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74,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2 43 44 45 下一页
同闻众
同听异闻
名闻
多闻
多闻天
多闻庆
多闻藏
多闻室
多闻部
多闻第一
多闻坚固
多闻分别部
决定声闻
如是我闻
佛类词典(续上)
半天婆罗门多闻天双身法同闻众
同听异闻
名闻
多闻
多闻天
多闻庆
多闻藏
多闻室
多闻部
多闻第一
多闻坚固
多闻分别部
决定声闻
如是我闻
半天婆罗门多闻天双身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溪岚拾叶集九曰:「一义云双身法者,半天婆罗门与多闻天不二一体之意也。其缘起云:此多闻天往昔与此半天婆罗门同时发心,多闻天以精进苦行故,速成福智,半天婆罗门以懈怠乐行故,今在凡地。于是起猛利强盛之瞋恚,发誓行于修多闻天法之处,而为障碍神。所诠多闻天表法性,半天表无明也。无明法性为相违之法,故此双身相背,无明法性为同体之惑,故不相离也。法性无体,全依无明。无明无体,全依法性。宜深思之。」
(修法)溪岚拾叶集九曰:「一义云双身法者,半天婆罗门与多闻天不二一体之意也。其缘起云:此多闻天往昔与此半天婆罗门同时发心,多闻天以精进苦行故,速成福智,半天婆罗门以懈怠乐行故,今在凡地。于是起猛利强盛之瞋恚,发誓行于修多闻天法之处,而为障碍神。所诠多闻天表法性,半天表无明也。无明法性为相违之法,故此双身相背,无明法性为同体之惑,故不相离也。法性无体,全依无明。无明无体,全依法性。宜深思之。」
同闻众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列于诸经首之比丘菩萨等诸众。即同闻法之众也。法华文句一曰:「释同闻众为三:初声闻,次菩萨,后杂众。诸经多尔。」
(术语)谓列于诸经首之比丘菩萨等诸众。即同闻法之众也。法华文句一曰:「释同闻众为三:初声闻,次菩萨,后杂众。诸经多尔。」
同听异闻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台宗所立化仪四教中,第三之秘密教与第四之不定教,于佛说法时同一座而听,各自异闻,小乘之机闻小法,大乘之机闻大法,谓之同听异闻。即一音异解也。但此秘密教与不定教之别。同听异闻之人,自他互相知,谓之不定教,互不相知,谓之秘密教。玄义释签一曰:「不定与秘,并皆不出同听异闻,但互相知互不相知以辨两异。」
(术语)台宗所立化仪四教中,第三之秘密教与第四之不定教,于佛说法时同一座而听,各自异闻,小乘之机闻小法,大乘之机闻大法,谓之同听异闻。即一音异解也。但此秘密教与不定教之别。同听异闻之人,自他互相知,谓之不定教,互不相知,谓之秘密教。玄义释签一曰:「不定与秘,并皆不出同听异闻,但互相知互不相知以辨两异。」
名闻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曰耶舍。名誉闻于世间也。法华经劝持品曰:「为求名闻故,分别说是经。」菩提心论曰:「凡夫执著名闻利养资生之具,务以安身。」行事钞上三曰:「善戒经云:为名闻利养,故畜徒众。是邪见人,名魔弟子。」梵语杂名曰:「名闻耶舍。」
(术语)梵语曰耶舍。名誉闻于世间也。法华经劝持品曰:「为求名闻故,分别说是经。」菩提心论曰:「凡夫执著名闻利养资生之具,务以安身。」行事钞上三曰:「善戒经云:为名闻利养,故畜徒众。是邪见人,名魔弟子。」梵语杂名曰:「名闻耶舍。」
多闻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多闻法文而受持也。维摩经菩萨品曰:「多闻是道场,如闻是行故。」圆觉经曰:「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术语)多闻法文而受持也。维摩经菩萨品曰:「多闻是道场,如闻是行故。」圆觉经曰:「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多闻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四王天中北方天之名。(参见:毗沙门天)
【佛学常见辞汇】
四王天中北方天的名字。
(天名)四王天中北方天之名。(参见:毗沙门天)
【佛学常见辞汇】
四王天中北方天的名字。
多闻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多闻妙法而心生欢喜也。大疏八曰:「由多闻此法,行与法契,是大庆,故曰多闻庆。」
(术语)多闻妙法而心生欢喜也。大疏八曰:「由多闻此法,行与法契,是大庆,故曰多闻庆。」
多闻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多闻之库藏。涅槃经四十曰:「是故我称阿难为多闻藏。」
(术语)多闻之库藏。涅槃经四十曰:「是故我称阿难为多闻藏。」
多闻室
【佛学大辞典】
(杂语)多闻天之宫殿。
(杂语)多闻天之宫殿。
多闻部
【佛学大辞典】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二百年顷自大众部中分出之派。从部主之德而名。宗轮论述记曰:「广学三藏,深悟佛言。从德为名,名多闻部,当时律主具多闻德也。」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二百年顷自大众部中分出之派。从部主之德而名。宗轮论述记曰:「广学三藏,深悟佛言。从德为名,名多闻部,当时律主具多闻德也。」
多闻第一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难于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也。增一阿含经三曰:「知时明物,所至无碍,所忆不忘。多闻旷远,堪任奉上,所谓阿难比丘是。」楞严经一曰:「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得道力。」
【佛学常见辞汇】
阿难尊者在佛十大弟子中,以多闻第一著称。
(术语)阿难于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也。增一阿含经三曰:「知时明物,所至无碍,所忆不忘。多闻旷远,堪任奉上,所谓阿难比丘是。」楞严经一曰:「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得道力。」
【佛学常见辞汇】
阿难尊者在佛十大弟子中,以多闻第一著称。
多闻坚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坚固之一。佛灭后第三之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时期。
【佛学常见辞汇】
佛灭后的第三个五百年为多闻坚固时期。
(术语)五坚固之一。佛灭后第三之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时期。
【佛学常见辞汇】
佛灭后的第三个五百年为多闻坚固时期。
多闻分别部
【佛学大辞典】
(流派)说假部也。
(流派)说假部也。
决定声闻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种声闻之一。久习小乘必證罗汉果之声闻也。见三藏法数二十二。
【三藏法数】
谓其久习小乘之法,故今闻小乘教而得證果,既證小果之后,再不进求大乘之法,是名决定声闻。
【三藏法数】
谓久习小乘,积劫功圆而證得小果,是名决定声闻。
(术语)五种声闻之一。久习小乘必證罗汉果之声闻也。见三藏法数二十二。
【三藏法数】
谓其久习小乘之法,故今闻小乘教而得證果,既證小果之后,再不进求大乘之法,是名决定声闻。
【三藏法数】
谓久习小乘,积劫功圆而證得小果,是名决定声闻。
如是我闻
【佛学大辞典】
(杂语)如是者,指经中所说之佛语,我闻者阿难自言也,佛经为佛入灭后多闻第一之阿难所编集,故诸经之开卷,皆置此四字。又,如是者,信顺之辞也。以信则言如是,不信则言不如是故也。佛法以信为第一,故诸经之首举阿难之能信而云如是。又外道之经典,开卷有阿(无之义)、伛(有之义)二字为吉祥之表,是诤论之本也,故佛教为避诤论列如是等之六成就。如是二字为信成就,我闻二字为闻成就。凡诸经之首有通别二序,通序称为證信序,中列六事。是佛入灭时告阿难使置于诸经之冠首者。出于集法藏经。佛地论一曰:「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如是。」探玄记三曰:「如是总举一部文义,谓指己所闻之法故云如是。」理趣释曰:「如是者所谓结集之时所指是经也,我闻者盖表亲从佛闻也。」智度论一曰:「问曰:诸佛经何以故初称如是语?答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中略)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注维摩经一:「肇曰:如是信顺辞,经无丰约非信不传,故建言如是。」法华文句一曰:「对破外道阿伛二字不如不是对治悉檀也。」法华义疏一曰:「立此六事为简外道,外道经初皆标阿伛二字,如来教首六事贯。」
【佛学常见辞汇】
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为佛经五种证信之一。
【俗语佛源】
即我闻如是,犹言我听得这样说,通常表示自己听到的传闻。如清·纪昀著《阅微草堂笔记》,内有《如是我闻》篇目,所载皆耳闻的传说、故事。又如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噫,如是我闻,而王遂语,且熟视其乳毛未褪之颜。」「如是我闻」出于佛涅槃前。当时,以多闻第一著称的阿难问佛:「一切经首置何字?」佛回答:「一切经首置『如是我闻』等言。」(见《大智度论》卷二、《佛地经论》卷一等)相传佛涅槃后,长老迦叶在王舍城外举行了第一次结集佛经的活动。阿难诵集经藏。他刚念出「如是我闻……」,满座大众仿佛听到佛亲临说法,感动流泪。我们今天见到的汉译佛经,一般在开头都有「如是我闻」(少数作「闻如是」)四字,意谓我阿难当时亲自听到佛这样说。「如是我闻」表示经中的内容是佛金口所宣,真实可信,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周后)唤起了虔诵佛经的欲望,随即轻声念道:『如是我闻……』」(李明权)
(杂语)如是者,指经中所说之佛语,我闻者阿难自言也,佛经为佛入灭后多闻第一之阿难所编集,故诸经之开卷,皆置此四字。又,如是者,信顺之辞也。以信则言如是,不信则言不如是故也。佛法以信为第一,故诸经之首举阿难之能信而云如是。又外道之经典,开卷有阿(无之义)、伛(有之义)二字为吉祥之表,是诤论之本也,故佛教为避诤论列如是等之六成就。如是二字为信成就,我闻二字为闻成就。凡诸经之首有通别二序,通序称为證信序,中列六事。是佛入灭时告阿难使置于诸经之冠首者。出于集法藏经。佛地论一曰:「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如是。」探玄记三曰:「如是总举一部文义,谓指己所闻之法故云如是。」理趣释曰:「如是者所谓结集之时所指是经也,我闻者盖表亲从佛闻也。」智度论一曰:「问曰:诸佛经何以故初称如是语?答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中略)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注维摩经一:「肇曰:如是信顺辞,经无丰约非信不传,故建言如是。」法华文句一曰:「对破外道阿伛二字不如不是对治悉檀也。」法华义疏一曰:「立此六事为简外道,外道经初皆标阿伛二字,如来教首六事贯。」
【佛学常见辞汇】
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为佛经五种证信之一。
【俗语佛源】
即我闻如是,犹言我听得这样说,通常表示自己听到的传闻。如清·纪昀著《阅微草堂笔记》,内有《如是我闻》篇目,所载皆耳闻的传说、故事。又如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噫,如是我闻,而王遂语,且熟视其乳毛未褪之颜。」「如是我闻」出于佛涅槃前。当时,以多闻第一著称的阿难问佛:「一切经首置何字?」佛回答:「一切经首置『如是我闻』等言。」(见《大智度论》卷二、《佛地经论》卷一等)相传佛涅槃后,长老迦叶在王舍城外举行了第一次结集佛经的活动。阿难诵集经藏。他刚念出「如是我闻……」,满座大众仿佛听到佛亲临说法,感动流泪。我们今天见到的汉译佛经,一般在开头都有「如是我闻」(少数作「闻如是」)四字,意谓我阿难当时亲自听到佛这样说。「如是我闻」表示经中的内容是佛金口所宣,真实可信,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周后)唤起了虔诵佛经的欲望,随即轻声念道:『如是我闻……』」(李明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