诸法所依之性故。又诸法同一性故,名为法界,是即理法界也。
【三藏法数】
谓意所知一切诸法,名为法界。
(术语)梵名达磨驮都Dharmadha%tu,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法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一就事,一约理。就事而言:法者诸法也,界者分界也。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则法界者,法之一,一名为法界,总该万有亦谓之一法界。是为严家所判四种法界中之事法界,台家约于俗谛释十法界之时即此义也。菩萨璎珞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起三界业果。」止观五曰:「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滥,故言十法界。」同辅行曰:「言法界者,法即诸法,界谓界分,相不同故。」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尘沙者喻其多。」行事钞上之一曰:「法界尘沙。」【又】界者,边际之义,法者极法之边际之言,言广大深远无过于此之语。如言法界万灵,周遍法界等也。止观三曰:「出法界外何处更别有法?」同五曰:「当知法界外,更无复有法而为次第也。」四教仪集注半字谈五曰:「穷事边际云法界。」往生要集上曰:「周遍法界,拔苦众生。」又曰:「佛光明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约理而言,法相华严之释意,指真如之理性而谓之法界。或谓之真如法性,实相,实际。其体一也。界者因之义,依之而生诸圣道,故名法界。又界者性之义,是为诸法所依之性故。又诸法同一性故名法界。唯识述记九末曰:「三乘妙法,所依相故,名为法界。」胜鬘经宝窟下末曰:「法界者,界即境界。即是因义,圣人四念处等,皆取此性作境故。」探玄记十八曰:「界有三义:一是因义,依生圣道故。摄论云:法界者一切净法因故。又中边论云:圣法因为义故,是故说法界。二是性义,谓是诸法所依性故,此经上文云法界法性,并亦然故也。三是分齐义,谓诸缘起相不杂故。」是四种法界中理法界之义也。严家台家更指一一之法,法尔圆融,具足一切诸法,谓之法界。大乘止观曰:「法者法尔故,界者性别故,以此心体法尔具足一切法,故言法界。」四教仪集注半字谈五曰:「性恶融通曰法界。」止观五曰:「又此十法,一一当体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是四种法界中之事事无碍法界也。又支配于因果之理之法相范围名为法界。佛为超脱此范围者,故佛独屹立于法界之外。菩萨璎珞本业经上曰:「于一法界有三界报。一切有为法,若凡若圣,若见著,若因若果,不出法界,唯佛一人在法界外。」又十八界之一。意识所缘之境云法界,即六尘中之法尘也。此中总该有为无为之一切法以悉为意识之所缘也。行宗记二下曰:「法尘一界,兼通色心。」
【佛学常见辞汇】
1。法者诸法,界者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称法界。2。法者诸法,界者边际之义,穷极诸法的边际,故称法界。3。法者诸法,界者性之义,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故称法界。4。一一之法,法尔圆融,具足一切诸法,故称法界。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即名达磨驮都,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法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一就事,二约理。就事而言,法者诸法也,界者分界也。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则法界者,法之一一名为法界,总该万有,亦谓之一法界,即事法界也。约理而言,指真如之理性,而谓之法界。或谓之真如、法性、实相,实际,其体一也。界者因之义,依之而生诸圣道,故名法界。又界者性之义,是为诸法所依之性故。又诸法同一性故,名为法界,是即理法界也。
【三藏法数】
谓意所知一切诸法,名为法界。
声闻乘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光宅四教之一。(参见:四教)附录。
(术语)光宅四教之一。(参见:四教)附录。
四教
【佛学大辞典】
(名数)四教种种不同。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化法四教,即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以上藏通别圆四教,是化益众生的法门,故名为化法。(参见:化法四教)2。指化仪四教,即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以上四教,是教化众生的仪式,故名为化仪。(参见:化仪四教)
(名数)四教种种不同。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化法四教,即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以上藏通别圆四教,是化益众生的法门,故名为化法。(参见:化法四教)2。指化仪四教,即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以上四教,是教化众生的仪式,故名为化仪。(参见:化仪四教)
声闻四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四果)
【佛学次第统编】
前总说修行五位,兹单述四果,金刚经疏云声闻四果。
一、须陀洹果 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
二、斯陀含果 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
三、阿那含果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
四、阿罗汉果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即第四果也。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四智已圆,已出三界,已證涅槃,无法可学,故名无学。
(术语)(参见:四果)
【佛学次第统编】
前总说修行五位,兹单述四果,金刚经疏云声闻四果。
一、须陀洹果 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
二、斯陀含果 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
三、阿那含果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
四、阿罗汉果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即第四果也。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四智已圆,已出三界,已證涅槃,无法可学,故名无学。
四果
【佛学大辞典】
(名数)声闻乘圣果之差别也,旧译家以梵名,谓为须陀洹果Srota%panna phala,巴Sota%panna phala,斯陀含果Sakrda%ga%mi,阿那含果Anga%mi-,阿罗汉果Arahat-,新译家以前三果翻名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一须陀洹果,旧作入流,逆流。入流预流,同一之义。谓去凡夫初入圣道之法流也,逆流者,谓入圣位逆生死之暴流也。申言之,即三界见惑断尽之位也。二斯陀含果,译云一来。断欲界九地思惑(新曰修惑)中前六品,尚馀后三品者也。为其后三品之思惑,尚当于欲界之人间与天界(六欲天),受生一度,故曰一来,一来者一度往来之义也。三阿那含果,旧译不来,新云不还,断尽欲惑后三品之残馀,不再还来欲界之位也。尔后受生则必为色界无色界。四阿罗汉果,译作杀贼,应供,不生。上至非想处一切思惑断尽之声闻乘极果也。以其断尽一切见思二惑,故谓之杀贼,既得极果应受人天之供养,故曰应供,一世之果报尽,故永入涅槃,不再来生三界,故谓之不生。【又】一黄蓝花沙门,须陀洹之圣者也。二芬陀利花沙门,斯阿含果之圣者也。三柔软沙门,阿那含之圣者也。四柔软中柔软沙门,阿罗汉果也。见增一阿含二十。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声闻乘的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初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二果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此世界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三果阿那含,华译为无还,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于欲界;四果阿罗汉,华译为无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为声闻乘的最高果位。2。指阿罗汉。
(名数)声闻乘圣果之差别也,旧译家以梵名,谓为须陀洹果Srota%panna phala,巴Sota%panna phala,斯陀含果Sakrda%ga%mi,阿那含果Anga%mi-,阿罗汉果Arahat-,新译家以前三果翻名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一须陀洹果,旧作入流,逆流。入流预流,同一之义。谓去凡夫初入圣道之法流也,逆流者,谓入圣位逆生死之暴流也。申言之,即三界见惑断尽之位也。二斯陀含果,译云一来。断欲界九地思惑(新曰修惑)中前六品,尚馀后三品者也。为其后三品之思惑,尚当于欲界之人间与天界(六欲天),受生一度,故曰一来,一来者一度往来之义也。三阿那含果,旧译不来,新云不还,断尽欲惑后三品之残馀,不再还来欲界之位也。尔后受生则必为色界无色界。四阿罗汉果,译作杀贼,应供,不生。上至非想处一切思惑断尽之声闻乘极果也。以其断尽一切见思二惑,故谓之杀贼,既得极果应受人天之供养,故曰应供,一世之果报尽,故永入涅槃,不再来生三界,故谓之不生。【又】一黄蓝花沙门,须陀洹之圣者也。二芬陀利花沙门,斯阿含果之圣者也。三柔软沙门,阿那含之圣者也。四柔软中柔软沙门,阿罗汉果也。见增一阿含二十。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声闻乘的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初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二果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此世界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三果阿那含,华译为无还,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于欲界;四果阿罗汉,华译为无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为声闻乘的最高果位。2。指阿罗汉。
声闻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种菩提之一。(参见:菩提)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菩提之一。(参见:三种菩提)
【三藏法数】
谓声闻之人发菩提心也。经云:若人在于声闻行中,虽已自发菩提之心,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亦不习学大乘经义。以是行故,独得解脱,是名声闻菩提。
(术语)三种菩提之一。(参见:菩提)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菩提之一。(参见:三种菩提)
【三藏法数】
谓声闻之人发菩提心也。经云:若人在于声闻行中,虽已自发菩提之心,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亦不习学大乘经义。以是行故,独得解脱,是名声闻菩提。
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漏尽人的智慧。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漏尽人的智慧。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声闻缘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声闻与缘觉之二乘也。
【佛学常见辞汇】
声闻乘和缘觉乘。
(术语)声闻与缘觉之二乘也。
【佛学常见辞汇】
声闻乘和缘觉乘。
声闻畏苦障
【佛学大辞典】
(杂语)声闻之人,怖世间生死之苦,愿求真空之涅槃,为證佛果之障也。
【佛学常见辞汇】
声闻乘行人因怖畏生死的痛苦,于是人人急著追求真空的涅槃,因而成为證悟无上佛果的障碍。
【三藏法数】
闻佛声教,故曰声闻。谓声闻之人,怖畏世间生死之苦,乐著真空,是名声闻畏苦障。
(杂语)声闻之人,怖世间生死之苦,愿求真空之涅槃,为證佛果之障也。
【佛学常见辞汇】
声闻乘行人因怖畏生死的痛苦,于是人人急著追求真空的涅槃,因而成为證悟无上佛果的障碍。
【三藏法数】
闻佛声教,故曰声闻。谓声闻之人,怖畏世间生死之苦,乐著真空,是名声闻畏苦障。
声闻无数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四愿。
(术语)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四愿。
声闻乘十地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十地)附录四乘十地项。
(名数)(参见:十地)附录四乘十地项。
十地
【佛学大辞典】
(名数)或曰十住。种种不一。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声闻乘十地,即受三皈地、信地、信法地、内凡夫地、学信戒地、八人地、须陀洹地、斯陀含地、阿那含地、阿罗汉地。2。指缘觉乘十地,即苦行具足地、自觉甚深十二因缘地、觉了四圣谛地、甚深利智地、九圣道地、观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證寂灭地、六通地、彻和密地、习想渐薄地。3。指菩萨乘十地,即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地是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个十位,在此十地,渐开佛眼,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4。指佛乘十地,即甚深难知广明智慧地、清净自分威严不思议明德地、善明日幢实相海藏地、精妙金光功诸神通智德地、大轮威藏明德地、虚空内清净无垢炎光开相地、广胜法界藏明界地、普觉智藏能净无垢边无碍智通地、无边德庄严回向能照明地、毗卢舍那智海藏地。
【佛学次第统编】
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有本有无垢之十地、修生显得之十地。
一、本有无垢之十地 即一切众生,本有净菩提心,所具足之无量功德,开而为十也。
二、修生显得之十地 真言行者,断三妄执而后,依三密之妙行,而修显自心本有之十地功德也。
「十地十心」初地为种子,二地为芽,三地为疱,四地为叶,五地为花,六地为果,七地为受用种子,八地为无畏依,所谓果中之果也,九地为有,进求佛慧,坐是最胜心也,十地为决定心。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十地者,谓菩萨所證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发生也。然地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于法云,分为十也。
〔一、欢喜地〕,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得法喜者,谓于證得之法而生喜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离垢地〕,谓由尽佛境界,明了诸法异性而入于同,若见有同,即非离垢;同性亦灭,斯为离垢。经云: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谓同异情见之垢既净,则本觉之慧光明开发。经云:净极明生,名发光地。(情见者,谓依情分别之见也。)
〔四、焰慧地〕,谓慧明既极,则佛觉圆满;觉满则慧光发焰,如大火聚烁,破一切情见。经云: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五、难胜地〕,谓由前焰慧烁破一切情见,其同异之相,皆不可得,即是诸佛境界,无有能胜。经云: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六、现前地〕,谓由前同异之相既不可得,则真如净性明显现前。经云: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谓真如之境,广无边际。虽真如现前,分證则局,若尽其际,方为极到。经云:尽真如际,名远行地。(分證者,谓菩萨于真如之理,分次第而證也。)
〔八、不动地〕,谓真如之理既尽其际,全得其体,则真常凝静,无能动摇。经云: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谓既得真如之体,即发妙用,凡所照了,悉是真如。经云: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谓菩萨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利润,而本寂不动。经云: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之海者,以其深广,无法而不容也。)
(名数)或曰十住。种种不一。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声闻乘十地,即受三皈地、信地、信法地、内凡夫地、学信戒地、八人地、须陀洹地、斯陀含地、阿那含地、阿罗汉地。2。指缘觉乘十地,即苦行具足地、自觉甚深十二因缘地、觉了四圣谛地、甚深利智地、九圣道地、观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證寂灭地、六通地、彻和密地、习想渐薄地。3。指菩萨乘十地,即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地是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个十位,在此十地,渐开佛眼,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4。指佛乘十地,即甚深难知广明智慧地、清净自分威严不思议明德地、善明日幢实相海藏地、精妙金光功诸神通智德地、大轮威藏明德地、虚空内清净无垢炎光开相地、广胜法界藏明界地、普觉智藏能净无垢边无碍智通地、无边德庄严回向能照明地、毗卢舍那智海藏地。
【佛学次第统编】
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有本有无垢之十地、修生显得之十地。
一、本有无垢之十地 即一切众生,本有净菩提心,所具足之无量功德,开而为十也。
二、修生显得之十地 真言行者,断三妄执而后,依三密之妙行,而修显自心本有之十地功德也。
「十地十心」初地为种子,二地为芽,三地为疱,四地为叶,五地为花,六地为果,七地为受用种子,八地为无畏依,所谓果中之果也,九地为有,进求佛慧,坐是最胜心也,十地为决定心。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十地者,谓菩萨所證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发生也。然地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于法云,分为十也。
〔一、欢喜地〕,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得法喜者,谓于證得之法而生喜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离垢地〕,谓由尽佛境界,明了诸法异性而入于同,若见有同,即非离垢;同性亦灭,斯为离垢。经云: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谓同异情见之垢既净,则本觉之慧光明开发。经云:净极明生,名发光地。(情见者,谓依情分别之见也。)
〔四、焰慧地〕,谓慧明既极,则佛觉圆满;觉满则慧光发焰,如大火聚烁,破一切情见。经云: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五、难胜地〕,谓由前焰慧烁破一切情见,其同异之相,皆不可得,即是诸佛境界,无有能胜。经云: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六、现前地〕,谓由前同异之相既不可得,则真如净性明显现前。经云: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谓真如之境,广无边际。虽真如现前,分證则局,若尽其际,方为极到。经云:尽真如际,名远行地。(分證者,谓菩萨于真如之理,分次第而證也。)
〔八、不动地〕,谓真如之理既尽其际,全得其体,则真常凝静,无能动摇。经云: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谓既得真如之体,即发妙用,凡所照了,悉是真如。经云: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谓菩萨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利润,而本寂不动。经云: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之海者,以其深广,无法而不容也。)
应化声闻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声闻之一。本体虽为佛菩萨,而为导他姑现声闻之身者。舍利弗,目连之类。见法华文句四上,三藏法数十六。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四种声闻)
【三藏法数】
应谓应现,化即变化。谓此声闻,本是诸佛、菩萨,内秘真实之行,外现声闻之身,而能引接前之二种声闻,归于大乘,及广化众生,令入佛道,是名应化声闻。
【三藏法数】
谓诸佛、菩萨为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见声闻之形,引诱小乘,令入大乘,是名应化声闻。
(术语)四种声闻之一。本体虽为佛菩萨,而为导他姑现声闻之身者。舍利弗,目连之类。见法华文句四上,三藏法数十六。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四种声闻)
【三藏法数】
应谓应现,化即变化。谓此声闻,本是诸佛、菩萨,内秘真实之行,外现声闻之身,而能引接前之二种声闻,归于大乘,及广化众生,令入佛道,是名应化声闻。
【三藏法数】
谓诸佛、菩萨为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见声闻之形,引诱小乘,令入大乘,是名应化声闻。
听闻
【佛学大辞典】
(杂语)闻教法也。最胜王经四曰:「若得听闻是经典,皆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玄义六曰:「受戒之时,说此戒法,授于前人,前人听闻,即得发戒,师弟所由生也。」
(杂语)闻教法也。最胜王经四曰:「若得听闻是经典,皆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玄义六曰:「受戒之时,说此戒法,授于前人,前人听闻,即得发戒,师弟所由生也。」
鹦鹉闻法
【佛学大辞典】
(传说)须达长者有二鹦鹉,阿难为说四谛之法。闻而信解,死而生天。见金藏经,义楚二十三,行事钞下,资持记下四之一。
(传说)须达长者有二鹦鹉,阿难为说四谛之法。闻而信解,死而生天。见金藏经,义楚二十三,行事钞下,资持记下四之一。
声闻慧
【佛学次第统编】
闻佛说法,知生死苦,欲断其因。慕寂灭乐,勤修其道,是名发声闻心。生死苦者,略说三界二十五有,无非是苦,更无真实乐处也。生死因者,由见思惑所发善恶不动诸有漏业,皆是三界受生因也。寂灭乐者,三界惑业因尽,则三界果报亦亡,色心俱灭,大患永尽,其定湛寂,不受转回苦也。出苦道者戒能永断恶业,定能出离散善。慧能确除虚妄我我所执,永断见思烦恼也。由知苦故,方肯断集。由慕灭故,方肯修道。但求自度,不顾他人,故名为小乘也。
闻佛说法,知生死苦,欲断其因。慕寂灭乐,勤修其道,是名发声闻心。生死苦者,略说三界二十五有,无非是苦,更无真实乐处也。生死因者,由见思惑所发善恶不动诸有漏业,皆是三界受生因也。寂灭乐者,三界惑业因尽,则三界果报亦亡,色心俱灭,大患永尽,其定湛寂,不受转回苦也。出苦道者戒能永断恶业,定能出离散善。慧能确除虚妄我我所执,永断见思烦恼也。由知苦故,方肯断集。由慕灭故,方肯修道。但求自度,不顾他人,故名为小乘也。
多闻十种利益
【佛学次第统编】
多闻十种利益:谓修菩萨行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邪正之法,无不闻知,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知烦恼助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知自身及诸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而不为所惑也。
二、知清净助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是以精勤修习,以證无上佛果也。
三、远离疑惑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照了通达,而无所疑惑也。
四、作正直见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一切邪正之法,无不明了,若有众生,邪见邪论者,为作正直知见,而格其非心也。
五、远离非道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善恶果报,诸法因缘,无不明了,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也。
六、安住正路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而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也。
七、开甘露门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能深入如来之藏,了知无上法味,而复以此普润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是为开甘露门也。
八、近佛菩提 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常勤修习,则知戒定慧行,能趣圣果,是以心常在道,精勤无怠,而于佛果菩提为不远也。
九、为作光明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知诸众生,皆为无明所覆,常受长夜之苦,而能以智慧之灯,作诸光明,令其出离幽暗,而获清升之乐也。
十、不畏恶道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晓了万法体本空寂,无苦无乐,是以发广大心,随类化度一切众生,而于险难恶道,悉无所畏也。
多闻十种利益:谓修菩萨行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邪正之法,无不闻知,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知烦恼助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知自身及诸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而不为所惑也。
二、知清净助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是以精勤修习,以證无上佛果也。
三、远离疑惑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照了通达,而无所疑惑也。
四、作正直见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一切邪正之法,无不明了,若有众生,邪见邪论者,为作正直知见,而格其非心也。
五、远离非道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善恶果报,诸法因缘,无不明了,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也。
六、安住正路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而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也。
七、开甘露门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能深入如来之藏,了知无上法味,而复以此普润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是为开甘露门也。
八、近佛菩提 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常勤修习,则知戒定慧行,能趣圣果,是以心常在道,精勤无怠,而于佛果菩提为不远也。
九、为作光明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知诸众生,皆为无明所覆,常受长夜之苦,而能以智慧之灯,作诸光明,令其出离幽暗,而获清升之乐也。
十、不畏恶道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晓了万法体本空寂,无苦无乐,是以发广大心,随类化度一切众生,而于险难恶道,悉无所畏也。
闻经八种功德
【佛学次第统编】
大庄严经云闻经八种功德:
一、端正好色 端正好色者,谓人以正信之心,严洁其身,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色身端正,而无丑恶之相也。
二、力势强盛 力势强盛者,谓人以精进勇猛之力,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福力威势,降伏一切而不怯弱也。
三、心悟通达 心悟通达者,谓人听闻佛经,解知义趣深远,理与心会,无不通达。以是功德,故能彻悟一切法相,了无挂碍也。
四、得妙辩才 得妙辩才者,谓人听闻佛经,深达一切法相。以是功德,得妙辩才,能以一句之义,演说无穷也。
五、获诸禅定 获诸禅定者,谓人听闻佛经,思惟甚深妙义。以是功德,即能摄心歛念,妄想不生,寂然入定也。
六、智慧明了 智慧明了者,谓人听闻佛经,广解其义。以是功德,开发本有智慧,照彻无碍也。
七、出家殊胜 出家殊胜者,谓人听闻佛经,厌恶尘俗。以是功德,即出家学道,复能以所闻之法,传化于人,为世导师也。
八、眷属强盛 得法之人,称为眷属,谓人听闻佛经,复能依经为人演说。以是功德,生他法身,即成眷属,展转流布,日强日盛也。
大庄严经云闻经八种功德:
一、端正好色 端正好色者,谓人以正信之心,严洁其身,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色身端正,而无丑恶之相也。
二、力势强盛 力势强盛者,谓人以精进勇猛之力,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福力威势,降伏一切而不怯弱也。
三、心悟通达 心悟通达者,谓人听闻佛经,解知义趣深远,理与心会,无不通达。以是功德,故能彻悟一切法相,了无挂碍也。
四、得妙辩才 得妙辩才者,谓人听闻佛经,深达一切法相。以是功德,得妙辩才,能以一句之义,演说无穷也。
五、获诸禅定 获诸禅定者,谓人听闻佛经,思惟甚深妙义。以是功德,即能摄心歛念,妄想不生,寂然入定也。
六、智慧明了 智慧明了者,谓人听闻佛经,广解其义。以是功德,开发本有智慧,照彻无碍也。
七、出家殊胜 出家殊胜者,谓人听闻佛经,厌恶尘俗。以是功德,即出家学道,复能以所闻之法,传化于人,为世导师也。
八、眷属强盛 得法之人,称为眷属,谓人听闻佛经,复能依经为人演说。以是功德,生他法身,即成眷属,展转流布,日强日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