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54,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咫闻
周闻
闻震
列闻
合闻
警闻
尘闻
达闻
大闻
式闻
司闻
闻化
铺闻
瞻闻
赴闻
《国语辞典》:咫闻(咫闻)  拼音:zhǐ wén
距离甚近而有所听闻。《国语。晋语四》:「吾不能行也,咫闻则多矣。」
分类:距离听闻
《漢語大詞典》:周闻(周聞)
尽知。 章炳麟 《检论·订孔上》:“六籍者,道、墨所周闻,故 墨子 称春秋多太史中秘书,而 老聃 为守藏史,得其本株。”
分類:尽知
《韵府拾遗 震韵》:闻震(闻震)
易: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疏:初九以刚处下,闻震而惧,恐而致福,即是有德之人。
《韵府拾遗 文韵》:列闻(列闻)
隋书炀帝纪:大业四年冬,诏曰:周兼夏殷,文质大备。汉有天下,车书混一。魏晋沿袭,风流未远。并宜立后,以存继绝之义。有司可求其胄绪列闻。
《漢語大詞典》:合闻(合聞)
犹洽闻。见闻广博。三国志·魏志·杜恕传“ 恕 奏议论駮皆可观” 裴松之 注引《杜氏新书》:“存心经誥,博学合闻。”
分類:见闻广博
《漢語大詞典》:警闻(警聞)
危急的消息。 明 海瑞 《兴国八议》:“此等客户,居税户之庄所,资税户之牛穀,大概无妻子无家当,一有警闻,孑孑一身挈而去尔。”
分類:危急消息
《韵府拾遗 文韵》:尘闻(尘闻)
隋书房陵王传:寸诚管见。辄以尘闻。
《漢語大詞典》:达闻(達聞)
(1).传闻。 汉 王充 论衡·实知:“讖书秘文,远见未然;空虚闇昧,豫睹未有;达闻暂见,卓譎怪神,若非庸口所能言。”
(2).传递消息。 明 杨慎 《四川建昌兵备道题名记》:“其望京师万里而遥,望 成都 亦千里而遥,故有事则艰于达闻。”
《漢語大詞典》:大闻(大聞)
大名声。 宋 梅尧臣 《〈林和靖先生诗集〉序》:“君在 咸平 、 景德 间已有大闻,会天子修封禪,未及詔聘,故终老而不得施用於时。”
《漢語大詞典》:式闻(式聞)
指名望。 唐 白居易 《乌行初授卫佐制》:“ 乌行初 , 重胤 之子,早禀义方,诗礼弓裘,式闻不坠。”
分類:名望
《分类字锦》:司闻(司闻)
韩愈争臣论: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
分类:
《漢語大詞典》:闻化(聞化)
谓闻知风俗教化或受到教育感化而来归附。语本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闻风向化,所见奇异。” 张篁溪 《光复会领袖陶成章革命史》:“ 爪哇岛 之 华 侨,闻化最晚,故入同盟会者甚尠。”
《漢語大詞典》:铺闻(鋪聞)
广泛传播。《文选·班固〈典引〉》:“故夫显定三才昭登之绩,匪 尧 不兴;铺闻遗策在下之训,匪 汉 不弘厥道。” 李周翰 注:“铺,布也。”
《漢語大詞典》:瞻闻(瞻聞)
犹言见多识广。 唐 杨炯 《从弟去溢墓志铭》:“于时朝廷之上,山林之下,英儒瞻闻之士,洪笔丽藻之客,希末光而影集,听餘声而响和者,犹藩篱之望天池,鳞介之宗龟龙也。” 清 冯桂芬 《〈鸿雪因缘〉序》:“自来英硕瞻闻之士,类能以宦游輒迹所至,见之著録,垂示方来。”
分類:见多识广
《漢語大詞典》:赴闻(赴聞)
报丧;亦指报丧的文告。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九:“及军中以 孔明 死赴闻, 蜀 人赴之不许,祠之又不许。”参见“ 赴告 ”。
分類:报丧文告
《漢語大詞典》:赴告
(1). 春秋 时各国以崩薨及祸福之事相告。前者称“赴”,后者称“告”。左传·文公十四年:“凡崩、薨,不赴则不书。祸、福,不告亦不书。惩不敬也。”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赴告策书,诸所记註,多违旧章。” 孔颖达 疏:“凶事谓之赴,他事谓之告。对文则别。散文则通。”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至於春秋一书,不过因赴告之文,书之以定褒贬。 左氏 乃得依经作传。其时不赴告而背理坏道乱亡破灭者,十倍於左传而无所考。”
(2).专指报丧。史记·周本纪:“ 昭王 南巡狩不返,卒於 江 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 宋 陆游 《留夫人墓志铭》:“ 庆元 六年十月,余之友 信安 徐賡 赴告其母夫人之丧於 山阴 泽中。”《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司徒 招 奉公子 留 主丧即位,遣大夫 于徵师 以病薨赴告於 楚 。”
(3).奔告。 汉 刘向 列女传·许穆夫人:“如使边境有寇戎之事,维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妾在,不犹愈乎?”明史·何真传:“县人 王成 、 陈仲玉 作乱, 真 赴告元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