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无能为力(無能為力)  拼音:wú néng wéi lì
没有力量促进事情的发展。《续孽海花》第四一回:「不过舆论未能尽孚,一时尚难实行,我亦无能为力,自觉惭愧得很!」
《國語辭典》:无能为役(無能為役)  拼音:wú néng wéi yì
原指不足以供人役使的意思。语出《左传。成公二年》:「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臧宣叔亦如晋乞师。皆主郤献子。晋侯许之七百乘。郤子曰:『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许之。」后转为自谦才能不及他的用语。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七。厨子》:「余于能始先生,无能为役,则陈东标之于董桃媚,又岂止仙凡之判哉!」
《國語辭典》:捂盖子(捂蓋子)  拼音:wǔ gài zi
封住盖子。比喻严密地掩盖事物的真相,避免暴露出来。如:「捂盖子只是自欺欺人的方法,并不能解决已经造成的错误。」
《漢語大詞典》:无可争辩
不可能有问题;无需争论。例如:这些事实是显然无可争辩的。
《國語辭典》:速战速决(速戰速決)  拼音:sù zhàn sù jué
以最快的速度发动攻势,并尽快达成目的。比喻迅速将事情处理完毕。如:「今天的会议最好能速战速决,再延下去大家都受不了了。」
《漢語大詞典》:听微决疑(聽微決疑)
注意细微的情节,解决疑难的问题。形容思想缜密,善于通过听察解决疑难。鹖冠子·天则:“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能屏谗权实。”史记·循吏列传:“ 李离 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 司马贞 索隐:“言能听察微理,以决疑狱。”
《國語辭典》:贴标签(貼標籤)  拼音:tiē biāo qiān
1.将标示品名、用途、价格等的小纸片,贴在商品上。如:「超级市场的员工正在为商品贴标签。」
2.比喻揭示明显的标志。如:「在真相未明前,不该随意给人贴标签,以免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
《漢語大詞典》:头发胡子一把抓
比喻做事不细致,对于不同的问题不能区别对待而是笼统处理
头发胡子一把抓,全不分青红皂白。——艾芜《南行记》
《漢語大詞典》:天人之辩
中国哲学中长期争论的重要问题。天,指天道或自然;人,指人道或人为。在两者关系上,唯心主义思想家通常把天解释为精神实体,认为天人感应,天能干预人事。唯物主义思想家则把天解释为物质的自然,认为天人的职能不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有不同的法则。
《國語辭典》:一了百当(一了百當)  拼音:yī liǎo bǎi dāng
1.一切妥当。指大小事情均能澈底、妥当的解决。《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不是老身誇口,凭你天大样疑难事体,经著老身,一了百当。」
2.形容聪明能干。《醒世姻缘传》第一六回:「晁老虽算得科考的日子还早,恃了有这个一了百当的儿子,也可以不用那个邢皋门。」
《國語辭典》:疑难杂症(疑難雜症)  拼音:yí nán zá zhèng
各种病因不明或难治的病。比喻不易理解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任何疑难杂症都可以向他请教。」
《国语辞典》:已知数(已知数)  拼音:yǐ zhī shù
问题中所明示的数,称「已知数」。相对于未知数而言。
《國語辭典》:一概而论(一概而論)  拼音:yī gài ér lùn
语本《楚辞。屈原。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指不区别状况,而以同一标准看待事物。《镜花缘》第九十五回:「你要晓得,小儿惊风,其症不一,并非一概而论!岂可冒昧乱投治惊之药?」也作「一概而言」。
《國語辭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拼音:yī bō wèi píng,yī bō yòu qǐ
一个波浪未平息,另一个波浪又涌起。比喻诗文结构的跌宕起伏多变。元。杨载《诗法家数。七言古诗》:「七言古诗,忌庸俗软腐,须是波澜开合,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亦比喻事情曲折多变,一个问题还未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荡寇志》第五六回:「徐槐急问何事,方知截林山火势大作,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漢語大詞典》: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谓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十一:“ 罗家河 的这一位贫农,如果不是叫他的好朋友去劝,会劝不转的。这叫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國語辭典》:系铃解铃(繫鈴解鈴)  拼音:xì líng jiě líng
比喻问题、困难还是得原关系才能解决。参见「解铃还是系铃人」条。
分類: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