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93,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6  37  38  3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问疫
问长问短
瓮问
问诸水滨
问罪之师
问阅
特原不问
套问
擿问
询根问底
寻消问息
寻花问柳
寻根问底
学问思辨
一问三不知
《韵府拾遗 陌韵》:问疫(问疫)
魏书太祖纪:皇始二年秋八月丙寅朔,帝自鲁口进军常山之九门。时大疫,人马牛多死。帝问疫于诸将,对曰:在者才十四五。是时中山犹拒守,群下咸思还北。
《國語辭典》:问长问短(問長問短)  拼音:wèn cháng wèn duǎn
仔细询问。《儿女英雄传》第一四回:「随缘儿又哭著,围著他老子问长问短。」《文明小史》第一七回:「两个人拉著手问长问短,站著说了半天话。」
分類:关切
《高级汉语词典》:瓮问
瓮下
《國語辭典》:问诸水滨(問諸水濱)  拼音:wèn zhū shuǐ bīn
春秋时,齐国以未进贡周室和周昭王南征溺死于汉水的罪名攻打楚国,楚国使者认为贡物未送是楚君的罪过,但昭王溺死于汉水之时,楚国势力尚未达汉水,应去问汉水边的人。典出《左传。僖公四年》。后以问诸水滨比喻两不相干。
《國語辭典》:问罪之师(問罪之師)  拼音:wèn zuì zhī shī
称讨伐犯错者的队伍或前来责难的人。《旧唐书。卷六九。侯君集传》:「天子以高昌骄慢无礼,使吾恭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聊斋志异。卷一○。葛巾》:「日已向辰,喜无问罪之师,心渐宁贴。」
《漢語大詞典》:问阅(問閲)
检阅询问。东观汉记·和熹邓后传:“太后乃亲自临见宫人,一一问閲,察其颜色,开示恩信。”
分類:检阅询问
《分类字锦》:特原不问(特原不问)
魏志刘廙传:魏讽反,廙弟伟为讽所引,当相坐诛。太祖令曰:叔向不坐弟虎,古之制也,特原不问。
分类:赦宥
《國語辭典》:套问(套問)  拼音:tào wèn
设计言语向人探问消息。《红楼梦》第二一回:「宝钗便在炕上坐了,慢慢的閒言中套问他年纪家乡等语,留神窥察其言语志量,深可敬爱。」
《國語辭典》:擿问(擿問)  拼音:tì wèn
审理讯问。如:「擿问犯人」。
分類:诘问责问
《漢語大詞典》:询根问底(詢根問底)
谓询问事情的详细原委,问个水落石出。 杨朔 《雪花飘飘》:“妈妈说:‘你问我,叫我问谁呢?别总是那个老毛病,询根问底的,追的人心慌。’”
《漢語大詞典》:寻消问息(尋消問息)
探问消息。 宋 周邦彦 《意难忘》词:“又恐伊寻消问息,瘦减容光。” 清 无名氏 《金缕曲》:“谁忆惯前尘影事?删却临期珍重语,怕寻消问息劳公子。”
分類:探问消息
《國語辭典》:寻花问柳(尋花問柳)  拼音:xún huā wèn liǔ
1.出外游赏春天的景色。元。谷子敬《城南柳。楔子》:「只等的红雨散、绿云收,我那其间寻花问柳,重到岳阳楼。」《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这样好天气,他先生正好到六桥探春光,寻花问柳,做西湖上的诗。」也作「觅柳寻花」、「问柳寻花」。
2.比喻狎妓。《金瓶梅》第八十一回:「韩道国与来保两个,且不置货,成日寻花问柳,饮酒宿娼。」也作「觅柳寻花」、「问柳评花」、「问柳寻花」。
《國語辭典》:寻根问底(尋根問底)  拼音:xún gēn wèn dǐ
详究事物的底细。《孽海花》第十八回:「阿福先见雯青动怒,也怕寻根问底,早就暗暗跟了进来。」也作「穷根究底」、「寻根究底」。
《國語辭典》:寻根究底(尋根究底)  拼音:xún gēn jiù dǐ
详究事物的底细。《红楼梦。第一二○》:「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我虽然句句的藏头露尾,被你们层层的寻根究底,话也大概说明白了。」也作「穷根究底」、「寻根问底」。
《漢語大詞典》:学问思辨(學問思辨)
古代儒家的修养方法。《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宋 朱熹 集注:“此诚之之目也。学、问、思、辨,所以择善而为知,学而知也。篤行,所以固执而为仁,利而行也。”
分類:儒家修养
《國語辭典》:一问三不知(一問三不知)  拼音:yī wèn sān bù zhī
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知。一问三不知语本《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文子曰:『吾乃今知所以亡,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是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指从头至尾全部都不知道。《红楼梦》第五五回:「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