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公式化  拼音:gōng shì huà
1.文艺创作时,在表现人物、架构、情节等方面套用固定格式。如:「这部小说陈腔滥调,情节公式化,实在很乏味。」
2.不根据现实问题、具体情况,而以某种固定方式刻板地处理问题。如:「这次事件不宜套用已往公式化的处理方式,应另立专案来解决。」
《國語辭典》:对症下药(對症下藥)  拼音:duì zhèng xià yào
针对病症开方用药。比喻针对问题所在,做有效处理。《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不想这樊迟是话不问,偏偏的要请学稼请学圃起来,夫子深恐他走入长沮桀溺的一路,倘然这班门弟子,都要这等起来,如苍生何,所以才对症下药,合他讲那上好礼的三句。」也作「对症发药」、「对症用药」。
《國語辭典》:对空策(對空策)  拼音:duì kōng cè
对,回答。空,浮泛不实际。策,装编成书的竹片或木片。对空策原指旧时在󴩎场中答题空泛而不实际。比喻做事不切实际或文章空洞无物。
《國語辭典》:对策(對策)  拼音:duì cè
1.古代科举考试时,士子针对皇帝策问,提出一套治理政事的方略。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汉文中年,始举贤良,晁错对策,蔚为举首。」《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也称为「射策」。
2.对付的策略方案。如:「想不出更好的对策。」
《国语辞典》:洞中肯綮  拼音:dòng zhòng kěn qìng
观察敏锐,言论能掌握问题的关键处。《元史。卷一九○。儒学传二。韩性传》:「郡之良二千石,政事有所未达,辄往咨访,性从容开导,洞中肯綮,裨益者多。」
《漢語大詞典》:法律顾问
被指定或聘请在法律问题上为特定诉讼委托人、政府官员或公共团体提供建议或充当代表的律师
对有关法人、社团(包括公司、企业)的法律所涉及的案件有专门研究的律师:法人、社团法律顾问
《國語辭典》:法医学(法醫學)  拼音:fǎ yī xué
由医学、药物学等学识技术,研究法律上各种问题,以鉴定创伤,受毒,判决生死等因的医学。
《漢語大詞典》:发展经济学
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经济学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附属国纷纷取得独立的情况下产生的。代表人物初期以西方经济学家为主,后也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及发达国家的激进经济学家。前期强调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后期重视农业发展,并着重于对个别国家或不同类型的经验分析。
《漢語大詞典》:发生认识论
瑞士皮亚杰关于认识的理论。认为不能静止地看待认识论问题;人类知识的形成是包括着主体和外部世界在连续不断地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结构。强调认识的个体心理起源和历史发展。人的认识来源于动作,是主体对客体施加动作的结果。动作是外显的实际行动,运算是内化的可逆的并可协调成为系统的行动。
《漢語大詞典》:犯罪学
研究犯罪问题的学科。19世纪中叶在欧洲开始形成,以后不断发展。狭义的犯罪学只研究犯罪原因,广义的犯罪学还研究预防犯罪、犯罪对策等问题。
《國語辭典》:后遗症(後遺症)  拼音:hòu yí zhèng
1.治疗疾病时,由于用药或治疗术的关系,使病人于病瘉或病情好转之后,在身体上却留下某种组织、器官的缺陷或功能上的障碍,或日后引发其他病症的可能性。如小儿麻痹症造成的下肢瘫痪。
2.比喻因某种问题处理不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如:「最近大家的工作士气显得委靡不振,是公司大幅裁员引起的后遗症之一。」
《漢語大詞典》:激进派
(如在政治问题上)表现咄咄逼人的党派观念很强的人;激进的党员。例如:每一个政党里面都有稳健派和极端派…温和派和激进派。
《漢語大詞典》:记录片(記録片)
为了具体而真实地报道某一现实问题或历史事件,以现场实拍材料为主要依据,参以历史图片和表解等而制成的影片。
《漢語大詞典》:挤牙膏
比喻不肯主动地谈问题,挤一点说一点。例如:你还是坦率地说清楚吧,这样挤牙膏,还是要挤出来,可就拉长了时间。
《漢語大詞典》:活标本(活標本)
比喻可以用作典型说明某一问题的很现实的事物。 穆青 等《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有人说, 吴吉昌 的双秆棉是唯生产力论的活标本。”
《國語辭典》:拐弯抹角(拐彎抹角)  拼音:guǎi wān mò jiǎo
比喻说话或做事不直爽。如:「他说话总爱拐弯抹角,真是麻烦!」也作「转弯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