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客主
(1).客人与主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孙安国 往 殷中军 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復煗者数四。” 唐 李翱 《论故度支李尚书事状》:“ 翱 於 李尚书 ,初受顾惠,及其去选也,客主之义,亦不得如初懽矣。”
(2).指主人。谓行待客之礼。《三国志·魏志·吕布传》:“ 汜 曰:‘昔遭乱过 下邳 ,见 元龙 。 元龙 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牀卧,使客卧下牀。’”
(3).战争中的双方,敌方与我方。《孙膑兵法·十问》:“交和而舍,粱食钧足,人兵适衡,客主两惧。”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 匈奴 既败,举国兴归,更练精兵,强踰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絶。”
(4).指辩论中问难与答辩的双方。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二国之士,各沐浴所闻,家自以为我土乐,人自以为我民良,皆非通方之论也。作者又因客主之辞,正之以 魏 都,折之以王道,其物土所出,可得披图而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弼 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於是 弼 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南史·隐逸传下·马枢》:“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 马学士 论议,必使屈服,不得空立客主。’於是数家学者,各起问端。”《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客主也合相饶,不合望外折挫。”
(2).指主人。谓行待客之礼。《三国志·魏志·吕布传》:“ 汜 曰:‘昔遭乱过 下邳 ,见 元龙 。 元龙 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牀卧,使客卧下牀。’”
(3).战争中的双方,敌方与我方。《孙膑兵法·十问》:“交和而舍,粱食钧足,人兵适衡,客主两惧。”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 匈奴 既败,举国兴归,更练精兵,强踰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絶。”
(4).指辩论中问难与答辩的双方。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二国之士,各沐浴所闻,家自以为我土乐,人自以为我民良,皆非通方之论也。作者又因客主之辞,正之以 魏 都,折之以王道,其物土所出,可得披图而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弼 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於是 弼 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南史·隐逸传下·马枢》:“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 马学士 论议,必使屈服,不得空立客主。’於是数家学者,各起问端。”《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客主也合相饶,不合望外折挫。”
《漢語大詞典》:切问(切問)
(1).谓恳切求教。《论语·子张》:“博学而篤志,切问而近思。” 邢昺 疏:“切问者,亲切问於已所学未悟之事,不汎滥问之也。”《三国志·吴志·孙登传》:“夫中庶子官最亲密,切问近对,宜用雋德。” 秦牧 《艺海拾贝·知识之网》:“深入生活,博学切问。”
(2).急切问难。 汉 徐干 《中论·核辩》:“利口者,心足以见小数,言足以尽巧辞,给足以应切问,难足以断俗疑。”《新唐书·叛臣传上·陈少游》:“有媢者欲对广众切问以屈 少游 。及升坐,音吐清辩,据引淹该,问穷而对有餘。”
(2).急切问难。 汉 徐干 《中论·核辩》:“利口者,心足以见小数,言足以尽巧辞,给足以应切问,难足以断俗疑。”《新唐书·叛臣传上·陈少游》:“有媢者欲对广众切问以屈 少游 。及升坐,音吐清辩,据引淹该,问穷而对有餘。”
《漢語大詞典》:对问(對問)
(1).互相问答交谈。《三国志·吴志·阚泽传》:“性谦恭篤慎,官府小吏,呼招对问,皆为抗礼。” 唐 陆龟蒙 《复友生论文书》:“未尝干有司对问希品第,未尝歷王公丐贷饰车马。”
(2).古代文体之一。 战国 时 宋玉 作《对楚王问》,以答问形式抒写情志,后因名其体为“对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宋玉 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 范文澜 注引 纪昀 评:“《卜居》《渔父》已先是对问,但未标对问之名耳。然 宋玉 此文,载於《新序》;其标曰对问,似亦 萧统 所题。”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然则《骚》者,固亦受三百篇之泽,而特由其时游説之风而恢宏,因 荆楚 之俗而奇伟;赋与对问,又其长流之漫於后代者也。”
(3).应诏回答帝王的问难。 北周 庾信 《故周大将军义兴公萧公墓志铭》:“无双对问,实踵武於 丁鸿 。” 唐 沈佺期 《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诗:“何幸盐梅处,惟忧对问机。”
(4).指受审问。《朱子语类》卷一二三:“ 周勃 终身有功,后来也下狱对问。”《水浒传》第二二回:“现有刀子是 宋江 的压衣刀,必须去拿 宋江 来对问。”
(2).古代文体之一。 战国 时 宋玉 作《对楚王问》,以答问形式抒写情志,后因名其体为“对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宋玉 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 范文澜 注引 纪昀 评:“《卜居》《渔父》已先是对问,但未标对问之名耳。然 宋玉 此文,载於《新序》;其标曰对问,似亦 萧统 所题。”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然则《骚》者,固亦受三百篇之泽,而特由其时游説之风而恢宏,因 荆楚 之俗而奇伟;赋与对问,又其长流之漫於后代者也。”
(3).应诏回答帝王的问难。 北周 庾信 《故周大将军义兴公萧公墓志铭》:“无双对问,实踵武於 丁鸿 。” 唐 沈佺期 《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诗:“何幸盐梅处,惟忧对问机。”
(4).指受审问。《朱子语类》卷一二三:“ 周勃 终身有功,后来也下狱对问。”《水浒传》第二二回:“现有刀子是 宋江 的压衣刀,必须去拿 宋江 来对问。”