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瑰闻(瑰聞)
亦作“瓌闻”。 奇闻。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或墨驱尻马,贡殊域之瓌闻;或笔代然犀,影拓都之现状。”
分類:奇闻
《漢語大詞典》:广见洽闻(廣見洽聞)
谓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唐 杨炯 《百泉县令李楚才神道碑》:“雄才壮思,首九奏而和八音;广见洽闻,披五车而诵三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凡 唐 一代名姓相同者数十百人,类而録之,以为广见洽闻之助。”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一篇:“ 迈 在朝敢于讜言,又广见洽闻,多所著述。”
《分类字锦》:贵族闻人(贵族闻人)
刘禹锡拟册公主文主之以同姓叔父配之以贵族闻人
分类:驸马
《分类字锦》:曷异闻韶(曷异闻韶)
范仲淹今乐犹古乐赋听此笙镛曷异闻韶之美顾兹匏土宛存击壤之风
分类:审音
《國語辭典》:骇人听闻(駭人聽聞)  拼音:hài rén tīng wén
令人听了十分震惊。《镜花缘》第六回:「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并不奏闻请旨,任听部下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骇人听闻。」也作「骇听」。
分類:人听震惊
《漢語大詞典》:骇人闻见(駭人聞見)
见“ 骇人视听 ”。
《漢語大詞典》:骇人视听(駭人視聽)
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隋书·王劭传:“或文词鄙野,或不轨不物,骇人视听,大为有识所嗤鄙。” 宋 安焘 等《〈周书〉序》:“唯府兵之设,敛千岁已散之民而係之兵,庶几得 三代 之遗意,能不骇人视听以就其事,而效见於后世。”亦作“ 骇人闻见 ”。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分類:震惊
《漢語大詞典》:骇人闻听(駭人聞聽)
见“ 骇人听闻 ”。
《國語辭典》:骇人听闻(駭人聽聞)  拼音:hài rén tīng wén
令人听了十分震惊。《镜花缘》第六回:「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并不奏闻请旨,任听部下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骇人听闻。」也作「骇听」。
分類:人听震惊
《高级汉语词典》:博识洽闻  拼音:bó shí qià wén
见多识广,学识博大
《国语辞典》:博闻多识(博闻多识)  拼音:bó wén duō shì
见闻广博,知识丰富。《魏书。卷八四。儒林列传。李业兴》:「通直散骑常侍李业兴硕学通儒,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访询。」《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公子生长中原,博闻多识,必知此兽之名。」
《漢語大詞典》:博闻彊识(博聞彊識)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礼记·曲礼上:“博闻彊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 裴松之 注引《原别传》:“ 郑君 学览古今,博闻彊识,鉤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 博晰斋 ﹞博闻彊识,於京圻掌故,民族源流,尤能殫洽。”亦作“ 博闻强识 ”。 宋 苏轼 《林希中书舍人》:“具官 林希 ,博闻强识,篤学力行,绰有 建安 之风。”
《國語辭典》:博闻强记(博聞強記)  拼音:bó wén qiáng jì
见闻广博,记忆力特强。《韩诗外传》卷三:「博闻强记者,守之以浅。」也作「博闻强识」。
《國語辭典》:博闻彊志(博聞彊志)  拼音:bó wén qiáng zhì
见闻广博,记忆力特强。《荀子。解蔽》:「博闻彊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也作「博闻强识」。
《國語辭典》:博物洽闻(博物洽聞)  拼音:bó wù qià wén
见识广博。《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隋书。卷五八。明克让传》:「于时东宫盛徵天下才学之士,至于博物洽闻,皆出其下。」也作「博物多闻」。
《國語辭典》:不闻不问(不聞不問)  拼音:bù wén bù wèn
置身事外,漠不关心。《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除了选色徵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也作「不问不闻」。
《漢語大詞典》:不问不闻(不問不聞)
不问也不听。形容因某种原因对周围事物很淡漠。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 李紈 虽青春丧偶,且居处於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于是只好袭用仙传的古法,装聋作哑,置之不问不闻之列。”参见“ 不闻不问 ”。
《國語辭典》:不闻不问(不聞不問)  拼音:bù wén bù wèn
置身事外,漠不关心。《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除了选色徵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也作「不问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