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单见浅闻(單見淺聞)
见识短浅。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四:“其末年所以为天下后世虑者,未易为单见浅闻者道也。”
分類:见识短浅
《分类字锦》:叠鼓闻舂(叠鼓闻舂)
苏轼 游博罗香积寺诗 霏霏落雪看收面,隐隐叠鼓闻舂糠。
分类:耕穫
《國語辭典》:充耳不闻(充耳不聞)  拼音:chōng ěr bù wén
塞住耳朵,装著没听见。形容故意不理会或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清。李渔《奈何天》第三○出:「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
《國語辭典》:臭不可闻(臭不可聞)  拼音:chòu bù kě wén
臭得令人无法忍受。形容非常的臭。《三国演义》第九○回:「大半被铁炮打的头脸粉碎,皆死于谷中,臭不可闻。」也作「臭不可当」。
分類:名声不齿
《國語辭典》:传闻异辞(傳聞異辭)  拼音:chuán wén yì cí
春秋处理历史材料,分为所见之世、所闻之世、所传闻之世,依此三世远近而有不同的措辞。对于年代久远,由传闻而得知的事,记载得比较简略,称为「传闻异辞」。《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以不曰?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汉。何休。解诂:「所见者,谓昭、定、哀已与父时事也。所闻者,谓文、宣、成襄王父时事也。所传闻者,谓隐、桓、庄、闵、僖、高祖、曾祖时世也。」后泛称歧异不一的传述言辞。
《漢語大詞典》:传闻异词(傳聞異詞)
见“ 传闻异辞 ”。
《國語辭典》:传闻异辞(傳聞異辭)  拼音:chuán wén yì cí
春秋处理历史材料,分为所见之世、所闻之世、所传闻之世,依此三世远近而有不同的措辞。对于年代久远,由传闻而得知的事,记载得比较简略,称为「传闻异辞」。《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以不曰?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汉。何休。解诂:「所见者,谓昭、定、哀已与父时事也。所闻者,谓文、宣、成襄王父时事也。所传闻者,谓隐、桓、庄、闵、僖、高祖、曾祖时世也。」后泛称歧异不一的传述言辞。
《國語辭典》:千闻不如一见(千聞不如一見)  拼音:qiān wén bù rú yī jiàn
多听人言,不如亲身看一眼来得确切、真实。《陈书。卷三一。萧摩诃传》:「安都谓摩诃曰:『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也作「百闻不如一见」。
《漢語大詞典》:洽博德闻(洽博德聞)
同“洽博多聞”。谓知识和见闻广博。
《漢語大詞典》:洽博多闻(洽博多聞)
谓知识和见闻广博。 明 俞弁 逸老堂诗话卷下:“ 玄敬 当时最以洽博多闻称,不知何所据而云然。”
《國語辭典》:洽闻强记(洽聞強記)  拼音:qià wén qiáng jì
见识广博,强学多记。《晋书。卷七二。葛洪传。史臣曰》:「景纯笃志绨缃,洽闻强记,在异书而毕综,瞻往滞而咸释。」宋。苏轼 德威堂铭。叙:「贯穿古今,洽闻强记,虽专门名家有不逮。」也作「洽闻博见」。
《漢語大詞典》:千古奇闻(千古奇聞)
流传千古、耸人听闻的奇事。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曾子沉水:“若 曾子 沉水事,更千古奇闻矣。”
《漢語大詞典》:强识博闻(强識博聞)
同“强记博闻”。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寿序:“生平无他嗜好,以著述为性命,强识博闻,达於国家掌故。”
《漢語大詞典》:强记博闻(强記博聞)
(1).谓记忆力强,见闻广博。 宋 陆游 《贺皇太子受册笺》:“英姿达识,事洞照於几先;强记博闻,言必稽於古训。”参见“ 博闻彊识 ”。
(2).谓记忆力强,见闻广博。 宋 陆游 《贺皇太子受册笺》:“英姿达识,事洞照於几先;强记博闻,言必稽於古训。”参见“ 博闻彊识 ”。
《漢語大詞典》:博闻彊识(博聞彊識)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礼记·曲礼上:“博闻彊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 裴松之 注引《原别传》:“ 郑君 学览古今,博闻彊识,鉤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 博晰斋 ﹞博闻彊识,於京圻掌故,民族源流,尤能殫洽。”亦作“ 博闻强识 ”。 宋 苏轼 《林希中书舍人》:“具官 林希 ,博闻强识,篤学力行,绰有 建安 之风。”
《漢語大詞典》:前古未闻(前古未聞)
从来没有听说过。后汉书·西域传赞:“ 西域 风土之载,前古未闻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案相人之法,见於左传,其书《汉志》亦著録;惟太素脉、揣骨二家,前古未闻。”
《國語辭典》:前所未闻(前所未聞)  拼音:qián suǒ wèi wén
从来未曾听说过。元。周密《齐东野语。卷七。野婆》:「此事前所未闻,是知穷荒绝徼,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未可以见闻所未及,遂以为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