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75,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彻闻
彰闻
闻家
遗闻
陈闻
闻闻
音闻
布闻
奇闻
嘉闻
闻响
剽闻
夕闻
百闻
敷闻
《韵府拾遗 文韵》:彻闻(彻闻)
苏洵谢相府启:不意贫贱之姓名,偶自彻闻于朝野。
《漢語大詞典》:彰闻(彰聞)
广为传闻。 唐 司空图 《卢公神道碑》:“若首唱其恶,彼畏彰闻,则怀疑蜂溃矣。”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四章:“ 贵州 党争,事实彰闻。”
分類:传闻
《漢語大詞典》:闻家(聞家)
显达、有名望的家族。 唐 韩愈 《衢州徐偃王庙碑》:“ 徐氏 十望,其九皆本於 偃王 ;而 秦 后迄兹无闻家。”新唐书·杜兼传:“僚官 韦赏 、 陆楚 皆闻家子。”
《國語辭典》:遗闻(遺聞)  拼音:yí wén
遗留下来的传闻。
《漢語大詞典》:陈闻(陳聞)
陈述上闻。后汉书·霍谞传:“ 諝 与尚书令 尹勋 数奏其事,又因陛见陈闻罪失。”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於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南朝 梁 任昉 《启萧太傅固辞夺礼》:“不任崩迫之情,谨奉启事陈闻,谨啟。”
分類:陈述上闻
《漢語大詞典》:闻闻(聞聞)
语出庄子·则阳:“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緡,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以十仞之臺县众閒者也!”本谓听到曾经听过的,引申为随时可以听到。 唐 元结 《处规》:“吾安能使吾身之有是,而令他人之有非,至於闻闻也哉!”
《漢語大詞典》:音闻(音聞)
指声音的传播。《楞严经》卷六:“此方真教体,清浄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唐 韦应物 《慈恩伽蓝清会》诗:“鸣鐘悟音闻,宿昔心已往。” 宋 范成大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之六:“知从了义透音闻,古井无波岂更浑。”
分類:声音传播
《漢語大詞典》:布闻(布聞)
(1).传布。史记·太史公自序:“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 唐 柳宗元 《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道德仁明,孝爱友悌,薰袭里閈,布闻天下。” 宋 苏轼 《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方二圣躬行仁厚,天下归心,忽有此言布闻远邇,深为可惜。”
(2).指向上传报。新唐书·西域传上·焉耆:“帝语近臣曰:‘ 孝恪 ……当以二十二日破之,使者今至矣!’俄而遽人以捷布闻。”
《國語辭典》:奇闻(奇聞)  拼音:qí wén
稀奇怪异的事情。宋。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漢語大詞典》:嘉闻(嘉聞)
亦作“ 嘉问 ”。 问,通“ 闻 ”。美名;好声誉。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卜人謁之曰:‘生有嘉闻,其名曰 友 ,为公室辅。’” 杜预 注:“嘉名闻於世。”《魏书·广陵王羽传》:“敬慎汝仪,勿坠嘉问,唯酒唯田,可不戒歟!” 宋 王安石 《皇亲叔敖转官加勋》之一:“尔序官内朝,克有嘉问,绳绳之庆,协於声诗。”
《韵府拾遗 养韵》:闻响(闻响)
萧子显诗:争风竞日常闻响,重花叠叶不通飞。
《漢語大詞典》:剽闻(剽聞)
(1).传闻。 宋 岳珂 《桯史·八阵图诗》:“剽闻逆雏犯 淮 泗 。”
(2).引申作谦辞,犹言窃闻。 宋 文天祥 《与庐陵陈知县尧举书》:“剽闻前茅在郊,谨具札子候迎。”
分類:传闻谦辞
《骈字类编》:夕闻(夕闻)
魏书赵郡王干传:干贪淫不遵典法,御史中尉李彪将纠劾之。会遇干于尚书下舍,因屏左右而谓干曰:殿下比有风闻,即欲起弹,恐损圣明委托之旨。若改往修来,彪当不言,脱不悛改,夕闻旦发。而干悠然不以为意,彪乃表弹之。
《骈字类编》:百闻(百闻)
汉书赵充国传见一见下。
《漢語大詞典》:敷闻(敷聞)
犹布闻。使名声远扬。书·文侯之命:“昭升于上,敷闻在下。” 曾运乾 正读:“敷,布也。闻,声闻也。” 晋 陆机 《月重轮行》:“古人扬声,敷闻九服,身名流何穆。” 唐 李商隐 《为汝南公贺彗星不见复正殿表》:“精诚昭达,恳惻敷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